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荫;张洋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病死率高,目前在我国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加强艾滋病在医院中的预防控制十分必要.我院2000年6月~2002年11月送检抗-HIV血清标本3046份,可疑阳性(初筛)20份,经卫生部批准的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阳性4份.现将预防控制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杨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含氯消毒剂在医院应用非常广泛,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使用后的消毒、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初步处理、病人污染物及疫源地的消毒,出院病人用物及环境的消毒等.
作者:肖丽华;麦艳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对新生儿病房实施系统化管理,把严格考核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强细菌学监测、改进新生儿病房基础建设、强化各个环节管理监控、定期评价管理效果等作为系统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总结完善管理方法.结果通过对2000年1月~2002年6月医院感染率、感染病例漏报率、监测合格率进行同期对比,表明对新生儿病房的系统化管理后,提高了医护人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改进薄弱环节,从而降低了感染率.结论加强系统化医院感染管理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金红;张富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感染性腹泻是临床发病率高的传染病.本文着重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病原体检测、治疗以及亟待更新的认识等方面介绍感染性腹泻研究中的有关进展,以促进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李成忠;汪伟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12月住院患者病历7047份,对2001年的全院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01年医院感染率为5.54%,例次感染率为5.95%,病原菌中真菌的比例明显增高.结论要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工作.
作者:何小慧;吴剑萍;邱燕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0年收治的1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发生率为22.58%,明显高于我国平均医院感染率8.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常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血糖水平高、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年龄大、住院时间长是感染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宜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测和预防.
作者:罗发枢;袁晓英;陈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掌握医院细菌谱及其耐药性,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临床分离的607株细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共送检标本2333份,分离菌株607株,阳性率26.0%,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1.7%,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占46.9%,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菌属多见,真菌占1.3%,以白色念珠菌多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12.1%肠球菌耐万古霉素.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80%以上,对三代头孢中有的已呈较高的耐药率,对大多数细菌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革兰阳性球菌导致的感染有增长趋势;应强调根据细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王江桥;巫雪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对改用安德烈指示剂的新型O-F糖微量管评价.方法对62株肠杆菌科细菌、38株非发酵菌用传统法O-F糖管、市售O-F糖微量管、常量新型O-F糖管及新型O-F糖微量管4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传统法O-F糖管,发酵型菌62株阳性符合率100%,氧化型菌34株阳性符合率73.5%,不分解糖非发酵菌4株菌均为阴性.市售O-F糖微量管,发酵型菌和不分解糖菌的阳性符合率与传统法相同,仅氧化型菌34株阳性符合率较传统法稍高,为82.4%.常量新型O-F糖管及新型O-F糖微量管法结果完全一致,发酵型菌62株阳性符合率为100%,非发酵菌34株阳性符合率为100%,不分解糖4株符合率为100%.结论新型O-F糖微量管法,阴性时为白色或淡粉色,分解糖产酸时变为红色,颜色反应稳定,阴性与阳性对比明显,结果准确,容易观察,体积小,且糖管两端密封,可长期室温保存,是鉴定非发酵菌较为理想的O-F培养基.
作者:邹凤梅;张俭;魏莲花;刘刚;张新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引起重视,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医院干部病房60岁以上410份出院病历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感染76例次占18.5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占46.06%;其次是皮肤软组织占15.79%,泌尿道占11.84%.结论医院感染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同时存在着多种慢性病等因素有关.
