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因误食引发中毒死亡的报告

闫海;张崇华

关键词:误食, 中毒, 报告
摘要:2005年4月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疫情报告:某县某山村小学齐某等5名学生课间休息时在学校附近玩耍,误食了一种野生植物,2小时后相继出现头痛、盗汗、呕吐、面色紫绀、抽搐、神志不清和昏迷等症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哈市CDC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流行病调查、采样、实验室诊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倍他乐克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以硝酸甘油作对照,评价和观察倍他乐克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实验方法,入选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基础上,硝酸甘油组(NG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静滴,起始量10μg/min,根据血压调整,大量200μg/min,维持48小时;倍他乐克组(Beta组)患者给予静注倍他乐克注射液5mg,共三次,每次间隔5min,15min后改口服倍他乐克200mg/日,分2次,共48小时.结果 1)静脉注射倍他乐克与硝酸甘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的改善更有效;2)倍他乐克注射液比硝酸甘油更明显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收缩压×心率);3)用药后Beta组较NG组难治性心绞痛发生减少.结论 倍他乐克注射液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是安全、有效,且降低难治性心绞痛发生的风险.

    作者:聂劼;黄春芳;赵亚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200例临床及2年随访总结

    目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作为一项成熟治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为200例患者植入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纲;李玉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及健康指导

    2003年7月~2006年7月,我科应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1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1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均无骨折,且都是以腰背痛为主就诊.年龄50~85岁,男70例,女110例,发病1~20年.

    作者:陈秋云;王萍桂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双眼Sturge-Weber综合征1例

    Sturge-Weber综合征较为少见,国内报道不多,发病率男女相等,一般无家族遗传倾向.单侧者多见占90%,而双侧者罕见[1].现将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高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改良简易通便法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开塞露(Enema)插管注入法结合腹部按摩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我科2006年7月~2007年5月收治的46例需要用开塞露解除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采用开塞露40ml插管注入法结合腹部按摩,对照组采用传统开塞露40ml直接肛注法注入,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病人的舒适感、排便率、排便量、排便后是否仍有便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无论从排便率、排便量、舒适感、排便后是否仍有便意均优于传统的用药方法,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塞露插管注入法结合腹部按摩治疗老年便秘可提高疗效,病人更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郑郁;林淡珠;程春燕;林伟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诱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总结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将185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年龄分成两组,比较两组发病与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情绪激动、劳累、未控制的高血压、气候变化、排尿困难和水电解质紊乱等诱因的关系.结果 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情绪激动和劳累是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结论 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诱因是防治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环节.应进行相关的知识普及,避免诱因,能有效预防心衰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梁菊艳;何路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岷县2006年全国土源性线虫病调查报告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岷县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岷县寺沟乡绿沙村国家监测点,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对3~12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试法检测蛲虫卵.结果 国家监测点岷县寺沟乡绿沙村共调查376户,1034人,总感染率平均为20.31%,蛔虫感染率为19.24%,鞭虫感染率为0.39%,绦虫感染率为0.097%,3~12岁儿童感染率5.14%,线虫感染率为31.73%.结论 监测点的人群寄生虫病感染率较高,具有代表性土源性线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作者:董志桢;陈生邦;杨成明;黄新芳;常玉彪;姜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滋补肝肾、补气养血治疗上环综合征80例临床观察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上环成为节育重要的措施.然而上环后会出现一系列综合征,如月经不调,月经淋漓不尽、腰困、腰酸坠、白带异常等.

    作者:姚利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临床用血报废退回原因调查与分析

    《血站管理办法》中强调要保证临床输血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由于不同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与采供血机构的距离不尽相同,为临床抢救急症病人赢得时间,满足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医院输血科(血库)必须贮存一定量的血液.临床使用贮存血液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原因造成血液不适合使用于临床而退回,主要是乳糜血、絮状物、凝块、破袋及溶血.为了减少血液的浪费,笔者对本站2005~2006年临床医院退回的血液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启录;黄雁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我院共施行了腹腔镜手术462例,取得满意疗效,其中中转开腹11例,中转率2.58%,现就腹腔镜中转开腹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许斌;冯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30例阻塞性黄疸应用PTCD治疗的疗效分析

