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进;曹然;潘爱珍;甘毅;陈涛
危重病急救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CCM)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创建的学科,至今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此期间,我国的CCM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CCM不论在医疗设施、救治水平、管理体系都同步地进入了与国际CCM接轨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随着我国“医疗法律”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健全,CCM已涉及到包括:院前急救,危重病医学,灾害医学,复苏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跨学科、跨专业的领域.在对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影像学检查也许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对临床的诊治与疗效评估具有导向作用.应当充分认识并肯定影像学在CCM中的地位与作用,重视对危重患者首诊影像学检查方式的选择、检查技能与诊断质量的提高及其随诊观察的重要意义,以求建立并通过实践健全“急诊影像学检查程序emergencyimageology examination procedure EIEP”.达到配合临床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救治率、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王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肠血管的造影技术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11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肠血管病变的DSA资料,对肠血管造影的技术要点做一分析和总结.结果 11例中8例为肠血管畸形,主要表现为局部增多增粗的畸形血管团,有的伴有造影剂外溢.3例为小肠占位,其中1例为化学感受器瘤,2例为小肠平滑肌瘤,主要表现为动脉期网状肿瘤血管,实质期一定形态的深度染色.结论 肠血管的DSA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少恒;巩曰红;李洪福;裴维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60例(62只眼)眼外伤的CT表现,并重点分析眼球破裂伤的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提高正确诊断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62只经临床证实的眼外伤,84%的患者在伤后1d内行CT扫描.常规轴位扫描,层厚3mm,层间距3mm,矩阵512×512,用骨窗和软组织条件分析眼眶骨质和眼球结构.结果 眼部异物39枚;眼眶骨折18只眼;眼球破裂伤(合并球内出血)51只眼,并根据CT表现结合临床将眼球破裂分为三型,重度破裂已无法修复,无复明希望,应行眼球摘除术,而轻、中度破裂均可行清创修复.结论 CT检查是眼外伤首选的检查方法,并可估价眼外伤的程度,为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桂林;潘爱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脑内转移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脑转移瘤的CT表现.结果 68例中多发25例(占36.8%),单发43例(63.2%),CT平扫呈等或低密度46例(67.7%),略高密度17例(25%),囊性低密度5例(7.4%),增强后均匀结节性强化39例,不规则强化8例,环形强化15例,56例肿瘤病灶周围均有明显水肿,91.2%原发病灶在肺.结论 当CT对脑转移瘤的诊断或鉴别诊断有困难时,颅外肿瘤的检出与诊断有助于颅内肿瘤鉴别诊断,肺部CT检查是不可缺少的,可弥补胸片的不足.
作者:胡金安;赵湘;吴立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子宫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例临床未破裂期输卵管妊娠病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做患侧输卵管插管造影,明确诊断后送导丝刺破孕囊壁,向孕囊或输卯管内注入氨甲喋呤(MTX).结果 13例经插管造影均诊断为输卵管妊娠并一次插管治疗成功.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术后7d开始下降,2~4周内降至正常,孕囊术后2周开始缩小,4周内消失,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经输卵管刺破孕囊,灌注药物是诊断及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毅堂;孙笑波;徐小军;张飞月;吴珂;宋迎新;韩铭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介入栓塞治疗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43例甲亢患者行介入栓塞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注意其不良反应及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肿大的甲状腺缩小,全部病例有缺血性疼痛、甲状腺区肿胀、灼热感;1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例急性咽炎、急性颈淋巴炎;1例脑栓塞.结论 甲亢患者行介入栓塞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及早发现,及时处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并发症的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罗燕玲;刘幼方;许红璐;陈景萍;黄秋萍;朱丽玲;龙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PACS是否实用,对医院能否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选择了较好的存储方案和优化的存储工作流.本文从实际出发,对PACS存储的有关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对怎样选择存储介质也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邹常敬;陈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颅内畸胎瘤MRI表现,提高对其MRI诊断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5例畸胎瘤MRI资料.5例均做MR平扫,其中4例加做增强扫描,3例加做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5例畸胎瘤分布在侧脑室、松果体区、鞍旁及小脑中线各1例,其中1例为发生在中颅窝成熟畸胎瘤术后复发.2例典型者MRI表现为混杂信号,在T1WI及T2WI上其内均可见高信号脂肪,钙化、骨骼均为低信号,有完整的包膜.不典型者鉴别诊断有困难.结论 MRI对颅内畸胎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部分典型者可明确诊断.
