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通管在长期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刘艺

关键词:三通管, 留置胃管, 住院病人, 家庭随访, 管连接, 患者, 方法
摘要:1998年12月~2003年1月,我科对106例长期留置胃管患者(其中住院病人86例,家庭随访病人20例)采用了三通管连接胃管末端注食的方法,方便实用,介绍如下.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对知识经济下加快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思考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头20年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笔者就如何加快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作了阐述.通过加大政府与社会投资力度,扩大办学规模,优化护理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促进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医疗卫生市场的要求.

    作者:顾慧明;周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社会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探讨培养适应现代护理发展需要的护士的目标及方法.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收集临床护士对护士职业素质的看法,归类总结后再编制封闭式问卷,调查了764名临床护理人员,并开邀请会与临床护理和管理人员座谈,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结果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体现在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结论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护理教育应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既要做到全面发展,又要有所侧重.

    作者:刘大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夜间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针对夜间护理特殊性,分析导致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包括抢救不到位,患者不能理解夜间护士的护理行为,服务态度问题等.提出护士应增加法制观念,加强体质锻炼,强化服务意识,严格执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徐卡敏;王信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颈椎损伤患者气管插管的配合

    笔者报道对58例颈椎损伤清醒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作气管插管麻醉的护理配合.总结麻醉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麻醉配合及监护.认为颈椎损伤患者的麻醉手术虽然有较高危险性,但只要有充分的护理配合是完全可以避免颈髓损伤的加重,降低危险,顺利通过手术.

    作者:吴洁;李松莲;寿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社区脑卒中患者偏瘫及语言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偏瘫及语言功能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将60例脑卒中出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定期随访;观察组30例,采用社区护士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的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传统指导前后患肢及语言功能比较,经Ridi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肢及语言功能比较,经Ridi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后提高患肢肌力及语言功能;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肢及语言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士遵循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地促进了患者患肢及语言功能的康复.

    作者:龚小琦;许小青;曾梅珍;王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次性乳胶手套代腹腔镜下碎标本取出收集袋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其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治愈快等优点而被患者所接受,但当胆囊组织炎症、水肿、周围粘连严重,镜下手术时胆囊组织脆性增加,术者难以将完整的胆囊摘除,常常使碎块的胆囊组织掉入腹腔,腹腔镜组织钳又不易一一夹出腹腔,自2001年1月以来我们用一次性乳胶手套收集镜下碎胆囊组织和结石.

    作者:崔丽;李丽荣;李素霞;郭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非住院手术的麻醉配合与护理

    笔者报道小儿非住院手术的麻醉配合与护理,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提出:重视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监测及术后观察,术后护理指导;强调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严格掌握苏醒和离院标准,是提高小儿非住院手术安全的关键.

    作者:周磊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修补术后管道的护理

    回顾总结8例自发性食管破裂修补术后管道的护理.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入院后积极纠正休克,确诊后即行剖胸探查,行食管Ⅰ期修补,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倒置胃管、空肠造瘘管.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及空肠喂养.经实践证明自发性食管破裂手术同时安置三管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海燕;钱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增加直接护理时数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增加直接护理时数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全院临床护士重新定岗、定编;采用新的医嘱微机处理系统,由医生录入医嘱;全院推广护士夜班全夜制,比较改全夜制前后护理时数变化.结果7名非临床岗位的护士回归护理岗位;病区用于处理医嘱的时间由47.8min/d减至32.0min/d;改全夜制后病区护士交接班时间由(68.02±2.84)min/d减至(51.95±1.70)mjn/d,书写护理记录时间由(152.84±4.75)min/d减至(101.81±5.13)min/d,平均直接护理时数由(177.11±5.98)min/d增至(230.48±6.25)min/d,分别经t检验,P均<0.001,明显增加了直接护理时数.结论在科学核算护理时数的前提下,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工作方式和制度的改革,可增加直接护理时数,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秋芳;黎明;李雪球;周异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生儿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2001~2002年,我科对传统的新生儿留置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临床应用55例,效果良好.