    阻塞性黄疸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通过PTCD行胆道梗阻减压引流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常见措施[1].采用血管造影机下操作,可正侧卧位对比定位,安全直观,简便易行.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对3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在血管造影机监视下行PTCD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合德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进展

    目的 病理性肥胖症的胃转流手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综述,探讨胃转流手术是否也可用于治疗不伴病理性肥胖症的2型糖尿病病人.资料全球有超过1.5亿人患2型糖尿病,虽然通过药物或胰岛素对高血糖的严格控制使得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大为减少.但是目前的任何糖尿病药物都无法达到根治,用于治疗病理性肥胖症的胃转流手术不仅能显著而持久的体重下降,而且使大部分2型糖尿病得以治愈.方法 复习文献,回顾分析治疗病理性肥胖症的胃转流手术对继发性糖代谢和内分泌变化的影响.结果 胃转流手术后数天内80~100%严重病理性肥胖症,病人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肠胃道激素分泌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胃转流手术对控制2型糖尿病有原发的、独立的影响,而不是继发于对病理性肥胖症的治疗,胃转流手术的确可能改变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作者:关凯林;张大建;范重光;王克成;陈家骅;姬彦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高龄患者的溶栓治疗

    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高龄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本文就高龄AMI患者溶栓治疗和非溶栓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78例临床治疗观察分析

    本文报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78例,经高压氧治疗疗效显著,治愈74例,发生迟发性脑病4例.本文对一氧化碳中毒及并发迟发性脑病,高压氧治疗机理进行探讨.

    作者:李莉;高明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椎板截骨显露法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中应用

    目的 设计可复式椎板截骨显露椎管开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自L2~S1各棘突、椎板的上1/3水平截骨,小关节突内缘两侧椎板向上凿开,将棘突、椎板、黄韧带向上掀起,显露椎管,节段切开硬脊膜行SPR术.结果 治疗下肢痉挛性瘫117例,经18~72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术式不破坏脊柱的完整性,又便于SPR术的操作,能避免脊柱不稳和硬脊膜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宗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180例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 对180例心肌梗塞溶栓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钢针静脉穿刺进行对比性观察研究.结果 留置针静脉穿刺保留时间为3~5天,平均4天,外渗12例(13%),局部红肿2例(0.2%);对比普通钢针穿刺保留时间为0.5~2天,平均1天,外渗66例(73.3%),局部红肿1例(0.1%).结论 心肌梗塞溶栓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避免钢针反复穿刺引起患者紧张和恐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留置针的应用较好地保证了静脉通路的通畅,为治疗抢救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何路;吴温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剖宫产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的剖宫产病人80例,随机分为全凭氯胺酮麻醉组(Ket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术中持续监测BP、SpO2、HR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ERO2)的差异.结果 两组新生儿ERO2及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阈下剂量氯胺酮在新生儿娩出前单独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新生儿氧摄取率及Apgar评分未见明显变化.

    作者:陈丙侠;郭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治疗三年的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及恢复情况,指导治疗.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2个月、4个月、6个月、1年、1.5年、2年、3年进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 60例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单纯LCA受累23例,单纯RCA受累5例,双侧CA受累31例.其中CAD50例,占83%,CAA10例,占17%.结论 本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50例,12例在20d至3个月内恢复正常,14例在半年内恢复,17例在1年内恢复,5例在2年内恢复,2例3年内仍未恢复.

    作者:张瑞云;程春华;胡锦华;杨狄;姜颀;尹丽环;徐洋;周曼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浅谈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特征

    医院文化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中心,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目的.通过医院文化建设,能有力促进医院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使医院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轨道,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作者:周培键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频繁复发型肾病综合征32例治疗体会

    肾病综合征复发是指经激素标准疗程治疗完全缓解中7日内连续3次以上尿蛋白定性≥++或24小时>50mg/kg;一年内复发3次以上或6个月内复发≥2次为频繁复发[1].频繁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简称频复发肾综)属难治性痛病综合征,其治疗较为棘手.

    作者:蒲忠斌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