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IF-1和BFGF、BFGFR与大肠癌的关系

韦良宏;陈凤坤;谭宗群;陈海东

关键词:大肠癌组织, 氧诱导因子, 生物学行为, 转录因子, 缺氧条件, 发病机制, 哺乳动物, 相关性, 人体内, 肿瘤, 角色
摘要: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HIF-1)是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大量的研究表明HIF-1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多种生物学行为有相关性,说明HIF-1在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42例巨大儿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收集2004年2月到2005年2月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体重≥4000g的孕产妇共142例,其中4000g~4500g 126例,4500g~5000g 13例,≥5000g 3例,大者为5500g.取有完整资料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g的孕产妇142例作为非巨大儿组.对两组孕产妇的身高体重`合并糖尿病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及产后出血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表2、表3.

    作者:王桂英;刘运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葡萄胎流产与胎儿共存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23岁,G1P0.因停经4月,阴道不规则流血7天,于2005年5月19日急诊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1月15日,停经后50天出现恶心、呕吐、择食等早孕反应,15天后好转,入院前半月来自觉腹部迅速增大,无胎动,未就诊,入院前7天无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于月经量,色呈咖啡色,无腹痛,伴有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水肿,休息后不消退.

    作者:张永琼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68例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有关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原因与发生率.结果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按作用大小分别为:宫缩乏力、多胎、滞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次、新生儿体重、胎盘因素、产妇年龄、妊娠合并症、产程时间、阴道撕伤及会阴切开等.结论 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引起宫缩乏力的因素有妊娠合并症等,预防产后出血须加强产前系统检查及时发现急性疾病;产时要及时处理产程各期,严密观察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正确估计出血量.

    作者:余苑婷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临床急救11例

    一氧化碳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亦称煤气中毒,简称CO中毒.CO中毒后涉及重要器官是脑,并发症及后遗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诊断要点:有造成中毒的环境;伤员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体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急救措施包括:迅速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迅速纠正缺氧;防治脑水肿和促进脑细胞代谢;治疗感染、控制高热和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及后遗症,如昏迷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苏醒后应注意观察有无神经系统和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体会:急诊室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应急能力和精湛的临床急救技术,根据症状体征作出迅速的病情诊断,立即为患者开放气道,吸氧,实施防治脑水肿等综合急救护理措施,防止患者心、肺、脑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伤残率,提高患者日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曾翠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人端粒保护蛋白(hPOT1)的研究进展

    2001年,Baumann等发现并鉴定出人端粒保护蛋白(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hPOT1),它是至今发现的唯一能与人类端粒单链DNA结合的蛋白质.hPOT1重要的功能是对端粒有直接而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少金;杨小龙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活血化瘀法在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中应用体会

    静脉曲张的传统术式高位结扎,静脉剥脱,曲张静脉切除术,临床应用已久,是成型的临床治疗手段.但是该治疗创伤大,愈后时间长一直是它的缺陷.我科近两年开展微创技术治疗静脉曲张,该手术很好地解决了以上的缺点.本人在采用微创治疗的同时,在一定时期用活血化瘀法辅助治疗.病人术后局部消肿,早期行走时间更加缩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孟繁彬;姜志勇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美喘清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临床易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美喘清是第三代选择性β-2受体兴奋剂,有明显的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酮替芬有组胺H-1受体拮抗作用和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作用,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我们应用美喘清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海珍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218例无胆道损伤体会

    目的 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8月~2007年3月218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 214例顺利完成LC,4例因Calot三角冰冻样改变中转开腹(1.84%),无一例胆道损伤,术后3~8天(平均5.5天)出院.213例随访3~12月平均8个月,无异常发现.结论 恰当选择适应症,仔细辨明胆囊壶腹,细心解剖胆囊管、胆囊三角及胆囊后三角,顺逆法结合,预防热灼伤,熟悉解剖变异,适时中转开腹,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胆道损伤的发生.

    作者:商永生;秦洪棉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智能障碍

    报告58例经CT、MRI证实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CAE),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和/或反复脑卒中史.临床上以慢性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突出表现,中晚期呈痴呆,多伴有与智能障碍同时或提前出现的神经体征.指出对SAE的诊断,应强调存在智能障碍,而不应过分强调痴呆,并对其智能障碍特点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仪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创新计生药具管理工作新机制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人口安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避孕药具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物质保障,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提供给育龄群众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重要内容.

    作者:刘春红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综合医院心理和心身疾病治疗模式分析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医学门诊的发展状况及精神科联络会诊在综合医院的应用,掌握各专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伴发率,提高临床各级医护人员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促进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广.方法 对我院心理门诊2002年10~12月和2006年10~12月的门诊工作日志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统计2006年临床各科申请心理科会诊的情况.选取门诊消化、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妇科、体检中心,共发放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350份,收回有效量表315份,用SPPS10.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心理门诊从就诊人数、疾病类型、就诊心态上有了很大提高;2、临床上心理治疗观念还停留在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提高关切度上,申请心理科干预较少;3.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伴发率高,对反复就诊的焦虑症、抑郁症、惊恐症、躯体化障碍的患者认识不足,识别率偏低.

    作者:吴宁渤;李云;刘玉山;王惠凤;王娜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双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诊断探讨

    我科自2004年12月~2006年10月对6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通过术后全面、认真的评估、分析,作出护理诊断,并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黄喆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治疗体会

    吸入性肺炎是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治疗比较棘手,3年来我们共收治31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卢颖;刘忠岩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少,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主要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安全性好.

    作者:杨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缓慢.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现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刘丽艳;隋春荣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低蛋白血症与药物不良反应

    低蛋白血症病人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尤其对于蛋白结合率高,安全范围小的药物.本文通过对低蛋白血症与药物不良反应关系的分析,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及调整药物的剂量,尽可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喜芬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内侧位钢板治疗胫腓骨下1/3骨折的体会

    胫腓骨下1/3骨折临床较常见,且不愈合率较高.本科近一年来共收治此类患者7例,其中6例为新鲜骨折,一例陈旧骨折且已多次因骨不连而手术.

    作者:王恩才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食管癌病人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评估食管癌病人术前术后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大大减少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术后三年、五年、七年的存活率.

    作者:徐爱莲;申秀君;王月梅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止血方法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男性老年常见疾病之一,BPH的开放手术,以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常用,手术方法较简单,易为泌尿外科医生所掌握,术中出血仍是前列腺切除术的主要问题,现就各种止血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康希保;吕伟;张珉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68例诊治体会

    总结收治的6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经验及临床特点,显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年轻化.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早期加强抗感染及胰酶抑制剂应用,大部分能缓解痊愈,其次,把握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适时处理胆石症,当然,正确判断以急性重症胰腺炎为主病例及其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尤其重要.

    作者:王东辉;刘凤涛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