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于肿瘤化疗病人心理失衡原因及身心护理分析

郑志

关键词:肿瘤化疗, 心理失衡, 身心护理
摘要:为了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常常需要采用化疗的办法.其中所使用到的化疗药物,可以有效的将肿瘤细胞消灭,并相应的延长患者的寿命.但是,化疗药物一般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大,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导致患者出现一些恐惧、愤怒、绝望等一些异常的情绪.这些情绪的产生,会严重的抑制机体的免疫识别和监视,导致患者病情的恶化,使的化疗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其所具有的作用.因此,针对肿瘤患者的这种心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只有注重他们的身心护理,保证他们的身心状况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从而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放置吉妮IUD147例临床观察

    通过放置吉妮IUD147例一年的临床观察显示新型的吉妮IUD续用率高,年续用率93%,脱落率低仅为1.36%,妊娠率为0,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剖宫手术后、宫腔偏大、带器妊娠、宫口松、反复脱环者.

    作者:陈伏兰;潘小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时期公安边防部队官兵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犯罪案件也逐步高发,执法执勤的难度加大,导致边防官兵心理压力增大,多种心理问题层多.因此缓解官兵的心理压力、促进官兵的心理健康、促进警营和谐成为现实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作者:徐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的评估情况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提高人口整体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的作用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国关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相关要求,对我县3969对夫妇在孕前使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来进行检查登记,所有检查者的记录册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工作者来填写,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检查项目中,男女均存在异常情况,其中有1035例为高风险人群,女性715例,男性320例,女性存在高风险的人数明显多于男性.结论:在所有检查项目中,存在异常情况的人数相对较多,高风险人群占到了13.04%,妊娠高风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生儿出现缺陷,为了降低孕妇受到妊娠前高风险因素的影响,就必须强化孕前优生保健知识的教育与宣传,鼓励计划怀孕夫妇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对提高人口整体素质、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对其进行大范围推广.

    作者:汪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哌替啶与异丙嗪配伍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哌替啶与异丙嗪配伍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无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康中心从2012年1月到2013年8月门诊的自愿要求人工流产1 60例人工流产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80例,患者术前2小时阴道上米索前列醇400ug后接受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注射用水2ml静脉推注治疗,患者无痛觉状态后,用药后约5-10分钟起效,手术治疗;对照组80例,患者主要接受米索前列醇引道上药2小时后常规实行手术,经过相同手术治疗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人工流产手术均顺利,观察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哌替啶+异丙嗪静脉推注用于人工流产无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尤其是基层医院.

    作者:齐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早产儿静脉高营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早产儿静脉高营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科对13例早产儿实施静脉高营养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科13例患儿经过实施静脉高营养治疗,住院期间患儿体重平均增长100g-500g,平均住院天数12天,其中1例患儿发生静脉炎,经及时预防和处理后患儿症状改善.结论:对早产儿实施静脉高营养治疗,可使早产儿体重增加,从而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促进生长发育,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谷富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绝对卧床休息是腰痛病的“第一”治疗方法

    本文就绝对卧床休息是腰痛病的“第一”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说明可以对椎管内的软组织,起到缓解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作用.

    作者:邓麒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

    本文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见问题并探寻相应护理措施.本文研究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和访谈调查法,总结了常见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可行的护理措施.综合来看,几种常见问题均可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提前预防和事后控制.

    作者:孙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文章对PICC尖端位置范围以及导管尖端的位置变化进行了阐述,分析了PICC置管定位,并为了更好的进行定位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作者:黄丽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待产过程中有效沟通技巧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产妇对助产士的综合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助产士从单纯的接生和执行医嘱转向综合考虑服务对象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要求.产房工作对象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产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在国内各地医院和科室中均居首位.作为一个高风险的特殊科室,助产士对产妇从待产到生产每个环节都关系着母婴安危,同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规范的沟通,对患者的生产经历将起到药物所达不到的作用.因此,助产士要在工作中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真诚平等、耐心、细心的对待患者,及时有效沟通,掌握病人思想动态,消除病人恐惧和焦虑情绪,终达到母婴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的目的.通过有效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医疗护理计划,对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病人手术的护理探讨

    老年病人的手术护理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手术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的心理疏导和疾病预防,手术后的全面细致护理以及手术病情稳定后的心理护理.