作者:徐福礼;陈燕萍;赵修义;张雪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比较地塞米松在CT增强中两种不同给药法的抗过敏效果与这两种方法中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方法 两种给药方法分A、B两组,每组各观察1800例,所用药物地塞米松出厂批号相同.A组于扫描前全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2ml)+5%葡萄糖盐水3ml,即含量为2mg/ml;B组于扫描前、后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1ml)+5%葡萄糖盐水4ml.即含量为1mg/ml.结果 A、B两组给药法的抗过敏作用效果相同,各出现1例严重过敏反应,5例皮疹.A组出现78%皮肤瘙痒,10%出现恶心,2%出现呕吐.B组5.8%皮肤轻微瘙痒,1%出现恶心.两组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应用地塞米松抗过敏,在用药量相同而给药方法不同时,抗过敏作用效果相同,而于扫描前全量静脉注射比稀释后分别于扫描前、后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大.
作者:陈金莲;王琰;龚素茹;刘彩娟;姚永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综合分析了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phy,MRU)的成像原理、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认为MRU无创伤、无电离辐射、无需注射造影剂,特别适合年龄大体质差、肾功能损害及对碘剂过敏的患者.MRU对尿路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均可良好显示,MRU结合MRI可提高病变的定性诊断,补充了泌尿系影像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大龙;陈斌;陈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3例疑诊断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行DSA检查,明确诊断后,对其中8例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后复查DSA.结果 DSA能清楚显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开口及大小,3例采用弹簧钢圈栓塞供血动脉,5例用真丝线段及明胶海绵进行栓塞,追踪显示瘘口封闭,瘤体吸收.结论 DSA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明确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弹簧钢圈、真丝线段及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栓塞较小动脉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切实可行.
作者:曹野;陈华;陈立岩;黄新阶;龚万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45岁.间隙性血尿6个月,发现下腹部肿块10 d.患者自诉6个月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尿,以全程血尿多见,不伴有尿频、尿急、尿痛.体检: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一约8.0cm×8.0cm×9.0cm大小肿块,质硬,固定,界欠清,无压痛.尿常规:RBC+++.B超:肝左右叶各见一3.0cm×3.0cm实质性占位灶.……
作者:刘海明;袁国奇;李青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胃癌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对患者的CT表现与手术所见、纤维胃镜及胃镜下活检、胃肠钡餐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能清楚地显示胃癌病变的全貌以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胃癌CT诊断准确性为71.43%.结论 胃CT检查能够发现淋巴结及脏器的转移灶,如结合纤维胃镜及胃镜下活检、胃肠钡餐等检查,能为临床及手术提供可靠的诊断及参考.
作者:朱新进;曹然;潘爱珍;甘毅;陈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宫颈癌的CT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宫颈癌50例,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的分类标准(FIGO)进行分期,并对临床分期及CT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鳞癌44例(88%),腺癌6例(12%).CT分期:Ⅰ期或≤Ⅱa,10例(20%),Ⅱb共11例(22%),Ⅲb 6例(12%),Ⅳa 20例(40%),Ⅳb 3例(6%).临床分期:Ⅰ期7例,Ⅰb期4例,Ⅱ期6例,Ⅱb期12例,Ⅲ期2例,Ⅲa期1例,Ⅲb期11例,Ⅳa期4例,Ⅳb期3例.结论 宫颈癌的CT分期是治疗前分期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尤其在晚期宫颈癌(≥Ⅲb),具有较高可信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实;周修国;蔡爱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DWI和FLAIR序列在脑梗塞后不同时期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65例不同发病时间脑梗塞的连续追踪的MRI-DWI和FLAIR序列扫描,分析病灶的异常信号出现的时间、范围、信号强度的差异.结果 超急性期DWI序列病灶出现明显的高信号改变,而FLAIR序列未能显示;急性期DWI序列和FLAIR序列均能显示病灶的高信号,但以DWI序列更佳;亚急性期DWI的高信号在后半程开始下降,而FLAIR像则对病灶显示得很好;慢性早期DWI信号降至等信号,FLAIR像信号开始下降,至慢性后期(30d后)大部分病灶信号降至正常,其中部分病灶降至低信号.结论 在脑梗塞发病的超急性期应常规使用DWI序列扫描,才能准确而全面地反映病灶的范围;FLAIR序列对于急性期以后的脑梗塞病灶能清楚显示其变化过程,对于多发性脑梗塞可以鉴别不同病灶的新旧程度.
