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均水;刁世擎;黄定良;曾志灵;范汉成;刘利团
由于现代交通和现代工业建设的特点,一旦发生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都相当严重,为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治愈率,几年来我们护理了经手术证实的颅内血肿病人500例,现将颅内血肿病人的术前观察、术后护理、防止合并症发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杨;蒋玉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医者的身份也正在从单纯的就医者向医疗服务的综合消费者转变.如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应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服务价格、管理效能、医院文化五个方面下功夫.
作者:迟秀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脐炎的相关因素,针对性采取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脐炎126例(脐炎组)和同期出生正常新生儿126例,比较两组断脐方法、脐带直径、结扎部位、剪脐干净与否、包扎方法、家庭护理等.结果 脐带直径粗、结扎部位高、剪脐不净、家庭护理方法不当是脐炎发生的高危因素(P<0.01或P<0.05).结论 掌握剪脐的部位和技巧,加强护理和宣教是预防脐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崔晓芳;刘书丽;何利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软通道微创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方法、疗效.方法 微创术应用CT定位,根据脑室内积血的量及其形态,病情与原发病,选择适当微创、液化、引流术来清除积血.结果 微创术治疗54例,有效46例,死亡8例,病死率14.8%:获得随访39例,随访时间5月~5年,ADL113例(33.3%),ADL215例(38.5%),ADL35例(12.8%),ADL44例(10.2%),ADL52例(5.1%).结论 软通道微创术治疗首发性脑室出血疗效满意.
作者:魏均水;刁世擎;黄定良;曾志灵;范汉成;刘利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确认IAI的病因、预后、检测手段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方法 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0日临床诊断IAI 385例,确诊384例,从母亲发热,体温≥37.5℃,产妇心率>100次/min,胎心率>160次/min,羊水臭味,子宫压痛.末梢血WBC>15×109/L,C反应蛋白(CRY)>8 mg/L.满足以上条件3个及以上为临床标准.如胎盘病理结果有急性炎细胞浸润和(或)母体宫腔培养、新生儿咽拭子或耳拭子细菌培养阳性为临床确诊标准.结果 IAI临床表现母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体温升高多见,孕妇心动过速和胎心率加快相对较少.而子宫压痛和羊水则更少见,子宫压痛仅出现于2例感染严重病例.IAI患者中,胎膜早破在早产组明显多于足月产组(P<0.001).384例IAI发生羊水粪染138例,占35.59%.384例IAI中宫腔病原体培养阳性142例,占36.98%,其中胎膜早破组和非胎膜早破组例数分别为49例、55例,分别占34.5%、38.73%.病原体培养阳性结果在两组间亦无差异(P>0.05).在384例IAI中发生产褥感染23例,发生率6.00%,其中2例严重感染发生产后子宫内膜炎.结论 宫内感染与胎膜早破尤其是PROM、阴道检查次数、羊水粪染可能相关,可引起产程异常、新生儿感染等,在围生保健和分娩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宫内感染以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胡冰梅;李丽容;方芙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自拟龙仙汤经不同途径给药治疗急、缓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分为急性期及缓解期两个阶段进行.治疗组急性期予西药干预加龙仙汤雾化吸入;缓解期予西药干预加龙仙汤口服3个月.对照组急性期予西药干预加雾化吸入庆大霉素8万U,生理盐水20ml,普米克令舒2ml,氨溴素15mg;缓解期予西药干预加辅舒酮气雾剂合奥克斯都保气雾剂3个月.两组均临床观察一年.结果 治疗组平均住院日、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1年内重复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入临床观察1年,治疗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急、缓期,经不同途径给予自拟龙仙汤治疗COPD有效,均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组.
作者:宋志芳;姜凤;于文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测定金匮肾气片中马钱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Kromasil ODS柱(4.6×250mm,5μm);乙腈:水(12:8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结果 马钱苷在7~112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9.5%,RSD为1.5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数据准确、质量可控,可作为该产品的定量控制方法.
