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那普利对偏头痛的预防作用

孙立巍;刘东书;宋慧敏

关键词:依那普利, 偏头痛,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 临床疗效, 应用, 国内, 防治
摘要: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防治偏痛的报道国内尚不多.现笔者将依那普利应用于偏痛23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总结了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认为在临床上对病情进行早期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对保护肾功能、改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文飞;盛江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病历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病案是医疗活动中临床多学科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全部原始记录,是医院管理中主要的信息资料.它不仅代表着一所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反映着医院的管理经营能力,病案信息资源在医院的宏观管理、经济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统计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医疗改革管理、医疗事故处理工作、医院感染工作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王美花;武颖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鼻咽部脊索瘤患者手术护理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来源于脊索胚胎残余组织,多发生于骶尾部,鼻咽部罕见,属于低度恶性肿瘤,进展缓慢,不及时治疗常可由于肿瘤向颅内扩展导致死亡.我科于1996年年初诊治一例,现将有关治疗和护理方面的主要工作简介如下.

    作者:郭凤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补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平面网片对61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结果 原发性腹股沟疝手术时间平均40min,复发性腹股沟疝手术时间平均60min,术后疼痛轻,可早期下床活动和进食,随诊1-3年,无1例复发,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 平面补片适用于腹股沟疝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覃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新生儿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目的 提高新生儿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总结新生儿麻醉的经验.方法 9例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例在基础麻醉加用局麻下完成手术.结果 除1例术后19h死亡外,其余患婴均康复出院.结论 严格做好围术期工作、准确评估病情及选择恰当麻醉方法是新生儿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维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我科2003年~2008年5月共收治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其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科扎;杨纯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抗感染治疗是CAP治疗的主要环节,正确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我们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CAP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景春;毕见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使用动脉内溶栓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距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24h,采取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15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25例,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22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8支.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21例.闭塞血管再通者,颈内动脉8例;大脑中动脉16例;大脑中动脉分支14例;椎基底动脉5例.5例患者因明显血管狭窄,治疗后予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55例,溶栓后脑出血患者3例.结论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作者:汪桂青;司迎朝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对急诊护士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急诊科是每个医院抢救病人的前沿阵地,担负着各种急危重病人的监护和抢救工作.急诊科常常出现的酗酒、车祸等原因造成的多发伤,各种原因的中毒者及各种休克、脑出血,各种原因的心脏骤停等急危重症患者,造成紧张甚至恐怖的抢救环境,患者和家属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加上工作重、量大、轮班制及经常面对的死亡的刺激[1],对急诊护士心理和精神造成更大的压力,以致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通过对急诊护士健康状况的分析,寻找应对措施,以便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玉华;刘小春;梅立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CPA)区肿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00例CPA区肿瘤的MRI表现,并归纳分析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 100例CPA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48例,脑膜瘤18例,三叉神经瘤3例,胆脂瘤(表皮样囊肿)15例,蛛网膜囊肿4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小脑星形细胞瘤3例,髓母细胞瘤、脑脓肿、脑转移瘤各1例.年龄2-82岁.各种桥小脑区肿瘤均有其特殊征象.结论 MRI在CPA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焱;陈波;常惠贤;金艳;刘金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吐、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有效的护理与分析,从中取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佟丽华;韩凤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关于社区护理的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概念不断深化,不仅需要治疗疾病,而且需要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探索社区护理新途径,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的需求,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已成为21世纪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

    作者:刘英莲;孔祥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产妇在家中应该注意的护理原则

    产妇离院后如何在家庭中进行护理,这是新的护理模式和打造和谐的护理平台所必须做到的,随着形式的发展护理工作已进入每一个家庭,使很多病人撑握了在家庭护理上的知识,产妇也同样需要离院后在家庭中进行护理,在家庭护理上,应注意哪些原则,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武智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

    胎膜早破是临床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其发生率为分娩总数的2.7%-17.0%.胎膜早破除可导致早产、围产儿死亡、产褥感染外,还预示着难产的发生.笔者对137例胎膜早破住院孕妇发生难产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宋丽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98例脑卒中患者鼻饲的护理体会

    当患者神志不清,半昏迷和昏迷时,自己不能进食,此刻除静脉补充营养外,还要经鼻饲插入胃管来供应必需的营养,这是促进患者修养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将48例脑出血和50例脑血栓患者的鼻饲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排尿异常的护理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行根治术,一般预后较好.我院2005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例行根治术,术后恢复较好,其中2例出现排尿异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风卿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43例麻风果中毒患儿的抢救护理

    回顾性总结43例麻风果中毒患儿抢救护理,终止毒物吸收是抢救成功关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掌握输液速度,做好对症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抢救成功保障.本组43例中毒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作者:潘唐远;潘承琼;杨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不同病室条件对乳癌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 调查分析心理干预对单人间与多人间居住的乳癌患者情绪影响的差异,研究合理住院环境在护理干预中的合理性、必要性.方法 入组单间居住患者23例,多人问居住患者78例,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干预第2周、干预第4周以汉密顿(HAMD)抑郁量表评定抑郁发生情况与程度.结果 两组初入院时不良情绪发生率及程度无明显差异(P均>0.05),四周末多人间居住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多人间环境中更有利于疾病应对中的支持和生存质量的改善,不同居住方式对情绪存在明显影响.

    作者:董春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血清谷氨酰转移酶的临床新应用

    常规的生化检验项目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γ-GT)长期被用为肝胆疾患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指标.尤其是胆道瘀滞和肝脏疾患,特别是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参考诊断指标.联合检测此酶和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有利于肝胆疾患的鉴别诊断.由于此酶存在于多种细胞,如肝、胆、肾、肠、心、脑前列腺等的细胞膜,具有高度排泌活性且有同工酶,故血清GGT在肝胆疾患以外的临床应用常被忽视,更未将其视为疾病的预示指标.

    作者:陈明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保守治疗100例痔疮的体会

    目前治疗痔疮的方法较多,其中手术方法治疗虽有一定优点,但痛苦较大,费用较高,病人往往不愿接受.能否找出一条疗效好,痛苦小,费用低,简便易行而且病人乐意接受的方法进行治疗,是摆在我们基层医生面前的课题.本人从2003年开始对100例痔疮病人进行保守法治疗观察,结果全部有效,体会如下:

    作者:吴良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