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外伤合并伤的抢救与治疗

徐培强;魏民;龚江南;杨莉

关键词:脑外伤合并伤, 抢救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严重脑外伤、复合伤的抢救成功率与治愈好转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所抢救治疗的严重复合伤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严重脑外伤合并伤的处理直接影响到脑外伤病人的诊治效果.本组死亡9例,抢救成功率83.0%,痊愈好转出院44例.结论 在处理脑外伤合并伤时,对合并伤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脑外伤的救治效果.在诊治此类复合伤时需分清主次、分秒必争、科学合理地组织抢救与治疗,这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巧用胃管行保留灌肠的探索与体会

    临床中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时,通常采取肠道给药的方法,保留灌肠被列为首选,但在行保留灌肠时,发现患者表情痛苦、药液外漏、保留时间不长即有排便感,因而不易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了用胃管代替肛管行保留灌肠,经观察与对比,收效甚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米玉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保守治疗100例痔疮的体会

    目前治疗痔疮的方法较多,其中手术方法治疗虽有一定优点,但痛苦较大,费用较高,病人往往不愿接受.能否找出一条疗效好,痛苦小,费用低,简便易行而且病人乐意接受的方法进行治疗,是摆在我们基层医生面前的课题.本人从2003年开始对100例痔疮病人进行保守法治疗观察,结果全部有效,体会如下:

    作者:吴良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112例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技术操作,在儿科几乎所有住院患儿都需要进行静脉输液,但在操作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的情况,尤以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多见.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科住院患儿486例近5700次静脉输液中,有112例发生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现象,其中同一患儿出现此种现象2次或2次以上者有10例.其操作者都是具有5年以上护龄的护士,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霍丽春;王玉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喉返神经解剖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甲状腺肿瘤手术导致喉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一般为1%-3%,而有经验的头颈外科医师一般能将其控制在1%以下[1,2],笔者在1998年9月-2006年7月间,应用喉返神经解剖术治疗甲状腺肿瘤60例,无一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桂钊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浅议档案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档案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要靠人来掌握,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要靠人来制订和执行,档案的科学管理和作用的充分发挥要靠人来实现.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搞好档案工作,首要的是要有能适应档案工作需要的高素质的档案专业队伍,因此,档案专业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才能满足新世纪档案工作的需求.

    作者:张华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正逐步成为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采用各种教育方法,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通过预防的措施达到健康的目的.

    作者:刘红艳;杨晓杰;张丽杰;董晓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对2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水平动态改变的临床观察,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浓度变化的意义.方法 随机观察本院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例,根据其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Ⅰ-Ⅱ级17例、心功能Ⅲ级17例、心功能Ⅳ级15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并进行t检验.结果 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衰控制前后血尿酸水平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尿酸水平对评估患者心功能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赵耀东;卢永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莪术油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科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71个血清型等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该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多发,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我院儿科通过静点莪术油注射液(山东鲁抗辰欣药业生产)治疗该病,经临床观察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群英;王继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脑出血(ICH)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脑出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及其引发的继发性周围脑缺血和脑水肿及细胞毒性等损伤.深入探讨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有助于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佳的治疗方案,逆转或减轻脑组织的损伤,进而大程度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巧珍;杨文;杨期明;刘玲英;廖远高;李海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人类健康观念的更新,护理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运用在护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中,针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现根据实践工作及理论学习,浅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帅文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神经症患者心理护理技巧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其共同特点为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症状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症状、情绪症状、疑病症状、多种躯体不适感等,这些症状在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身上常常混合存在,无器质性病变,患者无精神病性症状,对疾病有相当的自制力,疾病痛苦感明显,有求治要求,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范围内,病程大多持续迁延[1].

    作者:戚小青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如何做好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艾滋病这一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在世界范围的蔓延,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十分严峻.在全民预防AIDS传播的队伍中,护理人员始终站在这道防线前沿,在心理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笔者认为艾滋病患者应作以下几方面的心理护理.

    作者:罗科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排尿异常的护理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行根治术,一般预后较好.我院2005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例行根治术,术后恢复较好,其中2例出现排尿异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风卿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79例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好发因素、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9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45.40%,病死率34.18%,晚发性发病82.23%,老年患者占54.43%.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75.44%.大多数G-杆菌时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产ESBLs分离率占15.12%.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全面监控,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朱宇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问题探讨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担负着这项工作的主力军--全科医师就显越来越重要.而我市的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现笔者将有关问题及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丁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早期手术与功能康复治疗手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影响程度.方法 拟定术后近期疗效评估标准,分析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不同致伤因素对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近期疗效优良率与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致伤因素有直接关系.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可大程度地恢复手的外形和功能.

    作者:赵继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怎样做好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尿毒症的不完全肾脏替代疗法,它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症的代谢紊乱,随着患者透析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不但身体上的痛苦叫人难以忍受,而且还要接受来自经济、家庭或其它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状态非常复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在致病和治病中所起到的作用已不容忽视,而且关注它的医务工作者也在大幅增长.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我们找出了病人存在的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每名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陈莉;吴凤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CPA)区肿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00例CPA区肿瘤的MRI表现,并归纳分析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 100例CPA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48例,脑膜瘤18例,三叉神经瘤3例,胆脂瘤(表皮样囊肿)15例,蛛网膜囊肿4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小脑星形细胞瘤3例,髓母细胞瘤、脑脓肿、脑转移瘤各1例.年龄2-82岁.各种桥小脑区肿瘤均有其特殊征象.结论 MRI在CPA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焱;陈波;常惠贤;金艳;刘金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浅谈急诊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急诊科作为一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接诊与接待的都是紧急危重病人及其身心急躁的家属.培养急诊科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成功抢救病人的可靠保障.要保证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救死扶伤,这就对急诊科护士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临床护士素质的要求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急诊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突出的应变能力及高度的法律意识,才能胜任急诊科护理工作.

    作者:古兰巴尔·再东;买力言木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鼻咽部脊索瘤患者手术护理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来源于脊索胚胎残余组织,多发生于骶尾部,鼻咽部罕见,属于低度恶性肿瘤,进展缓慢,不及时治疗常可由于肿瘤向颅内扩展导致死亡.我科于1996年年初诊治一例,现将有关治疗和护理方面的主要工作简介如下.

    作者:郭凤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