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初诊高血压患者行为及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郑莉萍;魏施

关键词:健康体检, 高血压, 护理干预, 健康行为, 血压水平
摘要:目的 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行护理干预对其健康行为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160例,依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分别行3个月的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行为、血压水平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的评分(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护理前的水平(P<0.05);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行为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后的水平(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帮助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促进血压控制,且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针对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选取来我院就医的11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n=56)和对照组(n=56),给予实验组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对疾病了解率和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疾病了解率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5.0%,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5.99±5.24)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5.36±7.65)来说较短,P<0.05.结论 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吴海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对比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护理中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所具有的护理效果及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左心衰患者97例,依据患者及家属护理方法的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研究组48例.急诊期间对照组选取传统急诊护理,研究组选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血气监测指标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与研究组各观察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善明显且血气监测数值表现较好,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可配合治疗实现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及血气含量的有效改善,为患者急救效率的提升,提供护理基础.

    作者:陈品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至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有122例,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其中对常规组单纯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给予曲美他嗪+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CRP、ET-1、BNP水平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水平均无明显降低,且以实验组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TNF-α、IL-Iβ、TGF-β水平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常规组相比降低程度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曲美他嗪+琥珀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便于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值得采纳.

    作者:王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 研究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部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共计4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2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 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可以使患者出现先兆子痫、子痫的概率降低,新生儿的体重指标更高,评分更优,且每项研究内容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门诊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诊断而言,应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诊断与护理效果,并且患者的满意度也更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郑燕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初诊高血压患者行为及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行护理干预对其健康行为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160例,依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分别行3个月的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行为、血压水平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的评分(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护理前的水平(P<0.05);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行为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后的水平(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帮助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促进血压控制,且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郑莉萍;魏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选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干预措施不同分组:对照组(n=29)根据临床医师经验调节引流量、应用脱水剂,研究组(n=29)则予以持续监测颅内压,并据此调整引流量与脱水剂应用方案,就两组患者预后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术后死亡率6.9%低于对照组的27.6%(P<0.05);②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10.3%,低于对照组的34.5%(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并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借鉴.

    作者:汪黄美;胡玉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个体化护理干预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份至2018年2月份,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共6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参加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达标、用药完全依从率、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疾病管理督促、社交支持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疾病管理质量,获得患者的好评.

    作者:韦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观察培哚普利、美托洛尔片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培哚普利、美托洛尔片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然后随机分成两组,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36)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培哚普利、美托洛尔片联合螺内酯治疗组(治疗组18例),一组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片等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再住院情况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9%(16/18)显著高于对照组72.2%(13/18)(P<0.05),再住院率、死亡率33.3%(6/18)、5.6%(1/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5.6%(10/18)、16.7%(3/18)(P<0.05).结论 培哚普利、美托洛尔片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片等常规治疗好.

    作者:杨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硬化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此次研究分析在动脉硬化患者治疗中采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门诊动脉硬化患者,样本选取例数为80例,研究时间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之间,根据患者就诊前后顺序将8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采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并将其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斑块多个、斑块单个、颈动脉狭窄、TMT增厚等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相对而言明显低于常规组,并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并将其作为治疗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血脂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指标明显优异于对照组,并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并将其作为治疗安全性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明显较为优异,且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此次研究证实,在动脉硬化患者治疗中采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指标,为有效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秀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H型高血压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H型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文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延伸护理干预模式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延伸护理干预模式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62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1例:延伸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延伸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作者:张文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3例接受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53例患者中33例(62.26%)为前循环缺血,20例(37.74%)后循环缺血,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38例(71.70%),恢复不良15例(39.47%).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阻塞动脉血管开通及部分开通35例,完全闭塞18例,与治疗前完全闭塞2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5,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神经功能良好50例(94.34%),神经功能不良3例(5.66%),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x2=70.173,P<0.05).结论接受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显著效果,其中临床疗效判断指标可选用脑血管再通.

    作者:林燕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措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应用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4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n=57)、观察组(n=57),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情监护、症状控制、健康教育、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指导、院外指导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障碍、新发心律失常、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以及出院90日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冠心病护理质量.

    作者:魏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miRNAs与血管损伤及血管重塑

    血管损伤、血管重塑和血管生成是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血管功能紊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肺动脉高压(PAH).一些基因的表达在血管损伤和血管重塑过程中被发现存在动态调控的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miRNAs参与调控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型.在本综述当中,对现有的miRNAs在血管损伤、血管重塑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临床作用和疾病诊断上的意义做一综述.强调了miRNA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对miRNAs在血管疾病中的持续深入研究将对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洲成;桂培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结合人文护理理念的优质护理方法对急性胸痛心绞痛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心绞痛患者应用与人文护理理念结合的优质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胸痛心绞痛患者100例,均为我院急诊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纯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n=50)与采用与人文护理理念结合的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n=50)对预后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医护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74%(P<0.05);观察组卧床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胸痛心绞痛患者,应用与人文护理理念结合的优质护理方法,可增加医护总有效率,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邹丽芳;陈永芳;张金玲;叶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心电图诊断右室梗死的临床价值与诊断标准分析

    目的 对心电图诊断方法应用于右室梗死患者的具体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总结右室梗死的诊断标准.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右室梗死患者45例,为研究中的全部患者应用心电图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并对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心电图诊断方式下,对右冠闭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2.31%,对回旋支闭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87.50%,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梗死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5.83%,全部患者心电图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3.33%,与临床确诊结果对比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检查方式在对右室梗死症状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是一种临床价值较高的右室梗死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与应用,在对心电图检查方式进行应用的实际过程中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增加心电图联合右胸导联检查方法,以有效提升对右室梗死症状的临床诊断有效率,使诊断结果准确性更高.

    作者:江惠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照分析

    目的 对照分析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组实施CT成像检查,对照分析两种检查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主干、左旋支、左前降支、右冠的冠状动脉狭窄显现情况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特异性、敏感度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均很高,但CT成像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伟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9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9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样性护理,将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护理前GLU、餐后2h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GLU、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多样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效果显著,对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水平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苏玉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76例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的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ST段压低次数、下移值减少量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从而使病人心肌缺血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实施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本科室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患者(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联合组(n=30),常规组运用常规抗心衰+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应用常规抗心衰+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疗效、心功能、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常规组73.33%,x2=6.405,P=0.011.联合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43.1±5.7)%明显高于常规组(37.2±5.6)%,t=5.771,P<0.001.联合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心率(74.6±8.6)次/min、左室舒张末内径(57.8±6.7)mm、NT-proBNP(2098.5±511.2)ng/L明显低于常规组(79.2±8.9)次/min、(61.2±5.8)mm、(2542.6±412.8)ng/L,t=2.831、3.211、13.759,P=0.006、0.002、<0.001.结论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实施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心衰.

    作者:林立权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