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珍;王一征;程友兴;肖秀云
为确保应用MiniMed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患者得到佳的治疗效果,对362例患者应用中出现的207次输注障碍进行分析,总结该类型胰岛素泵出现输注障碍的常见原因有:空气堵塞、皮下软管折曲和堵塞、胰岛素吸收不良、储液管活塞推动受限.提出对策:避免空气堵塞输注装置,避免操作不当,按时更换输注装置及输注部位,保证储液管活塞推动顺畅.认为做好预防措施是避免胰岛素泵出现输注障碍的先决条件.
作者:吕丽雪;罗文;高美英;刘俊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近年,采用临时性双腔导管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时,颈内静脉成为常用的路径.
作者:赵玉敏;相锋;王秀岚;李亚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临床上意识障碍、偏瘫、卧床和躯体活动障碍的病人,一般采用卧气垫床来预防褥疮,但经临床实践,如单靠卧气垫床而不定时翻身,要达到不发生褥疮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作者:李惠珍;王一征;程友兴;肖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家庭护理指导,改善急性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方法对250例住院乙型肝炎病人按出院顺序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各125例,单数者归为观察组双数者归为对照组,对观察组病人出院后进行随访和家庭护理指导,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病人遵医行为及病情变化.结果两组病人遵医行为分别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观察组病人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肝功能正常率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病人肝功能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理指导能有效提高乙型肝炎病人的遵医行为,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作者:黄亚莉;于翠香;杨桂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导尿中应用润滑止痛胶的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导尿法,润滑止痛胶组在常规导尿基础上使用润滑止痛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一次性成功率和尿道损伤率.结果两组疼痛程度比较χ2=34.1,P<0.01;一次性成功率比较χ2=10.98,P<0.01;尿道损伤率比较χ2=5.27,P<0.05.结论润滑止痛胶可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中对尿道的损伤及疼痛,提高导尿成功率.
作者:木冬妹;黄笑捷;王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8年12月~2003年1月,我科对106例长期留置胃管患者(其中住院病人86例,家庭随访病人20例)采用了三通管连接胃管末端注食的方法,方便实用,介绍如下.
作者:刘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9年7月~2003年5月,笔者采用生姜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1649例应用喉罩麻醉术中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反流与误吸、错位、气道阻塞、咽喉疼痛及喉痉挛是常见原因.并根据病因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提出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手段,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ARS患者的焦虑水平.方法对78例SARS患者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其与6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焦虑水平差异;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SARS患者的焦虑水平差异.结果SARS患者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焦虑分值比较,F=77.01,P<0.001,有显著性差异;男性与女性患者比较,F=7.32,P<0.05,有显著性差异;21~30岁组与31~40岁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其它3组,经比较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高中组与大专以上组比较,Q值为1.78,P>0.05;初中以下组与高中组、大专以上组比较,Q值分别为19.12、17.34,P均<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ARS患者的焦虑水平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SARS患者中女性患者、21~40岁患者、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患者焦虑程度较高,在治护过程中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杨淑玲;刘立捷;戴琳;张彩丽;李洁婷;陈灿;刘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可吸收止血纱布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过程中.因其柔软而自动打卷,术者难以操纵而延误手术时间,我们在使用时用明胶海绵做载体或传载物,给术者操作带来方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崔丽;郭君;李丽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SARS流行期间,被隔离的发热患者普遍有较重的心理负担.此时,患者心理能否得到有效的调适,将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笔者认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注意运用语言沟通艺术,如讲究称呼艺术,在倾听中了解病情,掌握患者心理需要等,有助于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解除其心理负担,使之积极配合药物治疗.
作者:龙振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下乳涌泉散对因不良情绪乳汁不足的产妇催乳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产后1个月内,因不良情绪乳不足的产妇106人分为两组,实验组服用下乳涌泉散,对照组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两组均给予心理疏导和精神鼓励支持,观察两组产妇3 d、5 d后的泌乳量.结果两组产妇3 d、5 d后的泌乳情况经统计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不良情绪引起的乳量不足或无奶,服用下乳涌泉散可以明显的促进乳汁分泌.
作者:张学菊;赵凤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偏瘫及语言功能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将60例脑卒中出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定期随访;观察组30例,采用社区护士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的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传统指导前后患肢及语言功能比较,经Ridi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肢及语言功能比较,经Ridi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后提高患肢肌力及语言功能;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肢及语言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士遵循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地促进了患者患肢及语言功能的康复.
作者:龚小琦;许小青;曾梅珍;王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通过对139例直肠癌术后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提出加强心理护理,及时配合物理治疗、中药注胃和保留灌肠,正确使用腹带保护腹部切口,预防切口裂开,对保证治疗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婵美;曾月金;邓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报道小儿非住院手术的麻醉配合与护理,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提出:重视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监测及术后观察,术后护理指导;强调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严格掌握苏醒和离院标准,是提高小儿非住院手术安全的关键.
作者:周磊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恶性高热的病死率高达73%,是由全麻药和琥珀胆碱等所诱发的骨骼肌爆发性高代谢状态,伴有呼吸性及(或)代谢性酸中毒以及细胞通透性增强,高热和肌强直.
作者:黄斯薇;王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率、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对2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及病程的第3~4周进行评分.结果284例急性患者中有情感障碍者190例,发生率为66.9%,其中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6.1%、20.4%.有情感障碍与无情感障碍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比较,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病程的第3~4周,有情感障碍者的得分较无情感障碍者低,经t检验,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率较高,有情感障碍的患者较无障碍的近期预后差.应针对不同情感障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何建英;潘光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护生教育中加强心理素质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应对能力.方法重点对两个年级249名护生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严格要求,培养坚强意志,开阔胸怀自我疏导,提高面对压力的应对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会各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学会抓纲、提炼、概括以及组织课外自学.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两个年级4次考试的达标率逐步提高;应对病人交谈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了护生的心理素质和自学能力,两者相辅相成,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及应对能力的提高.
作者:程红缨;乔瑞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针对苏临床教学偏重理论,偏重专科基础操作,对专科特殊操作要求不高,护生专科特殊操作动手能力差的现状,自2000年7月我科通过增设门诊实习环节,增加护生操作机会;高标准选择带教老师;采取训前评估,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调动护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操作的自信心.其结果:护生对专科器械识别率、专科特殊操作成功率、整体护理专科评估准确率均有显著提高,护生对专科的应用解剖与生理知识得以巩固.
作者:王莹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