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麻素注射液注射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30例体会

康平

关键词:天麻素注射液, 风池穴, 椎动脉型颈椎病
摘要:探讨天麻素注射液注射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30例,患者疗效肯定,方法简单,痛苦小,充分发挥药穴的联合作用,体现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简、便、廉、验的优势.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深度的探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深度.方法:随机将52例胸外科病者分组:1胸外科组(26例)与2胸外科组(26例),1胸外科组行单纯全身麻醉,2胸外科组行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2胸外科组诱导之后的各个时间点的HR、Dp、Sp值比诱导之前明显要低,P<0.05,1胸外科组之中的HR、Dp、Sp于强刺激时点(切皮时期、插管时期以及拔管时期、术中时期)的数值都比诱导之前要高,P<0.05.2胸外科组的指标情况比1胸外科组好,P<0.05.1胸外科组的BIS参数比2胸外科组高,P<0.05.结论:和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深度相对更好.

    作者:李大茂;李勃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智颗粒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和研究天智颗粒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7月-2013年5月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智颗粒,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天智颗粒应用于脑梗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降低神经系统的损伤,促进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快速恢复,并且患者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琼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时期公安边防部队官兵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犯罪案件也逐步高发,执法执勤的难度加大,导致边防官兵心理压力增大,多种心理问题层多.因此缓解官兵的心理压力、促进官兵的心理健康、促进警营和谐成为现实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作者:徐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107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对口腔的危害,探讨防治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到5月之间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患10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患者年龄为18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32±2.6岁,其中女性患者65例,男性患者42例.对患者要求正确处理口腔卫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修复治疗.结果:通过临床分析,使用去冠钳对107例患者进行活修复体的拆除取得很好的效果.随后对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并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使用去冠钳对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进行医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朱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救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急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预后情况.结果:预后情况对比,观察组徐心率外,其他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X2 =9.2803,P=0.0023).结论:对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而言,急救护理较常规护理更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唐雪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督灸治疗风寒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督灸治疗风寒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中医督脉脊拄段施以“隔药发泡灸法”的特殊外治方法.结果:共100例,其中优32%,良61.4%,差6.6%.总有效率为93.4%.结论:督灸是治疗风寒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王德贞;郑秀青;徐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相关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56例R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经CTX冲击疗法治疗后,随访2-3年,43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总有效率94.64%.治疗过程中,10例患者轻度脱发,3例出现一过性的白细胞下降,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症状消失.结论:CTX冲击疗法配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反应,增强患者依从性,强化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念,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许秋俊;杨冰;马勤;赵雪勤;温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的上肢长骨干骨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石膏固定以及夹板联合石膏固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上肢长骨干骨折患者疾病情况均有改善,且石膏联合夹板组中患者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对上肢长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石膏联合夹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漆文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室再生器械的质量管理探析

    质量对于一个医院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医院的质量.为了确保给临床科室提供的是无菌的合格物品,必须通过不断地改进工作确保流程的规范,做好再生器械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再生器械的质量必须做好器械物品的准备,根据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可能出现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革.

    作者:龚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龄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对高龄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龄妇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结合患者的生理、心理等综合情况,以科学理论与医学实践为指导,以患者为围绕中心,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开展产后避孕宣教对流动人口产后意外妊娠的影响

    目的:研究医院开展产后避孕宣教对流动人口产后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685例流动人口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785例和对照组900例,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试验组在产后42d由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的避孕宣教.随访两组产后避孕及意外妊娠情况.结果:截止产后15个月,试验组避孕措施使用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7.7%,P<0.05;试验组产后12个月意外妊娠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9.8%,P<0.05.结论:医院通过开展系统、科学的产后避孕宣教,可明显促进流动人口产后使用避孕措施,降低意外妊娠率.

    作者:米娜·叶留汗;贾新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20例手足口病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120例手足口病患儿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做出了回顾性分析,这120例患儿住院期间都做了C反应蛋白测定,把这120例患儿归为患儿组,并选取120例健康儿童做C反应蛋白测定,把这120例健康儿童归为健康组,分析对比两组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中单纯手足口病的患儿的CRP正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轻度升高,合并心肌炎患儿的CRP明显较高,患儿组的CR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儿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有利于诊断手足口病是否合并有其他感染,及早合理联用抗菌药物.

    作者:零培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伴发抑郁、焦虑的心律失常患者睡眠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伴发抑郁、焦虑的心律失常患者睡眠与心律失常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正常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不伴焦虑或押郁心律失常患者50例为病例组,伴焦虑及P<0心律失常患者为共病组.对三组人员睡眠以及心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病例组患者的心律失常以及睡眠情况较差,而共病组患者情况更差,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伴有抑郁、焦虑情况使得其睡眠以及心律失常情况较为严重,应给予相应临床措施从而改善疾病情况.

    作者:梁峰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盐酸羟考酮所致便秘的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减轻盐酸羟考酮所致使秘的效果.方法:将46例使用盐酸羟考酮的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了常规的护理方法外,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盐酸羟考酮所引起的便秘.

    作者:庞自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期间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期间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在卧床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卧床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期间的临床护理中,提高了临床护理的安全性及患者功能锻炼的积极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易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狭窄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会导致局部脑血流灌注不足或血栓形成,患者表现为头晕、肢体瘫痪,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主要病因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先天畸形、外伤、炎症、肿瘤、动脉瘤和手术损伤等.既往经典治疗方法是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仍有较高的卒中率.传统的治疗手段对于重度脑缺血的患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介入治疗因其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并发症低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颅内支架的出现使急诊溶栓后直接安放支架治疗狭窄成为可能,特别是新型血管内支架的应用,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围手术期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常连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治疗后显效32例、有效8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拉嗪缓较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轻围,疗效较好,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作者:魏晨曦;杨东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艾滋病婚内传播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艾滋病在家庭内、夫妻间传播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以1996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的艾滋病双阳家庭作为本组调查的对象,分析艾滋病在婚内传播的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结果:截止至2013年9月底,晋宁县内共检查出艾滋病双阳家庭101对,其中由吸毒人员经性活动传播给对方的59对;男方吸毒女方卖淫1对;有婚外性行为经婚姻关系传播对方的42对.引起子女感染的12对共13例.结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注射毒品和异性传播为主,在双阳家庭中,通过夫妻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而且严重威胁察庭中其他成员尤其是子女的健康,因此艾滋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加强预防措施,避免HIV在家庭成员内传播.

    作者:凌会;凌英;沈汉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胎盘滞留74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和正确处理胎盘滞留的方法,有效减少产后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74例胎盘滞留的临床资料,胎盘剥离后滞留9例;麻醉下取出嵌顿胎盘2例;徒手剥离胎盘成功30例;麻醉下剥离胎盘28例;胎盘植入5例,保守成功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结果:在74例胎盘滞留患者中,58例有宫腔手术史,其中不足一年妊娠32例,连续做两次人流的28例,3次的9例,术后宫腔继续出血2例,无死亡病例,7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胎盘滞留与宫腔手术增多有密切关系,为减少此病的发生,应积极指导应用避孕法.根据胎盘滞留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王海霞;贾云昀;李全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癌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胃癌出血的术后急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收治的胃癌术后并发出血的病人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讨论胃癌术后出血病人的手术时机及诊治方法.结果:术后近期无再出血,无近期死亡,无并发症;12例得到随访6个月~3年,无远期出血发生.结论:胃癌术后合并出血是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种少见原因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经短期内科治疗,如效果欠佳,即可手术.术中视病变而采取一定的手术方式.术后综合治疗,亦能取得满意效果.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常常能经过保守治疗得以治愈,对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大出血患者,则应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梁德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