    作者:宋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采血法的探讨和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采血的穿刺方法、采血,介绍其优点,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方法:对1707例进行过静脉采血的小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结果:第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9%,避免了因采血量不足而影响的化验结果,降低了穿刺并发症,减轻了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采血法在众多采血方法中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作者:曹万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养

    目的:建设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护理师资队伍,培养德才兼备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加强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学习,采取“教”、“学”双向考评等活动进行选拔与培养.结果:培养出一批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临床带教老师.结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加强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学习,采取“教”、“学”双向考评等活动进行选拔与培养效果良好.

    作者:郭翠英;李彩;张皎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107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对口腔的危害,探讨防治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到5月之间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患10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患者年龄为18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32±2.6岁,其中女性患者65例,男性患者42例.对患者要求正确处理口腔卫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修复治疗.结果:通过临床分析,使用去冠钳对107例患者进行活修复体的拆除取得很好的效果.随后对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并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使用去冠钳对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进行医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朱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磁敏感成像技术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礠敏感成像技术检测治疗颅脑疾病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颅脑疾病患者49例,对患者采用礠敏感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常规的MRI成像技术对比,探讨礠敏感成像技术在诊治颅脑疾病的临床作用.结果:与传统成像检查相比,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将患者的颅内异常出血灶以及血管异常等情况更清楚地显示出来.本组49例患者中,11例脑外伤,10例血管异常,12例脑梗死,12例脑出血,4例帕金森病.结论:礠敏感加权成像能够清晰的检测出颅脑疾病患者颅内出血、颅内血管异常等病征,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徐嗣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几点体会

    目的:静脉输液是基层医疗单位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给药途径,也是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乐于接受,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患者对医院医疗质量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习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4月~2013年6月92例进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借助综合护理干预措施)46例,对照组(借助常规护理干预措施)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情况、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Glasgow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更少,Barthel指数与Glasgow评分更高,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减少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上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明确重症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对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入院治疗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且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病情重且复杂,较难治愈.结论: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以正确使用抗生素为治疗的关键,针对致病菌选药,重症联合用药,尽量选用作用快、毒性小的药物.

    作者:钟先云;樊勇;江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评价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国产品治疗中、重度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国产治疗中度、重度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儿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注射进口头孢唑肟,观察组则给与国产注射用头孢唑肟,剂量均按体重一次50mg/kg,每6-8小时1次.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06%和92.18%;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3.12%、4.68%,各项数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在治疗中、重度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中临床效果较好,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其安全性与进口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相当.

    作者:雷新峰;贺金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旋入式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旋入式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探求更好的治疗股骨骨折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间入我院住院的19例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病例,与22例行加压钢板治疗的股骨骨折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旋入式髓内钉治疗的病人,全部达到临床愈合,无感染病例、未发生延迟和不愈合,无髓内钉断裂和再骨折发生;行旋入式髓内钉治疗的病人,愈合时间比加压钢板治疗的病人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旋入式髓内钉的疗效明显优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固定效果更显著,住院时间短且骨折恢复快的特点.

    作者:黄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使用治疗宫外孕的两种方法即将开腹治疗与腹腔镜治疗的方法和疗效做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宫外孕的患者,将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宫外孕患者中的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且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两组进行比较.必然的,实施腹腔镜组的患者除了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外还要进行切除术;然而开腹组患者则只需要常规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腹腔镜组除了在手术时间方面存在差距外,其他各项指标明显的比开腹腔存在优势.结论;创伤小、恢复快是腹腔镜手术具有的优点,所以,只要是患者能够接受,医生人员会建议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并且保证在对患者造成小伤害的同时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