    作者:魏少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强心理素质与自学能力培养提高护生应对能力

    目的探讨在护生教育中加强心理素质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应对能力.方法重点对两个年级249名护生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严格要求,培养坚强意志,开阔胸怀自我疏导,提高面对压力的应对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会各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学会抓纲、提炼、概括以及组织课外自学.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两个年级4次考试的达标率逐步提高;应对病人交谈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了护生的心理素质和自学能力,两者相辅相成,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及应对能力的提高.

    作者:程红缨;乔瑞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辨证施护

    根据SARS的中医证候规律,对我院收治的103例SARS住院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分期及证候分型,给予个体化的的辨证施护,包括对不同症状表现进行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积累了一定的中西医结合护理SARS病人的辨证施护经验.

    作者:张广清;林毓霞;罗海丽;叶建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率、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对2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及病程的第3~4周进行评分.结果284例急性患者中有情感障碍者190例,发生率为66.9%,其中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6.1%、20.4%.有情感障碍与无情感障碍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比较,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病程的第3~4周,有情感障碍者的得分较无情感障碍者低,经t检验,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率较高,有情感障碍的患者较无障碍的近期预后差.应针对不同情感障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何建英;潘光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伤口包扎与非包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伤口包扎与非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术后的病人40例按年龄、体质量、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伤口置双管引流不加压包扎的为非包扎组,采用传统的加压包扎双管引流的为包扎组,分别记录其临床效果,将有关数据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疼痛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伤口处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但非包扎的双管引流法便于观察和了解病人伤口愈合及皮瓣生长情况,减轻病人因加压包扎带来的痛苦和及早发现伤口并发症.

    作者:冯桂荣;辛明珠;樊爱群;周菊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过氧化氢溶液去除医疗用品陈旧性血渍

    医院各科室使用后的诊疗物品,虽然经过初处理,但仍有个别物品在其隐藏部位残留着血污,时间稍长,血污使凝固形成黑色陈旧性血渍.

    作者:黄媛媛;李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未来战争与战时护理之思考(续)

    4未来战争中战时护理的设想及对策4.1加速护理人才培养,着力提高综合素质4.1.1军队院校培养鉴于传统战时护理现状及未来战争特点,必须构建新的军事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立足于核生化武器及新概念武器损伤后的战地救护和卫生防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超出传统意义上的野战护理,应包括高新技术武器防护、防原医学、防化医学、防生物医学及新概念武器防护等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军事护理学课程体系还应包括与部队平时训练保障有关的课程如军事劳动卫生、军事流行病学等;与战场应激有关的课程如战时急救学、战场精神卫生学、战地信息学等教学内容[4].

    作者:杨顺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可调折叠式侧卧位固定支架的研制与应用

    临床上意识障碍、偏瘫、卧床和躯体活动障碍的病人,一般采用卧气垫床来预防褥疮,但经临床实践,如单靠卧气垫床而不定时翻身,要达到不发生褥疮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作者:李惠珍;王一征;程友兴;肖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科室图书室的建立与管理

    为了给全科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方便的学习环境,我科于2002年10月筹备建立科室图书室,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阮江华;林春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院内病人转送的安全护理

    目的降低院内转送病人途中的险情发生率.方法把从急诊科转送住院部及从病房转送ICU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2000年6月~2001年5月转送的病例设为传统转送组,采用传统方法转送.2001年6月~2002年5月转送的病例设为改良转送组,采用改良方法转送.改良转送法主要包括设置合理的转送程序,提高护士对病情综合评估准确度,预先设计途中发生险情时常用的紧急处理预案.结果院内转送病人险情发生率从0.25%下降至0.03%,抢救成功率上升,险情发生的类别以呼吸系统险情居首位,占62.5%.结论改良转运法可大限度地降低院内病人因病情评估不当而引发的转送安全问题.

    作者:李绮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直肠癌术后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中西医护理

    通过对139例直肠癌术后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提出加强心理护理,及时配合物理治疗、中药注胃和保留灌肠,正确使用腹带保护腹部切口,预防切口裂开,对保证治疗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婵美;曾月金;邓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