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食品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体会

张平;施东进

关键词:
摘要:基层开展卫生监督工作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开展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就更难了,但是我们还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工作.
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海淀区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结果分析

    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海滨区卫生监督所在重点管理的131家托幼机构食堂开展了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于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开展结果展开探讨.

    作者:吴晓东;赵景石;徐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台州市椒江区1999-2004年性病流行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性病发病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我区性病的发病趋势,现对1999~2004年的性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张雪平;徐菊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42例临床分析

    腔隙性脑梗塞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随着CT和MR的广泛使用,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将临床所见42例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HACCP系统在火腿肠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HACCP系统控制火腿肠的卫生质量.方法选择一大型肉类联合加工厂的火腿肠产品为对象,在GMP、SSOP的基础上应用HACCP原理,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对HACCP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火腿肠生产的关键控制点有两个:挤馅、高温灭菌,实施HACCP系统后,产品合格率由88.33%升高到98.33%.结论HACCP系统优越于传统监督管理方法,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能有效地、大限度地控制产品卫生质量,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郑云庭;王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45例高热惊厥的临床分析

    高热惊厥(FC)是小儿惊厥常见的原因,约3%~4%小儿有过高热惊厥.临床一般分为单纯性与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类,单纯性(SFC)特点为:(1)多见于6个月~4岁小儿;(2)在发热早期24小时之内,惊厥出现在体温急骤升高之际,一般体温达39℃以上时发生惊厥;(3)发作时间短暂,约数十秒至数分钟,极少超过10分钟;(4)在一次发热性疾病中多数仅发作一次;(5)发作类型多为全身性、对称性强直-阵挛性抽搐;(6)惊厥前无神经系统异常,抽搐后意识恢复快;(7)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正常;(8)家庭成员中有热惊厥发生;(9)预后良好.复杂性(CFC)特点为:(1)发病年龄不定,可在1~6个月或6岁以后;(2)惊厥可出现在发热的任何时间内,中至低度热时也常诱发惊厥;(3)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常超过15分钟;(4)常在一次发热性疾病中反复发作;(5)惊厥多型,多为明显不对称的局限性发作;(6)可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7)热退一月后脑电图可有异常;(8)近亲中癫痫发病率高;(9)预后较差,发展为癫痫的机会多(1).多数国家报告儿童期发病率亦为2%~5%,有关该病的预后与复发因素,是儿科医生及患儿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45例热性惊厥患儿的有关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郭桂英;于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关于卫生举报投诉案件分类和定性问题的探讨

    有关卫生问题的群众举报投诉案件涉及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以及医政等各个方面.在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实践中,将群众反映到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的卫生案件进行科学系统地分类和准确无误地定性对于搞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此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认为有关卫生问题的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应当明确地划分为群众举报案件和群众投诉案件两类,并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定性为三种不同情况.

    作者:王立红;郑治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清热利湿法在皮肤科应用举隅

    在皮肤科疾病中,辨证使用中医药治疗,丰富了治疗手段,疗效也很显著,其中在皮肤病的急性期,清热利湿使用较多,现举例报导如下:

    作者:武风喜;韩晨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颈部气管食管断裂伤2例

    1病例1患者男26岁,被人砍伤颈部致气管食管断裂6小时入院.查:BP85/60mmHg、颈前横行伤口长8厘米,气管自环状软骨下段裂,断端分离约4厘米,同部位食管断裂,仅后部部分纤维膜相连,粘膜水肿重.甲状腺上极部分损伤,于4、5气管环处行气管切开插管、全麻下清创止血,置胃管后,1号丝线行食管粘膜对端外翻吻合,间断缝合肌层、纤维膜加强包盖.气管断端以4号线间断全层吻合,腔外打结,以周围软组织覆盖气管及食管吻合口,于气管食管两侧放置胶片引流各一根,颈部前屈固定两周,术后24小时自胃管内注入要素膳.5天现切口左缘感染,敞开切口2厘米引流,并经口进食.术后7天试堵气管插管成功并拔除.8天现食管瘘征象,鼓励患者进食换药抗炎治疗7天后瘘口闭合,患者声哑,随访半年后发声正常.

