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实施体会

李士芬

关键词: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患者, 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严重危害, 人类健康, 病情进展
摘要: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缓解病情进展,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胸膜活检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目的 鉴于影像引导技术和经胸腔镜胸膜活检的应用逐渐增多,闭式胸膜活检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可能不太被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闭式胸膜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60例不明原因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用cope胸膜活检针做闭式胸膜活检.结果 60例患者中有25例得到确诊,阳性率为41.67%.结论 闭式胸膜活检仍是为渗出性胸水确定病理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古群英;胡晓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体会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简称质控),作为提高检验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质量保证体系理论和实践的成熟,已发展成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黄艳环;陆泠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法律纠纷及防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医院中护患纠纷也时有发生,由于精神病人的行为责任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丧失,精神科的这种纠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健康服务中既要尊重病人权利、保证安全,又要维护自己合法利益.

    作者:董艳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治疗三年的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及恢复情况,指导治疗.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2个月、4个月、6个月、1年、1.5年、2年、3年进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 60例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单纯LCA受累23例,单纯RCA受累5例,双侧CA受累31例.其中CAD50例,占83%,CAA10例,占17%.结论 本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50例,12例在20d至3个月内恢复正常,14例在半年内恢复,17例在1年内恢复,5例在2年内恢复,2例3年内仍未恢复.

    作者:张瑞云;程春华;胡锦华;杨狄;姜颀;尹丽环;徐洋;周曼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2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肺部X线分析

    支原体肺炎是小儿非典型性肺炎中常见的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病变,近年来临床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占各种原因肺炎的10%,以儿童和青年人多发,易误诊.

    作者:王乃学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益气通经下乳汤治疗产后缺乳46例小结

    产后缺乳,是产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益气通经下乳汤治疗产后缺乳46例,收到良好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熊新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得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滑膜炎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为运动创伤中的常见病,它严重影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作者在2000年7月~2003年5月采用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得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滑膜炎1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曾武雄;万超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17例结肠癌伴肠梗阻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结肠癌伴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1998年12月~2006年12月间我院收治及本人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进修时遇到的17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结肠癌均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5例,死亡2例,病死率11.7%.结论 对结肠癌伴肠梗阻加强术前诊断,术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采取适当措施.

    作者:吴新建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30例阻塞性黄疸应用PTCD治疗的疗效分析

    阻塞性黄疸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通过PTCD行胆道梗阻减压引流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常见措施[1].采用血管造影机下操作,可正侧卧位对比定位,安全直观,简便易行.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对3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在血管造影机监视下行PTCD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合德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的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的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因黄疸而入院治疗的新生儿60例,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使用重氮法检测胆红素,使用酶法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上罗氏COBA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日龄≤7d的患儿γ-GT(113.80±62.60)总胆红素(BILT)(272.60±98.20)和日龄在8~14d的患儿γ-GT(191.18±147.13)BILT(237.38±94.08),两者γ-GT活性与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明显升高且相互平行;15~30dγ-GT(145.67±58.64)与BILT(238.88±109.39)患儿总胆红素与γ-GT变化并不相平行,但两者有一定的相关;三组胆红素与γ-GT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43,t=2.55;P<0.05).结论 胆红素浓度和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这两个指标在黄疸新生儿中均明显异常,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存在一定的价值.

    作者:林小容;闻惠兰;张惠平;张燕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行为科学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儿科病房陪护群体的存在给管理工作带来的利与弊,研究运用行为科学观点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2004第三季度开始对本病区护士进行行为科学的应用知识培训,并将之融入到病房管理中,利用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四个季度的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第一、第二季度的83.2%、80.1%上升至第三、第四季文艺报94.2%、96.0%.结论 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积极运用行为科学,调动了陪护和患儿的参与意识,实现共同管理,化弊为利.

    作者:张玉兰;陈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小儿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每位儿科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又是儿科护士经常遇到的问题,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本文就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zung的焦虑状态自评量表和患者家属一般资料调查进行评估,急腹症患者家属共98例.结果 显示有98%患者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焦虑症状,其中中度以上焦虑症状的占60%,重度以上焦虑症状的占40%,焦虑症状的出现与其患者家属所处环境因素、获得相关医学知识的方式及经济负担加重等因素有关.结论 急腹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诸多因素影响家属的焦虑,针对这次调查,我们将找出存在于这些患者家属中具有共性的问题,以寻求帮助患者家属减轻焦虑的应对措施,使患者家属保持身心健康获得更多的有效的社会支持,也为急诊护理工作提供方向.