作者:崔冰;胡秋根;王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的MRI资料,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4例异位妊娠均发生在输卵管,MRI检查时,2例未破裂,T1WI呈类圆形稍低信号内见更低信号改变,T2WI呈高信号改变,但胚囊壁的信号较囊内容信号更高.2例已破裂者表现为T1WI呈团块状低、等信号内散在或斑片状高信号影.T2WI呈斑片状高、等混杂信号改变.T2WI/IR压脂序列,原T1WI、T2WI均为高信号的区域仍然呈高信号.破裂的异位妊娠包块较大,且盆腔内可见积血的异常信号影.结论MRI对异位妊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征象,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黄勇;李健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总结49例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1995~2002年49例脑与脊髓多发性硬化的病人,都有临床资料,包括脑干听诱发电位与视诱发电位检查.49例均做了脑MRI检查,10例加做了脊髓MRI检查,29例做了MRI增强扫描,17例首次检查后30 d内进行了复查.结果 47例有脑病灶,主要累及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小脑及脑干,病灶为斑点状、斑片状及斑块状,大斑块达到2.2cm×5.0cm,2例仅有脊髓病变,病灶至少累及2个脊髓节段,4例有脑和脊髓的联合病变.2例MRI首次诊断脑炎,1例脑干肿胀,并有斑块状强化,MRI诊断为肿瘤,1例除有脑病灶外,还表现为视神经异常.29例增强扫描中,7例未发现强化,22例显示强化,20例有斑点及斑片样强化,2例呈环形强化.17例复查MRI均显示病灶吸收好转.结论 MRI可以清楚显示脑与脊髓的MRI病灶,对非典型病灶,需要密切结合临床,系列MRI检查亦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黄新华;彭光明;曹惠霞;周文化;吴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经阴道彩超引导穿刺治疗妇科良性囊性肿块的疗效并总结开展该疗法的经验.方法 用该法治疗妇科良性囊性肿块80例.卵巢的单纯囊肿(12个)及巧克力囊肿(63个)用生理盐水及无水乙醇冲洗后注入平阳霉素;盆腔包裹性积液(3个)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抗生素;卵巢过度刺激致卵泡增大(2个)仅将囊液抽吸干净.术后l~3个月后复查,随访3个月~2年.结果 治疗后3个月复查80例中75例肿块消失,5例肿块直径缩小1/2以上,有效率100%.结论 用该法治疗妇科良性囊性肿块简便安全,效果良好.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口径合适的穿刺针,穿刺入路避开肿物周围的血管,选择适当药物,抽吸及冲洗时合理控制囊内液体的出入量,保持超声探头贴近肿物等注意事项,均是保证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梁伟翔;李冰;谢亦农;谢伟翀;陈智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性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急症治疗15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其中产后大出血12例、子宫癌3例.产后大出血栓塞物为明胶海绵,肿瘤患者栓塞物为化疗药物加碘油混悬液、明胶海绵及不锈钢圈.结果 15例妇产科大出血,14例一次性完全止血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产科大出血患者均恢复规律性月经.结论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确切、创伤小、保留子宫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李晓群;唐玉德;吴泳钧;文自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