作者:范俊芬;郑云枫;任卫平;张全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规范临床常见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程序,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方法 按照疾病的特点实施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路径.结果 提高了护理健康教育的主流性、针对性和规范了各个病种的护理健康教育计划以及健康教育的实施和记录方法,使病人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明显提高,并减少了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时间.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主流性、规范性和护理的整体水平,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近年来真菌感染病例显著增加,深部真菌病正日益威胁人们的健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占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但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仍有不少问题,患者病情多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现对我院呼吸内科近年收治的下呼吸道真菌感染7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段艳萍;李晓琼;刘晓莉;赵志军;李桂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的亚硫酸氢盐修饰微量DNA的甲基化分析方法.方法 应用低熔点琼脂糖包埋不同含量的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通过MGMT基因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特异PCR的扩增,与传统的亚硫酸氢盐修饰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改良法对于低至15.625ng的DNA修饰均可获得MGMT基因甲基化扩增产物,而传统法对于62.5ng及其以下的DNA修饰难以获得MGMT基因甲基化扩增产物.结论 改良的亚硫酸氢盐修饰方法可有效提高甲基化特异PCR的灵敏度,该方法为微量DNA的甲基化分析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手段.
作者:冯苏妹;杨磊;吕嘉春;纪卫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方法在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34例此类患者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32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结论 在患者全身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作者:孙勇业;汪军;曹培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一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能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麻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6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等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辛凯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我科自2005~2008年共收治眩晕者70例,应用利多卡因给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收集的资料中男性30例,女性40例,男女比例是4:5,年龄在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岁.
作者:韩喆欣;李桂玲;赵志军;谢圣玲;赵桂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11例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5例用甘草酸二铵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106例用复方甘萆酸苷注射液进行治疗,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 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有效率治疗组为90.57%,对照组为71.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万狮;林秀娟;吴黎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吉妮系列宫内节育器是目前先进的含铜宫内节育器,由于它的设计独特,大大提高了育龄妇女的避孕效果和续用率.特别是对于放置其它有支架节育器多次脱落和带器妊娠者是好的选择.
作者:周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特殊类型的阑尾炎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应引起高度重视.1 新生儿急性阑尾炎1.1 新生儿阑尾炎比较少见,出生后新生儿阑尾呈漏斗状,所以由粪食、淋巴组织所致的管腔不易发生阻塞.
作者:李效恩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榆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对2002~2006年来我院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24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并采用金鸡冲剂治疗60例对照.结果 治疗组痊愈90例(72.58%),好转20例(16.13%),无效14例(11.29%),对照组痊愈18例(30.00%),好转26例(43.33%),无效16例(26.67%).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较满意.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26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4例外科手术患者有7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554%.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作者:汤彦清;林晓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国内1990~2007年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并以西医治疗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 对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对照组临床有效率进行分析后表明,在临床疗效方面,中西医结合组427例患者中344例临床治疗有效,西医对照组357例患者中207例临床治疗有效.中西医结合组稳定率总优势比(OR)=3.4,95%置信区间(CL)为(2 40~4.7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但需要进一步规范中药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指标.
作者:王欣;孟丽华;林青梅;顾新建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青霉素是临床为常用的抗生素,近60年来因其价格低廉、疗效确切,颇受医患双方青睐,至今仍为全球抗生素消耗之首.但过敏是本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常发生突然、来势凶猛,易发生意外,为此许多医务人员对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在青霉素皮试的结果判断上常有夸大和宁信其为阳性,有的还被告知终身不得接触此类药物,使得不少原本可以放心使用本类药物的患者失去使用时机;还有一些护士长期的广泛应用产生一个错觉,只要皮试一作,就放心大胆地用药了,其实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近年关于皮试及其结果的正确评价已引发出许多问题,有的用药者甚至因此丧命.
作者:仲红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