    作者:杨彦君;郭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普米克及博利康尼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普米克雾化吸入为主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溶液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进行对比,观察B组用普米克气雾剂吸入3个月,随诊1年.结果 观察组在咳嗽、气促、肺部罗音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01,而急性期后1年内的咳喘复发例数,观察B组低于观察A组,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疗效,急性期后应用普米克气雾剂吸入可有效预防咳喘复发,防止发展为哮喘的作用.

    作者:张翠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纤维胃镜检查中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东莨菪碱麻醉效果观察

    纤维胃镜检查时患者往往有明显不适感(咽部不适、屏气、咳嗽、恶心、呕吐),甚至躁动,难以合作,给胃镜检查带来困难.本文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东莨菪碱静脉麻醉下施行胃镜检查[1],试图减少上述表现,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铁成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频繁复发型肾病综合征32例治疗体会

    肾病综合征复发是指经激素标准疗程治疗完全缓解中7日内连续3次以上尿蛋白定性≥++或24小时>50mg/kg;一年内复发3次以上或6个月内复发≥2次为频繁复发[1].频繁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简称频复发肾综)属难治性痛病综合征,其治疗较为棘手.

    作者:蒲忠斌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乳腺冲剂成型工艺的研究

    目的 通过试验探讨乳腺冲剂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以浸膏干粉与辅料制粒以后的吸湿度及成型性等为标准,以确定辅料的种类及比例和辅料与浸膏的比例;以冲剂的外观、粒度、水分、溶化性为质量评定指标,来对颗粒剂的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浸膏粉与赋形剂的比例为1:1时,制出的颗粒为佳;采用糊精:乳糖(2:1)混合辅料吸湿性率低,成型性好.结论 选择糊精和乳糖(2:1)为辅料,浸膏粉与赋形剂的比例为1:1,为乳腺冲剂佳成型工艺.

    作者:曹振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用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用曲克芦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9%)高于对照组(78.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作者:周思军;徐金升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透析器膜类型及复用对血透患者氧化应激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膜血液透析对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以及复用透析膜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分为血仿膜(HE)、聚砜膜(PS)二个组,各12例.于第1次透析前、第13次及第25次透析前空腹取血,分别测定血浆中丙二醛(MDA)、谷胱苷肽(GSH)、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及Vit-E.对不同透析膜一次性应用及复用血液透析4周前后氧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血仿膜一次性应用血透4周后患者血浆MDA含量较4周前显著下降(P<0.05),GSH、Vit-E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聚砜膜一次性应用血透4周后患者血浆Vit-E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较4周前下降(P>0.05),GSH、SOD水平升高(P>0.05).二组不同透析膜一次性应用血透4周后氧化指标相比较,血仿膜与聚砜膜相比较MDA明显降低(P<0.05),GSH较聚砜膜组明显升高(P<0.05);血仿膜复用血透4周后患者血浆MDA含量较4周前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Vit-E含量下降(P>0.05).聚砜膜复用血透4周后患者血浆MDA含量较4周前显著升高(P<0.05),GSH、SOD、Vit-E含量下降无显著性(P>0.05).不同透析膜复用透析4周后对氧化指标的变化差值进行比较,血仿膜组患者血浆的MDA含量增加的幅度及GSH的降低幅度,与聚砜膜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血仿膜一次性应用透析联合口服Vit-E与聚砜膜组相比能够有效改善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二种透析膜复用后均显著增加了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聚砜膜透析器复用后其抗氧化能力优于血仿膜透析器.

    作者:吴恩亮;高广美;李新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微创手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52例

    目的 分析并总结外科微创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经验.方法 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微创剥脱术治疗352例(463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结果 在352例患者中,随访到326例,随访率92.6%,平均随访时间4.9年.结果 显示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1.14%).结论 此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合理、易于掌握,且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宁琦彪;袁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