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小青
连续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替代疗法;绝大多数患者往往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对疾病认识上的限制及对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不耐受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直接影响了透析质量.国内有报道指出,健康教育对因知识缺乏引起的焦虑和担心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1].我院在连续性血液透析过程中,通过护士全面而准确地把握病人的病情、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情况,运用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透析的顺利开展.
作者:周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是产科的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并发症.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致,为1:5000-1:80000,但病死率高达50%-86%.作者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遇及12例,采取了以硫酸镁为主的综合抢救方法获得成功.
作者:刘翠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因间断发热伴干咳11d加重2d入院.该患于入院前自觉受凉后出现寒战继而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5℃之间.时而干咳伴恶心,无咳血及胸痛,无呼吸困难,亦无盗汗及消瘦.曾到我市结核医院就诊,查胸透示右肺上叶炎性病变,PPD试验结果阴性;血常规:WBC 30.0×10《'9》/L,GRA%为80%,故初步诊断右肺上叶肺炎.予以静点青霉素及清开灵7d,而近3d发热症状较前明显加重,体温波动于38℃-40℃之间,故入我院.既往健康.入院时查体:T 38.5℃,急性痛苦病容,余无异常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33.0×10《'9》/L,GRA%为87%,血结核抗体试验阴性.尿常规、肝功、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结果回报均正常.胸片:右肺上叶炎性病变.故临床诊断:右侧大叶性肺炎,给予静点头孢唑林钠、喜炎平常规量,第3d复查血常规:WBC 9.6×10《'9》/L,GRA%为89%,而患者仍然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之间.继续前述治疗4d症状仍然无改善.则进一步查肺部CT示右上肺结核伴空洞形成.确立诊断:结核性大叶性肺炎而转至市结核医院,抗结核治疗1.5个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肺CT病灶较前吸收.故出院继续抗结核治疗至痊愈.
作者:高燕;范丽波;刘春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于乙肝病毒(HBV)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应用乙肝疫苗是预防并终控制乙型肝炎龟害的关键措施,为了解南昌市东湖区健康人群(抗 - HBs)的抗体水平,于2003年~2007年开展了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抗 - HBs)水平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南;汤珣;刘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医院护理服务文化是现代化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护士这一特殊群体在为人类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创造的,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院护理服务文化是对护理管理的客观要求,我院从2006年开展护理服务文化建设,使患者真正获得温馨、便捷、优质的保健服务.为了解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现状的满意程度,对出院患者作问卷调查,与实施护理文化建设前相比,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荣;张文瑞;刘桂梅;张倩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常规的生化检验项目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γ-GT)长期被用为肝胆疾患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指标.尤其是胆道瘀滞和肝脏疾患,特别是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参考诊断指标.联合检测此酶和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有利于肝胆疾患的鉴别诊断.由于此酶存在于多种细胞,如肝、胆、肾、肠、心、脑前列腺等的细胞膜,具有高度排泌活性且有同工酶,故血清GGT在肝胆疾患以外的临床应用常被忽视,更未将其视为疾病的预示指标.
作者:陈明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病案是医疗活动中临床多学科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全部原始记录,是医院管理中主要的信息资料.它不仅代表着一所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反映着医院的管理经营能力,病案信息资源在医院的宏观管理、经济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统计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医疗改革管理、医疗事故处理工作、医院感染工作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王美花;武颖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意识很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及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而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护患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科学的护理管理可有效的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为病人提供优质、温馨、安全的护理服务[2].
作者:陈彬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尿毒症的不完全肾脏替代疗法,它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症的代谢紊乱,随着患者透析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不但身体上的痛苦叫人难以忍受,而且还要接受来自经济、家庭或其它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状态非常复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在致病和治病中所起到的作用已不容忽视,而且关注它的医务工作者也在大幅增长.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我们找出了病人存在的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每名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陈莉;吴凤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急诊科作为一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接诊与接待的都是紧急危重病人及其身心急躁的家属.培养急诊科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成功抢救病人的可靠保障.要保证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救死扶伤,这就对急诊科护士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临床护士素质的要求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急诊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突出的应变能力及高度的法律意识,才能胜任急诊科护理工作.
作者:古兰巴尔·再东;买力言木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间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间期发生心力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8260例次血液透析间期中发生心力衰竭316例次(3.83%),主要危险因素依次是透析不充分(44.94%)、感染(40.51%)、高血压控制不良(37.97%)、贫血未纠正(27.85%)和水钠未控制(12.66%).结论 透析不充分、感染、高血压控制不良、贫血未纠正、水钠未控制等是透析间期发生心力衰竭的常见危险因素,以透析不充分为主要原因.
作者:吴瑕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损害与预防职业损害危险的出现.方法 回顾性统计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总结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损害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心理因素等,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损害的培训,更新观念,避免侥幸心理,强化安全防护知识,建立起工作人员重视防护、加强防护、严格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就可以保证每一位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燕生;郭楠;张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症,症状决定于梗阻程度,病变发展速度以及是否合并感染和结石,而不在于前列腺增生程度.我院自2003年至2007年9月共收治9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其中因合并高血压,心肺疾病等混合病者12例行保守治疗,其余86例前列腺开放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泽会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概念不断深化,不仅需要治疗疾病,而且需要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探索社区护理新途径,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的需求,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已成为21世纪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
作者:刘英莲;孔祥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严重脑外伤、复合伤的抢救成功率与治愈好转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所抢救治疗的严重复合伤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严重脑外伤合并伤的处理直接影响到脑外伤病人的诊治效果.本组死亡9例,抢救成功率83.0%,痊愈好转出院44例.结论 在处理脑外伤合并伤时,对合并伤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脑外伤的救治效果.在诊治此类复合伤时需分清主次、分秒必争、科学合理地组织抢救与治疗,这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作者:徐培强;魏民;龚江南;杨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结果 好转指治疗时周期规律而停药无效者;治愈指治疗停药后恢复自然周期者.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病理学改变及生育不同需求而采用不同的性激素治疗.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经消化道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呼吸衰竭,评估应用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和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联合血液灌流,观察两组在治愈率、呼吸机维持时间、阿托品用量情况、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 治疗组25人,1例死亡,24例存活,综合治疗有效.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及早期血液灌流,能提高急性重症有机磷抢救成功率.
作者:康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临床路径的管理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在2006年中,选取单纯性乳腺疾病60例,进行临床路径的管理.与2005年50例单纯性乳腺疾病患者从医疗费用、住院天数、甲级伤口愈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纯性乳腺疾病的医疗费用明显降低,医疗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 临床路径的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临床科室的诊疗规范,能够显著的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文伏周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自2003年开始,我院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现神经病变患者2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护理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40例良、恶性胸腔积液病人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闭式引流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4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2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4-8d,7例癌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14-30d,无1例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颖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