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霞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笑气(50%氧化亚氮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吸入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420例早孕未产妇(包括未经阴道试产剖宫产术后再孕者)按自愿原则分为3组,异丙酚组85例,采用异丙酚静脉注射;联合组280例,采用笑气吸入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55例不用任何药物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宫颈口扩张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异丙酚组、联合组的镇痛效果与宫颈松弛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流综合反应等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的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异丙酚组无显著差异性,而宫颈松弛度显著高于异丙酚组.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异丙酚静脉注射,笑气吸入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初孕未产妇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少,但后者宫颈松弛情况优于前者,并且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直秋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近年来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十二指肠溃疡(DU)致病及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根除HP能促进DU愈合,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原有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案受到挑战,寻求一种治愈率高、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案尤为必要,特别是对HP再感染的复发者.笔者自2005~2007年采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及克拉霉素新三联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再感染复发获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娃;李德海;徐彦光;李晓琼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及体会.结果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陈如玺;董志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通心络合并应用心管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 门诊心脏病患者连续取样300例,均合并较长期应用心血管药物,给予通心络胶囊常规口服,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及生化反应.结果 通心络合并应用多种心血管药物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合并通心络及其它心血管药物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褚福珍;王启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为1:5000,男:女为4:1,无神经节细胞肠段范围长短不一,因而先天性巨结肠有长段型和短段型之分.肠壁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肠管持续痉挛,造成功能性梗阻,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我院儿科于2007年4月收治了一例新生儿先天性高位长段型巨结肠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新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使其行为向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手段.糖尿病肾病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且耗资巨大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疾病康复,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连兰香;潘毓芬;吴雪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胎盘早剥与妊高征及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月抢救治疗的12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妊高征、机械性因素、羊水过多、胎膜早破.124例胎盘早剥患者中度妊高征50例(40%),重度妊高征20例(16.0%),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0例(24.0%).死胎24例(19.4%),新生儿死亡10例(8.0%),死产5例(4.0%),新生儿窒息25例(20.0%),子宫次全切除25例(20.0%),产后出血45例(36%).结论 胎盘早剥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尤其是重度妊高征诱发的胎盘早剥,易并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威胁母婴安全.
作者:胡冰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普利克斑(Koplik's spots)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我国自1985年采用两剂的麻疹免疫程序以来,麻疹病人较实行计划前大幅度下降,扬州市麻疹发病率也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仍有散发流行,且成人麻疹增多.我科自2003年3月~2007年7月共收住成人麻疹54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现将其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艳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预激综合征是指窦性激动沿正常房室传导系统未到达心室肌之前,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的程序性、同步性、统一性受到扰乱而形成的各种心律失常.它是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异常传导通路--旁路所致.1930年Wolff、Parkjnson和White首先描述了这种有异常QRS波群和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综合征,故又称WPW综合征.
作者:王健军;卢欣;周宇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各种传染源集中的地方.检验科工作人员除了要与患者直接接触外,还要接触患者的各种标本.这些标本蕴含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本身就是传染源,因此检验科工作人员须要加强自我防护,认真处理医疗废物,避免其成为交叉感染的源头.
作者:马永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枕大神经痛分枕大、枕小、耳大等不同的神经支卡压疼痛.临床多见的是枕大神经痛,笔者根据酒精封闭治疗枕神经痛原理及腰神经后支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腰痛的原理,采用小针刀松解法做闭合性枕大神经切断术治疗枕大神经痛24例,效果满意,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刘玺立;刘喜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比观察51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者的QT离散度的变化,并对急性心肌梗死组12例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与未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比较.结果 急性心梗死组QTd、QTc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生室颤患者QTd及QTcd明显大于无室颤组患者.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离散度显著增高,QT离散度的延长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名伟;罗书裕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NDP 80mg/m2,CF 100mg,d1~5,5-FU 500mg/m2,d1~5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结果 26例患者中2例CR,16例PR,有效率69.23%.结论 NDP联合CF/5-FU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能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李世栋;徐克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咪达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方案,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我院82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2周的药物洗脱,然后给予口服咪达普利,每日1片(10mg),1次/d,连续4周,监测用药前和用药后第1、2,3、4周的血压和心率,并比较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收缩压为(140.1±14.2)mmHg,舒张压(88.9±7.2)mmHg,均较治疗前降低.结论 咪达普利对高血压病病人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作者:刘新;谢俊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化疗是癌症病人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由于化疗副作用会给病人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必须采取科学的指导,使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增强治疗信心,减轻用药后的反应,使身心处于佳状态.我科自2005年6月~2007年10月对60例癌症病人通过健康教育,减轻和消除了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万霞;廖卫;张秀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课题.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医院管理思想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能大限度地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作者:王威翰;王凤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监测血β-HCG的变化来探讨不同保守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47例,其中药物治疗组15例(A组),保守性手术加术中输卵管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20mg组20例(B组),单纯保守手术组12例(C组).治疗后定期监测β-HCG.结果 A组有14例治疗成功,另1例因治疗后血β-HCG明显升高,并出现腹痛而中转手术治疗;B组20例均治愈;C组11例成功,1例发生持续输卵管妊娠.B组术后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C组.术前血β-HCG浓度高者,术后降至正常所需要时间长,但在A组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治疗后监测血β-HCG极为重要,手术中采用输卵管局部注射MTX可加快术后血β-HCG的下降速度.
作者:崔爱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3个护理单元的106名护士,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多因素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测评,满意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医生满意度测评≥95分者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李晓翠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笔者结合当今教学理念及新护理教学理念,从护理教学查房的选题、开展和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创新教育理念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作者:刘引弟;叶碧;胡丽茎;魏秋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1月~2006年12月出院后行CA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由各班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腹膜透析规范化培训,而观察组则由专职腹膜透析护士负责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化培训和定期家庭随访.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时导管出口感染、腹膜炎、引流不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后6个月末、12个月末时,观察组患者导管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引流不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12个月末时,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对CA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高宏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