李丽娜;吴印爱;郑佳娜;曾苑香
我科2001年10月~2003年10月用注射器代替灌肠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对40例中年、老年小儿患者进行小量不保留灌肠,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妊娠和分娩通常是充满着激动和期待的喜事,但随着现代家庭和工作的显著变化,分娩也可能成为产妇的应激原.同时体内激素和能量水平的明显变化进一步加重产妇的心理负担.许多妇女在分娩后心理和生理双重应激的影响下,出现产后抑郁,以及其他的情绪、认知和感情异常,即产后精神障碍(Postpartum mood disorders).产后精神障碍可同时影响产妇和婴儿,并使母婴情结出现障碍[1,2].有研究显示,经历过产后精神障碍的产妇,其子女可产生持续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育延迟.患有产后抑郁的母亲其言语构型(如平淡、单调、感情淡薄等)可对婴儿的学习兴趣产生负性影响[1,3].故对产后精神障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工作.
作者:胡伟青;白建平;高清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大规模收治SARS病人时医院护理部采取及时计划部署,灵活调整补充人力;发挥护理骨干的作用;制定在非常时期的管理规定;重视人性关怀等措施,有效地提高护理团队的战斗力.提出护理管理者在人才培养,人力的配置和使用方面需要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作者:陶曙;韦燕芳;俞江萍;冯翠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消毒隔离专项工作检查,了解消毒隔离工作管理现状.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文件为标准,抽查不同类型营利性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情况.结果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在布局、消毒灭菌方法、灭菌物品储存、无菌物品灭菌效果监测等方面合格率低,存在问题较多.结论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控和管理力度.
作者:刘彬;罗小洁;范小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使聘用护士女子民兵尽快缩短与军人护士的差距,充分发挥军队护理队伍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习军人基本知识,队列训练,加强常规护理技能培训及常用野战急救护理技术培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增强聘用护士民兵的责任感,提高稳定性和其军事素质;实现规范化管理,增强队伍战斗力.认为提高聘用护士民兵素质是加强国防建设力量的重要措施,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现代化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作者:李若惠;杨顺秋;米继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检查和考核过程中,发现基础护理操作评价标准较少体现患者感受、病人的反馈评价和满意度等非技术评价内容.认为有必要改进和完善目前护理操作评价标准,与新的护理理论相适应,增加非技术部分内容,重视以人为本的护理观点,根据不同的护理操作,决定技术部分和非技术部分权重系数,使评价标准能体现当今护理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标准的导向和督促作用.
作者:夏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疗法对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泌尿系结石行体外碎石患者分为心理治疗组和使用镇痛剂组各60例,心理治疗组在碎石的前、中、后进行适当的心理疗法,术前不用镇痛剂,使用镇痛剂组术前应用镇痛剂,比较两组患者在碎石过程中的焦虑、疼痛程度,血压、脉搏的变化,碎石效果等.结果两组患者碎石后血压、心率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比较心理治疗组疼痛、焦虑程度明显低于使用镇痛剂组(P<0.01);两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治疗组碎石效果明显优于使用镇痛剂组.结论心理疗法减轻了患者焦虑引起的疼痛,避免了镇痛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了碎石效果.
作者:程凤芹;李绍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20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在注射技巧上加以改进,结果患者发生针刺样疼痛1例,关节腔内酸胀感4例,明显减轻了病人穿刺引起的痛苦,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强调应在注射时严格无菌技术,加强注射后的护理.
作者:李少华;吴仙蓉;潭颖媚;黄秀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总结了6例钩吻(断肠草)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认为集中安置病人,有利于密切观察病情和抢救;尽早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地给氧,保护脏器功能;防止多器官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卢燕;蓝荣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通过对3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认为密切观察患儿神志、生命体征、皮肤出血点的增减及有无内出血征象等病情变化极为重要.护理人员平时多巡视、细观察,经常与患儿家人沟通交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做好出血护理,加强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预防颅内出血,观察其先兆是护理抢救的关键.做好出院指导,教导家长和患儿正确识别出血征象,避免外伤,定期回医院复查.
