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劳动光荣: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探索

金晓敏

关键词:
摘要:高尔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文化知识的源泉,也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欧文则说:“完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劳动能够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吗?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陶行知、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他们认为劳动能够提高被教育者的工作能力,培养他们的美好感情,更重要的是劳动能够使孩子懂得劳动之宝贵.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科学活动:小蝌蚪变青蛙

    设计意图: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通过英语童话剧、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知道小蝌蚪后找到的青蛙才是自己的妈妈.但对“小蝌蚪变青蛙”这一生物变态生长现象充满着好奇和不解.我在大班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把“小蝌蚪变青蛙”的变态生长的生物科学用快乐的游戏和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表现出来,帮助幼儿系统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并知道青蛙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激发他们热爱小动物、保护益虫的情感.

    作者:崔花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奖券的魅力

    自从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以后,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我:“妈妈,我今天在学校里得了几张奖券,老师说凑到1 0张奖券就能换一颗苹果笑脸,苹果笑脸多了还有奖品可以换呢!”看女儿每天开心地数着奖券、积极努力争取的样子,顿时让我觉得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勉励,很有促进作用.想到幼儿园的小朋友,这些孩子平时由于受家庭的溺爱,经常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想怎样就得怎样.”

    作者:平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等待成长

    很多小班的宝宝在刚入园时会产生一定的入园焦虑情绪,他们紧张、害怕、孤立、哭闹……我班的小宇也不例外,有着严重的“入园焦虑症”.每天来园时小宇总是搂住妈妈,哭着不让妈妈离开:“妈妈你在这儿陪着我!”,妈妈每次都要费尽周折才得以“脱身”;排队时,孩子们拉着衣服一个跟着一个走,小宇却不肯拉小朋友的衣服,也不肯让别人拉她的衣服,宁愿孤独地排在队伍的后面;午睡时,小朋友们都脱衣就寝了,可她紧裹着自己的衣服不让老师帮她脱下,更不肯上床睡;不管是集体活动还是游戏活动,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小椅子上,不讲话,也不参与活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离开妈妈我不怕:新生入园焦虑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分离焦虑是幼儿内心冲突的产物,是幼儿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情绪.分离焦虑是焦虑的一种,通常出现在与家长、与所爱和依赖的人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分离焦虑是刚入园的孩子常见的现象,是小班新入园幼儿大的心理障碍,是孩子、家长、老师面临的难题.孩子哭闹、厌食、摔东西、尿裤子甚至生病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常常让家长心疼不己,让老师筋疲力尽.其主要原因就是幼儿对幼儿园环境、老师不熟悉,从而产生一种极大地不安全感和恐惧心理,这是每个入园孩子必然经历的情绪反应.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入园焦虑?怎样才能更好地克服入园焦虑呢?于是,我选择了我班幼儿昱昱这个较为突出的典型做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分析.

    作者:于志华;王金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劳动光荣: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探索

    高尔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文化知识的源泉,也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欧文则说:“完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劳动能够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吗?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陶行知、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他们认为劳动能够提高被教育者的工作能力,培养他们的美好感情,更重要的是劳动能够使孩子懂得劳动之宝贵.

    作者:金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案例:大班“有趣的种植”课程叙事

    一、背景午餐时,孩子们看到碗里的萝卜红烧肉,一个个皱起眉头、撅起小嘴,嚷嚷着说:“老师,我讨厌吃萝卜了”,“老师,我不喜欢闻萝卜的味道”……望着孩子们不喜欢吃萝卜的神情,听着孩子们孩子们不喜欢吃萝卜的声音,我陷入了深思……怎样让孩子们喜爱上吃萝卜呢?二、分析我们都知道萝卜是一种普通而且幼儿也比较熟悉的蔬菜,在秋天,萝卜在农村随处可见,萝卜的品种非常多,营养丰富,吃法更繁多.面对着有着“小人参”美称的萝卜,孩子们竟然不喜欢吃它,更不了解萝卜那繁多的吃法和丰富的营养.

    作者:顾楠;周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如何在幼儿种植活动中融入科学教育

    幼儿园开展幼儿科学教育、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有多种渠道,开展科学种植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幼儿园种植活动的科学性,我们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以中大班幼儿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科学种植活动,作为进行幼儿科学教育的一项内容,培养幼儿爱科学的兴趣与情感.

    作者:于国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科学活动:好玩的陀螺

    设计意图:陀螺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玩具,手动的、上弦的、抽动的都深得孩子的喜爱,即使是一些简单的自制陀螺也常常让孩子们玩的乐此不疲.为此,我设计了科学活动——好玩的陀螺,让幼儿在熟悉的玩具中通过做一做、玩一玩、说一说,自主发现陀螺旋转时有趣的现象,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体验自主发现的乐趣,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发现陀螺旋转时面上图案与色彩的变化.

