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大规模收治SARS病人时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陶曙;韦燕芳;俞江萍;冯翠莲

关键词:大规模收治, SARS,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大规模收治SARS病人时医院护理部采取及时计划部署,灵活调整补充人力;发挥护理骨干的作用;制定在非常时期的管理规定;重视人性关怀等措施,有效地提高护理团队的战斗力.提出护理管理者在人才培养,人力的配置和使用方面需要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管插入速度的探讨

    目的 探讨胃管插入速度与一次插管成功及病人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98例胃管插入病人,按自然排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缓速和快速插管法插入胃管,记录插管所需时间,判断一次插管成功与否,观察病人反应.结果缓速插管法和快速插管法所需时间分别为(25±3.2)s、(12±0.8)s;缓速插管法和快速插管法一次插管成功分别为47例、38例.两组的插管时间,一次成功率和病人反应经比较P<0.05或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缓速插管法优于快速插管法.

    作者:张承丽;姜连双;荣雅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焦虑情绪的识别和干预

    系统阐述住院患者常见焦虑的临床特点和识别要点,重点介绍入院焦虑、手术焦虑、分离性焦虑、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的临床特点和干预对策,以帮助护士认识焦虑反应与焦虑性神经症的区别,掌握住院患者焦虑情绪的识别要点和焦虑的干预技巧,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

    作者:黄津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49名实习护生SARS认知情况及其对职业态度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实习护生进行有关SARS的认知情况和对护理职业再认识的调查,分析SARS疫情的发生对学生职业态度的影响,为今后护理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包括基本情况,学生对SARS疫情的认知情况,学生实习初期及经历抗击SARS后对护士职业的认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增加的教学内容等4个方面共18个问题.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京外医院实习生对SARS恐慌心理高于SARS疫情较重的北京地区(X2=11.74,P<0.01);未接触SARS病人的实习生比接触SARS病人者恐惧反应严重(X2=11.39,P<0.01).结论经历抗击SARS战斗之后,实习护生职业态度的认识得到提高、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护理教育应注重培养既有临床护理知识又有疾病预防技能的人才,加强护生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培养.

    作者:孙勤;唐泓源;左月燃;梁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院大规模收治SARS病人时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大规模收治SARS病人时医院护理部采取及时计划部署,灵活调整补充人力;发挥护理骨干的作用;制定在非常时期的管理规定;重视人性关怀等措施,有效地提高护理团队的战斗力.提出护理管理者在人才培养,人力的配置和使用方面需要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作者:陶曙;韦燕芳;俞江萍;冯翠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SARS对军队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了解SARS对军队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设计的心理测评量表,对全国范围内8家军队医院发热门诊和普通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问卷测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在SARS疫情期间,8所军队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躯体化、抑郁2个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医护人员,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焦虑、强迫因子得分略高于普通病房医护人员,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女性医护人员焦虑,强迫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性,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心理学研究及时了解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今后类似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保持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并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刘景红;王卫;高文斌;邹练;卢靖;马凌霞;陈晋利;张智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术后护理

    笔者报道对37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针对老年患者生理、病理、心理特点,通过采用特殊的高龄重症护理模式,并加强术前风险评估和术后精心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原发病护理,同时对伴发病监护护理,及时掌握及处理各种并发症,取得较理想效果.

    作者:王仲迪;周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音乐辅助治疗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例术中采用音乐辅助治疗的人工流产病人为音乐治疗组,44例采用常规人工流产术病人为常规治疗组.观察术前和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术中、术后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及阴道出血量.结果在人流术中采用音乐治疗的音乐治疗组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波动幅度小,疼痛程度减轻,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较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音乐治疗是人工流产术中简便易行,不良反应,能有效地减轻术中和术后疼痛,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李小珍;马丽;李锦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完善护理操作评价标准

    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检查和考核过程中,发现基础护理操作评价标准较少体现患者感受、病人的反馈评价和满意度等非技术评价内容.认为有必要改进和完善目前护理操作评价标准,与新的护理理论相适应,增加非技术部分内容,重视以人为本的护理观点,根据不同的护理操作,决定技术部分和非技术部分权重系数,使评价标准能体现当今护理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标准的导向和督促作用.

    作者:夏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内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

    笔者报道经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阐述术前护士的培训,与病人心理沟通,准备床边抢救器械,术后观察生命体征、颈胸前部皮肤,出院指导等措施.强调观察患者有无严重的高碳酸血症及颈胸前部皮肤出血的重要性.