作者:袁知明;莫水娣;顾凤仙;李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例术中采用音乐辅助治疗的人工流产病人为音乐治疗组,44例采用常规人工流产术病人为常规治疗组.观察术前和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术中、术后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及阴道出血量.结果在人流术中采用音乐治疗的音乐治疗组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波动幅度小,疼痛程度减轻,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较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音乐治疗是人工流产术中简便易行,不良反应,能有效地减轻术中和术后疼痛,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李小珍;马丽;李锦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收缩力的作用,对于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弱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加显著,故临床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辅助药物,本院多年临床用该药,观察无过敏反应,2002年我院收治了1例患者,使用黄芪(不同厂家和不同批号)后均出现过敏反应,经抗过敏治疗有效,报道如下.
作者:马红英;冯桂英;安晓莉;马让琼;杨秀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25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引起内瘘栓塞的主要原因:患者血液粘度增加;内瘘局部血肿压迫;透析中低血压;内瘘使用过早及内瘘穿刺不当与包扎过紧.护理重点在于医护人员要熟悉每个患者内瘘使用情况;注意血透中的超滤过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尽早发现内瘘不畅并予以活血、溶栓等处理,尽可能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心脏移植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存手术后3 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占总数的66.7%[1].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及时治疗是改善肾功能的关健.目前,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e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是使用广泛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模式之一.由于其临床耐受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于心脏外科手术后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ARF,效果显著[2].我科于2002年6月为1例心脏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行CVVH治疗,病人肾功能恢复至于术前的水平.现将该例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朱飞云;梁馨苓;黄宜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患者运用肛双管引流的效果.方法将采用肛双管引流的51例患者与33例单纯扩肛的患者进行比较.经肛双管引流的患者采用定时、低压冲洗,加强肛门局部护理的方法.单纯扩肛的患者扩肛3~4次/d,5~10min次,持续5~9 d.结果双管引流组患者吻合口漏愈合时间为(10.3±2.3)d,与单纯扩肛组(14.6±5.1)d相比,显著缩短,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经肛双管引流能促进吻合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丽娜;吴印爱;郑佳娜;曾苑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脑积水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室扩大,脑脊液在颅内过多蓄积[1].婴儿脑积水如不采取措施,可能出现智力迟钝、各种类型痉挛、视力障碍、甚至引起婴儿死亡.其后果与脑积水发生年龄及严重程度相关,年龄越小、程度越重,危险越大[1].笔者所查相关资料中,年龄小的患者为9个月.我科于2002年6月收治1例刚出生39 d的脑积水患者,经脑室-腹腔分流术及相应的治疗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观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诊室是病人就诊的第一站,医护人员正确掌握气管插管的指征,及时施行急诊气管插管术,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挽救病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严文君;李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更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方法将所辖社区145例高血压患者列为社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员.通过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健康心理咨询、观看录像、VCD、图片、知识问答、分发健教资料及处方,建立健康档案,给予用药指导和生活方式指导,定期监测血压等.结果健康教育和护理前后高血压病患者知识知晓率明显增加,防病意识明显提高,血压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是高血压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促进防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干预和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效果.
作者:柯銮芝;林晓芸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治疗量利多卡因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使用治疗量利多卡因用于预防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分为精神障碍组和非精神障碍组,对临床资料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精神障碍组年龄明显高于非精神障碍组,且梗死范围、无痛性心梗发作次数、心功能及并发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与非精神障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精神障碍的发生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精神障碍会使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加重,提示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好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同时要注意预防利多卡因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作者:刘志英;麻玉秀;姜玉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报道对37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针对老年患者生理、病理、心理特点,通过采用特殊的高龄重症护理模式,并加强术前风险评估和术后精心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原发病护理,同时对伴发病监护护理,及时掌握及处理各种并发症,取得较理想效果.
作者:王仲迪;周瑾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