    作者:顾春雷;于增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降脂饮治疗高脂血症90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脂肪肝病人越来越多,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杀手.近三年来,我们用降脂饮治疗了90例高脂血症患者,其中含43例脂肪肝患者,收到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淑荣;张芬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河北省艾滋病综合治示范区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目的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宣传与咨询工作并对效果进行评价,为以后开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省五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群众的艾滋病防治知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宣传咨询前后群众知晓率均有明显差异,P<0.01;宣传咨询前各示范区艾滋病知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霸州市与永清县的知晓率存在显著差异,宣传咨询后各示范区知晓率无显著差异,P=0.584.结论应该积极开展有关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宣传与咨询活动,提高人们对艾滋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作者:赵丽娟;唐龙妹;韩长城;李晓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安次区农村食品市场食品抽检监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区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督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方法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在食品经营单位现场取样,检验方法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结果共抽检样品387份,合格样品229份,合格率为59.2%;不合格样品158份,占40.8%.结论目前我区农村食品市场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食品的合格率较低,应该引起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冬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初治涂阳肺结核应用三组短化方案治疗疗效观察

    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疗的基础,而化疗是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我们应用三组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弭凤玲;张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儿黄疸37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这不仅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大部分健康新生儿生后可有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称生理性黄疸,而且因为只有在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增高,特别是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直接威胁小儿生命或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1],故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治很重要.我院从1999年1月-2000年3月共收治住院新生儿黄疸37例,发病率占住院新生儿的25.5%,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泉;郭桂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起严重慢性正己烷中毒事故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某电子公司生产环境中的正己烷浓度进行检测,了解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接触正己烷作业工人进行神经系统检查、神经肌电图检查和尿2,5-己二酮测定.结果作业环境车间空气中正己烷平均浓度为450.23mg/m3,工人平均年龄为21.5岁,接毒工龄平均为2.5年,引起严重慢性职业性正己烷中毒93例.结论长期接触空气浓度超标的正己烷,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可导致作业工人职业性中毒.

    作者:善金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行政许可法》实施后疾控中心开展检验工作的探讨

    <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基层的疾控机构怎样开展技术服务性的检测检验工作,以能获得自身的发展?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同商榷,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作者:何祥林;何静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上海市2004年采供血机构监督检查结果分析

    为加强采供血机构的卫生监督,预防、控制血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上海市2004年采供血机构监督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采供血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采供血机构布局不合理、污水及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日常管理未落实及工作人员职业防护不到位等,在部分卫生方面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医疗机构血库也存在明显差异.加强采供血机构的管理,必须强化规范管理,坚持整顿和建设并举,不断加强采供血机构的质量管理培训,加大监督力度,以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作者:郑朝军;顾爱清;顾雅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现状

    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4].鉴于保健食品的定义可以看出,保健食品既有食品的一般特性,又具有特定的功能,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类特殊食品[10].有关文献中又将保健食品归类为具有特征性的现代食品即疫苗食品、仿生模拟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等四类食品中的一类[11].鉴于保健食品的特殊性,作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卫生管理中即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国家为加强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先后制定出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作为全国卫生行政部门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监督管理的依据.本文就我国保健食品生产卫生监督管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钟辉;沈伏;孙磊兵;石马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东安县1995-2003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995-2003年我县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420例,发病率在2.59-26.32/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8.06/10万,位居传染病发病率的前五位,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宏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黑龙江省大型会议和重要领导人餐检工作的问题和对策

    本文描述了当前黑龙江省大型会议和重要领导人餐检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作者:范葆荣;李瑞松;全国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004年居民食用盐加碘情况调查

    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碘缺乏病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中碘的不足,因此检查加碘地区的食盐含碘量在碘缺乏病中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准确了解居民食用碘盐情况,消除碘缺乏病,我区开展了对居民食盐含碘量的调查监测.

    作者:杨慧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杂志

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华北卫生监督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