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贇
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防治偏痛的报道国内尚不多.现笔者将依那普利应用于偏痛23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孙立巍;刘东书;宋慧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低分子右旋糖酐是一种葡萄糖聚合物溶液,具有一定的胶体渗透压,输入后能够吸收血管外的水分,而起到扩充血容量的作用.医疗所用右旋糖酐依照分子量的不同分为中分子、低分子、小分子三种溶液.其中低分子右旋糖酐除扩充血容量外还具有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黏稠性、改善微循环及减轻组织水肿的作用.本药一般比较安全,少数人可出现皮肤瘙痒、红色皮疹等过敏,极少数发生过敏性休克.我院成功抢救1例由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病人,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黎黎;梅立娟;张红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其共同特点为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症状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症状、情绪症状、疑病症状、多种躯体不适感等,这些症状在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身上常常混合存在,无器质性病变,患者无精神病性症状,对疾病有相当的自制力,疾病痛苦感明显,有求治要求,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范围内,病程大多持续迁延[1].
作者:戚小青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是产科的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并发症.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致,为1:5000-1:80000,但病死率高达50%-86%.作者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遇及12例,采取了以硫酸镁为主的综合抢救方法获得成功.
作者:刘翠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急症,其死亡率极高.主要表现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头晕,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等.为了提高治愈率,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施行静脉溶栓新技术治疗,通过护理观察,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能够使新鲜血栓溶解,缩小梗死范围,改善预后,取得了较好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凤珍;佟丽华;张志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运用对照训练法锻炼肢体及其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6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康复组采用对照训练法早期进行肢体康复锻炼.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肢肌力改善程度差异显著.结论 对照训练法不仅有效改善肢体偏瘫程度,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积极性.
作者:梁欢秀;丁淑娟;赵丽霞;周小云;何筱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急腹症是一类涉及多学科的常见疾病,在同类症状中产生不同的腹部疾病,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区别,特别是外科急腹症,它发病急、变化快,常需要急诊行手术治疗,常见有急性阑尾炎、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胃肠穿孔、急性肠梗阻等,在外科急诊工作中,每天都要遇到,在外科病人中占25%-30%左右.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医学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对急腹症的诊断、治疗也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此类疾病的延误率和致死率,所以在外科工作中,对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思路是成功治疗外科急腹症疾病的关键.
作者:白学本;郭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脑出血(ICH)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脑出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及其引发的继发性周围脑缺血和脑水肿及细胞毒性等损伤.深入探讨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有助于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佳的治疗方案,逆转或减轻脑组织的损伤,进而大程度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巧珍;杨文;杨期明;刘玲英;廖远高;李海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宫内节育器颇受育龄妇女欢迎,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可逆节育方法.但宫内节育器放置不当,有可能造成节育器异位,使避孕失败或造成其他组织损伤.现将我院1993年6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7例节育器异位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谢再芬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儿颈部淋巴管囊肿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对11例孕13周~26周孕妇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超声检查11例胎儿均系颈部淋巴管囊肿.结论 超声检查可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部位、各器官的发育情况,能及早诊断出胎儿畸形,有助于终止妊娠,实行优生优育,在生理和心理上减轻孕妇的痛苦,有利地保护孕妇的隐私权.
作者:胡晓丹;张文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我科2008年1~4月收住白血病患者30例,ALL 15例,AML15例,进行化疗后,无一例感染,患者安全出院,现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小青;赵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脐尿管结核临床极为少见,与脐尿管肿瘤不易鉴别,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作者:邢书凯;王玉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入院后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肺部啰音或痰鸣音消失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安全有效、疗程缩短、治愈率高.
作者:韦洁钦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临床路径的管理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在2006年中,选取单纯性乳腺疾病60例,进行临床路径的管理.与2005年50例单纯性乳腺疾病患者从医疗费用、住院天数、甲级伤口愈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纯性乳腺疾病的医疗费用明显降低,医疗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 临床路径的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临床科室的诊疗规范,能够显著的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文伏周 刊期: 2008年第2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68岁,因间断性胸痛4年,加重2d入院.患者既往因间断性胸痛,多次收住我院内科,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查体:T 36.5℃,P 82次/min,R 19次/min,BP 93/62mmHg(1mmHg=0.133kPa).精神差,神清,语晰,唇不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82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肝功、肾功、血常规、血脂和心肌酶均正常;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相应的治疗效果欠佳,入院第3天晚进食后心前区疼痛加重,伴腹胀,嗳气.复查心电图与入院时比较无变化,硝酸酯类药物无效.追问病史,既往进餐后有多次类似症状发作.次日做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反流性食管炎,给予雷尼替丁静脉滴注,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多潘立酮口服,3d后症状缓解出院,嘱其继续服上述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随访2年,心前区疼痛史未再发作.
作者:张朋旭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来源于脊索胚胎残余组织,多发生于骶尾部,鼻咽部罕见,属于低度恶性肿瘤,进展缓慢,不及时治疗常可由于肿瘤向颅内扩展导致死亡.我科于1996年年初诊治一例,现将有关治疗和护理方面的主要工作简介如下.
作者:郭凤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早期、快速诊断心血管疾病仍是临床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新的特异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不断出现为早期心肌损伤诊断方法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将对心肌损伤的诊断标志物进行综述.
作者:周凤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1 处方分析的目的和意义2007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我院处方存在的具体问题.在院长的领导下着重分析门诊处方,其过程抽出我院不合格处方(2007年)1000张,进行所存在问题的分析讨论,制定合理措施,并加以实施.其目的是统一规范我院处方的书写规格,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为患者的防病治病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熊新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严重脑外伤、复合伤的抢救成功率与治愈好转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所抢救治疗的严重复合伤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严重脑外伤合并伤的处理直接影响到脑外伤病人的诊治效果.本组死亡9例,抢救成功率83.0%,痊愈好转出院44例.结论 在处理脑外伤合并伤时,对合并伤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脑外伤的救治效果.在诊治此类复合伤时需分清主次、分秒必争、科学合理地组织抢救与治疗,这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作者:徐培强;魏民;龚江南;杨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由于在胚胎发育时女性生殖道形成过程中受到某些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干扰,生殖管道形成受阻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双子宫、双宫颈及阴道畸形,并伴有斜隔处一侧的肾脏及输尿管缺如(随访患者其母亲、妹妹均患双子宫、双宫颈畸形).当患者到了青春期时,由于青春期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痛经,同时还伴有阴道流脓等感染症状.由于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常发生漏诊,误诊.阴道斜隔双子宫,一侧宫内妊娠足月剖官产非常少见,现将本院2005年6月收治的阴道斜隔合并对侧宫内足月妊娠剖宫产1例报告如下.
作者:宋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