作者:罗发枢;李庆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剖胸术后切口感染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以胸外科剖胸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病例对照分析方法,将病人分为单纯切口感染组(感染组)和切口Ⅰ 期愈合组(对照组),各15例;分别记录两组术后第5天血清蛋白定量和累计氮平衡;统计数据以t检验处理.结果感染组血清蛋白各指标均数都低于对照组,其中总蛋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661,P<0.05),白蛋白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性(t=3.289,P<0.01),前白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435,P>0.05),转铁蛋白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2.575,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术后5d累积氮平衡分别为(-24.57±11.43)g和(-18.45±9.19)g,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2.416,P<0.05).结论剖胸术后营养状况与切口感染有密切的相关性,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在预防切口感染中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江燕;李勇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烟曲霉菌是多种医源性因素导致的机会性严重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烟曲霉菌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烟曲霉菌的相关研究,正逐步深入.本文就烟曲霉菌的性状、烟曲霉菌病的分类及相关临床症状和烟曲霉菌病的一些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华;钟晓祝;车小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抗生素临床应用以来,在各种感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抗生素长期广泛地使用,使患者机体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增加了二重感染的易感性;同时,也促进了耐药菌株的产生.我院对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以总结经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邢金陵;王丽莉;邢金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手术后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对胸外科137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三切口手术者大于二切口和一切口手术者;手术时间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性别和年龄与医院感染关系不大.结论侵袭性操作、手术时间长、免疫力低下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作者:周艳华;欧阳立志;陈小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提高晋安区各医院消毒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机会.方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结果对11家医院2次监测总合格率为78.2%.下半年紫外线灯合格率比上半年高.2个二乙级医院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比乡级医院高.结论加强医院自身管理和监测是提高医院消毒效果的重要手段.防疫站对医院的消毒效果监测,有利于提高医院消毒质量.
作者:陈魁钺;宫慰;郑金珠;冯羯亮;张昌庚;程生英;张宏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监测本院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阳性率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API系统,使用ATB Expressin系统,鉴定出革兰阴性杆菌383株.体外药敏试验采用K-B法,双纸片协同检测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株产ESBLs检出率18.27%、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28.99%;粘质沙雷菌、阴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7.78%、44.00%、28.07%、55.10%和88.24%.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间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比较,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耐药率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ESBLs细菌是造成本院严重的多重耐药菌的主要原因,多数细菌的产ESBLs率高于文献报道,而广谱、高效的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是导致革兰阴性杆菌产生ESBLs变异株.
作者:徐镛男;王玉春;张云;李林;文鸣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次性医疗用品越来越受广大医务人员和病人的青睐.它使用方便,既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又能节省人力、物力.目前常用的有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导尿管、鼻导管、采血针、加液泵、静脉留置针、手套等.但由于部分厂家消毒不严格、质量不过关,各医疗单位使用前均要检测细菌、内毒素等.以下浅谈几点综合检测的优点和体会.
作者:郑粦英;杨一丽;庄梅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工作人员手部清洁用的洗手皂、消毒剂和擦手巾的有效、方便可行的方法.方法对15个病区随机分组进行洗手皂(固体肥皂、液体肥皂)清洁手部效果对比,消毒剂(洛本清泡沫剂、0.5%洗必泰乙醇、0.2%过氧乙酸毛巾)消毒手部效果对比,擦手巾(小毛巾、纸巾)的含菌量等进行细菌学检测和成本核算对照.结果液体肥皂和固体肥皂洗手后平均菌落数分别为0.32和9.31(t=5.05,P<0.001);洛本清泡沫剂、洗必泰乙醇和过氧乙酸湿毛巾杀菌率分别为89.1%、87.8%和98.5%(t=0.06,P>0.05;t=0.91,P>0.05);小毛巾、纸巾擦手后的含菌量分别为0.16CFU/cm2和0.12CFU/cm2.结论使用液体肥皂较固体肥皂除菌效果好,临床科室比较接受洗必泰乙醇作为手部快速消毒剂和使用纸巾来擦干手,其消毒效果和成本均为佳.
作者:周惠联;何少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呈上升趋势.因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受到临床高度重视[1].现将我院2002年2月~2002年6月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亮;李静玫;黄乐为;卢巍;齐玉和;蔡为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癫疒间患儿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状况.方法选择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996年~2000年住院癫疒间患儿292例为研究对象,设医院感染者为病例组,无医院感染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癫疒间患儿医院感染率高达39.04%.医院感染患儿平均住院日增加8.23d;医院感染患儿的医疗费用是无医院感染患儿的1.72倍,每个医院感染患儿医疗费用平均增加1779.79元;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者医疗费用高,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者、泌尿道感染者.结论癫疒间是儿科病房好发医院感染的基础病.医院感染导致癫疒间患儿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医疗费用大幅增加.开展感染危险因素研究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许能锋;徐文体;黄永权;杨柳青;吴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医院感染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它不仅影响病人、家庭、社会,也造成经济方面的重大损失.消毒供应室负责监控全院无菌物品的发放及污染物品的处理,如果消毒供应室感染工作管理不善极易引起医院感染,故消毒供应室感染的监控与管理是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崔波;徐勤东;张静;郑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