    作者:徐雪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艺术活动:邮票

    设计意图:如今的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写信的互通方式已被人们渐渐忘记.对现在的孩子而言,邮票是个陌生的东西,而这小小邮票的作用他们也是全然不知的,至于邮票的精美孩子们更是不了解.因此,我设计了“邮票”这节陶艺课,为的是让生活在现代技术环境中的孩子们能了解写信是人们之间好的沟通,而小小的邮票是有如此不平凡的作用,唤醒我们对曾经心与心的真诚交流的怀念.

    作者: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游戏化背景下的课程与区域游戏结合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了“游戏的重要性”;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隶属于课程的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每天两小时的区域游戏时间中,如何更好地将课程实施与区域游戏结合起来、发挥区域游戏的游戏作用、促进幼儿向高水平的游戏状态发展是我们一线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高玉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材有大用:自制体育器械的有效运用

    伴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孩子们手持自制的体育器械乐玩,老师们乐教,家长们乐谈,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就是全园师生围绕自制体育器械“玩”得不亦乐乎的时段,自制体育器械己然成为我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如何充分发挥自制体育器械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将是我们研究的重难点.本文结合器械分类与选择、时间与场地、游戏与评价、维护增补等七个方面简议自制体育器械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作者:罗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6.68万所,在园幼儿3424.45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149.60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2.3%.显然幼儿园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幼儿的教育需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面对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探索不同培养方向和岗位的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加强并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托幼机构的质量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率,尤其是提高学生适宜的就业率和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陶秋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利用生态资源开展幼儿园园本语言教学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说明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会给幼儿知识经验的构建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作者:贾佳;陈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解读·陪伴:以房树人测验为载体的幼儿心理疏导方法

    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能够反映出孩子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因此,本文侧重从巴克的“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入手,解读幼儿绘画“房树人”中的信息,获悉孩子目前的认知、情绪状态等大量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信息,从而帮助幼儿解决情感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下面我将从投射测验解读、疏导、收获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作者:董少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艺术活动:回族美食羊肉串

    设计意图: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羊肉串是回族美食之一,幼儿对羊肉串也十分喜欢.由于小班孩子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但对泥工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设计此活动,意欲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对回族美食有初步的了解.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艺术活动:事物想象画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已对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比较熟悉,选择本节内容,意在借助利用本土材料树叶、花叶、花瓣等材料,让幼儿在观察、想象、操作粘贴的一系列活动中,借助不同形状的材料生动形象地表现动物的形态特征、从中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及愉快动手的创造能力,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幼儿感受创作的成功及乐趣.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从安全的角度谈师幼的合理站位

    近年来踩踏事件时有发生.预防踩踏事件,应从内、外因两方面着手.我认为杜绝内因须帮助人们树立“安全站位意识”,让每个人内心自然生发出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选择安全站立点的需求与愿望,自觉遵守规则;外因方面,突发状况引发的恐慌通常是踩踏事件的导火索,只要人们保持相互间科学、合理的安全间距,紧急情况出现时能有余地躲避、相互扶助,就能镇定地选择安全站立点,踩踏事件自然无从肇始.

    作者:张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救救毛毛虫:小小班幼儿挑食案例分析

    幼儿挑食问题普遍存在,解决幼儿挑食的方方也多种多样.在设计幼儿挑食矫正方案时,幼儿年龄特征是重要的参考项,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其心理年龄特征思考幼儿针对性的矫正方案.下面如实记录了一则小小班幼儿挑食矫正案例,该案例充分说明了在挑食矫正问题上应充分尊重幼儿年龄特征的重要性.轩仔是班里挑食现象严重的一位幼儿.入园两个月来,轩仔只愿意吃馒头和小花卷,偶尔愿意吃一点白米饭,稀饭、汤、各种菜绝对不肯尝一口.两个月来我从未间断对轩仔挑食问题的思考,一直在寻求有效的方案,但两个月的尝试收效甚微.

    作者:张绚;李晓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巧手扮靓墙壁艺术特色满园(1)

    为了让墙壁发挥育人功能,突出文化特色,努力打造环境育人的楼道特色文化,八五六农场幼儿园结合“健康、文明、阳光、书香”四要素,制作各种原生态、民族风、绿色环保的作品.粘贴在走廊、楼梯的墙壁上,让每一面墙壁富有丰富的生活内涵、充满儒雅的文化韵味,形成了靓丽的走廊文化.生动美观的主题墙,即()够给幼儿有关色彩、构图等因素的()美体验,又能延伸孩子对于各种知识技能的兴趣,还能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

    作者:何峰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师,我自己来

    区角活动中,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忽然,“哐当”一声,娃娃家的桌子倒了,我一个箭步冲过去,打算扶起桌子——因为那个桌子腿儿本来就有点问题,立不稳,所以孩子们很难将它搞定,每次都是请他们的“孩子王”老师来帮忙.然而这一次,出乎我的意料,海林小朋友大胆地阻止了我:“老师,我自己能把它扶起来.”紧接着娃娃家的其他几个小朋友也都涌了上来,“老师,让我来吧”“老师,我也可以”“我也来帮忙”……我没有说话,微笑着站起来,想看看这帮小家伙怎么把桌子扶起来!当然,对他们来说有些棘手,因为桌子本身不稳的缘故.

    作者:刘建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