    作者:袁惠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运用肛双管引流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患者运用肛双管引流的效果.方法将采用肛双管引流的51例患者与33例单纯扩肛的患者进行比较.经肛双管引流的患者采用定时、低压冲洗,加强肛门局部护理的方法.单纯扩肛的患者扩肛3~4次/d,5~10min次,持续5~9 d.结果双管引流组患者吻合口漏愈合时间为(10.3±2.3)d,与单纯扩肛组(14.6±5.1)d相比,显著缩短,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经肛双管引流能促进吻合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丽娜;吴印爱;郑佳娜;曾苑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监护

    对5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率、心律、血压、精神状态、疼痛性质、部位、镇痛等方面进行监护,及时预防和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处理.结果5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除1例高危患者死亡、3例急诊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外,余患者治疗较成功,心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作者:牟善兰;李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量利多卡因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使用治疗量利多卡因用于预防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分为精神障碍组和非精神障碍组,对临床资料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精神障碍组年龄明显高于非精神障碍组,且梗死范围、无痛性心梗发作次数、心功能及并发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与非精神障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精神障碍的发生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精神障碍会使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加重,提示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好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同时要注意预防利多卡因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作者:刘志英;麻玉秀;姜玉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广州地区使用婴儿恒温箱不加水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处于亚热带的广州地区使用婴儿恒温箱不加水的可行性.方法每月中旬由护士用同一个湿度表测量同一类型恒温箱的相对湿度并进行登记.结果全年恒温箱中相对湿度在49%~67%,处于新生儿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结论广州地区使用婴儿恒温箱,对足月儿不必加水可保证适宜的相对湿度,但对早产低体重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在干燥的冬季可按常规加水保证婴儿恒温箱的相对湿度,以减少新生儿不显性失水,有利于早产极低体重儿体重的恢复.

    作者:黄师菊;陈华丽;秦秀群;蔡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理疗法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体外震波碎石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疗法对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泌尿系结石行体外碎石患者分为心理治疗组和使用镇痛剂组各60例,心理治疗组在碎石的前、中、后进行适当的心理疗法,术前不用镇痛剂,使用镇痛剂组术前应用镇痛剂,比较两组患者在碎石过程中的焦虑、疼痛程度,血压、脉搏的变化,碎石效果等.结果两组患者碎石后血压、心率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比较心理治疗组疼痛、焦虑程度明显低于使用镇痛剂组(P<0.01);两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治疗组碎石效果明显优于使用镇痛剂组.结论心理疗法减轻了患者焦虑引起的疼痛,避免了镇痛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了碎石效果.

    作者:程凤芹;李绍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总结11例重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认为密切的临床监护,掌握适宜的气道管理技术,重点掌握完善的气道加温湿化及正确的吸痰时间和方法,预防感染及其他主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严小莉;苏卫东;朱爱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介绍一种小量不保留灌肠的简易方法

    我科2001年10月~2003年10月用注射器代替灌肠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对40例中年、老年小儿患者进行小量不保留灌肠,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全麻患儿的恢复期护理

    通过对143例全麻患儿术后恢复室的恢复期护理配合,针对小儿全麻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问题,将小儿全麻术后恢复过程中护理的观察要点,处理方法,物品准备,与麻醉医生配合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高了全麻患儿术后恢复的护理质量.

    作者:师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例心脏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衰连续血液滤过患者的护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心脏移植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存手术后3 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占总数的66.7%[1].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及时治疗是改善肾功能的关健.目前,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e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是使用广泛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模式之一.由于其临床耐受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于心脏外科手术后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ARF,效果显著[2].我科于2002年6月为1例心脏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行CVVH治疗,病人肾功能恢复至于术前的水平.现将该例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朱飞云;梁馨苓;黄宜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诊气管插管术在抢救中的应用时间

    急诊室是病人就诊的第一站,医护人员正确掌握气管插管的指征,及时施行急诊气管插管术,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挽救病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严文君;李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产后精神障碍及其护理进展

    妊娠和分娩通常是充满着激动和期待的喜事,但随着现代家庭和工作的显著变化,分娩也可能成为产妇的应激原.同时体内激素和能量水平的明显变化进一步加重产妇的心理负担.许多妇女在分娩后心理和生理双重应激的影响下,出现产后抑郁,以及其他的情绪、认知和感情异常,即产后精神障碍(Postpartum mood disorders).产后精神障碍可同时影响产妇和婴儿,并使母婴情结出现障碍[1,2].有研究显示,经历过产后精神障碍的产妇,其子女可产生持续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育延迟.患有产后抑郁的母亲其言语构型(如平淡、单调、感情淡薄等)可对婴儿的学习兴趣产生负性影响[1,3].故对产后精神障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工作.

    作者:胡伟青;白建平;高清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