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林芳玉;龚华珠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临床治疗, 应用效果,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摘要: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对2017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日常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治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干预,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改善,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以及家属的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高血压实施自控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实施自控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6年10月-2017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高血压产妇67例,并对其分成两组,对比组采用安定,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分析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91.18%明显高于对比组63.6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产程时间(202.49±35.06)分钟显著低于对比组(241.41±46.17)分钟,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比组相比,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实施自控性分娩镇痛可降低产妇的疼痛值,提高自然分娩率,提升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陈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对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近三年在我科确诊为慢性心衰且住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号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丹参川穹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患者,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血浆脑钠肽的水平降低,安全可靠,提倡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蒙素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妊高征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妊高征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妊高征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孕周以及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多,新生儿的体重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低,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妊高征的患者,其孕周、Apgar评分、以及分娩结局、体重等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分娩后胎儿和母体的预后效果越差,必须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尽量保护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廖丽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研究

    目的 研究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为4.3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84%(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71%(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巧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ATP治疗妊娠中晚期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在治疗妊娠期中晚期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采取三磷酸腺苷(ATP)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本次统计研究的所有资料均选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纳入以及诊治的14例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实行三磷酸腺苷治疗,统计验证三磷酸腺苷治疗的临床情况、胎儿心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表明,在本次收治的14例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三磷酸腺苷治疗之13例患者显示为窦性心律,心室率变慢患者为1例,经心电图检查表明恢复正常心律,治愈率为100%.且多普勒仪监测胎心之后胎儿心率全部处于正常范围.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21.42%,但2分钟之内全部消失.结论 在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采取三磷酸腺苷治疗具有显著作用,不会影响胎儿的临床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胡玉宝;陈伟;伍于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动态血压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是目前全球疾病治疗花费中大负担之一.2007-201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统计委员会数据显示,20岁以上成年美国人高血压患病率达33%,将近8千万患者.幸运的是降压治疗显著减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卒中发病风险.亚洲人群比西方人群有着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血压对亚洲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有着更明显影响,因此,对于亚洲人群来说,降压治疗能更明显减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临床研究显示,与诊室血压相比,诊室外血压如动态血压及家庭自测血压,尤其是动态血压检查是心血管事件的强有力预测因子.

    作者:李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饮食护理管控对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饮食护理管控对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到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3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冠心病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饮食管控.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血清蛋白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简易营养评价量表评分等营养状况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蛋白(68.4±7.2)g/L,血清白蛋白(41.5±4.1)g/L,低密度脂蛋白(2.9±1.8)mmol/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24.5±3.3)kg/m2,简易营养评价量表评分(24.9±3.8)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常规护理中,实行科学的护理饮食管控,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相关血清蛋白指标,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丽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心肌梗塞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心肌梗塞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14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并发出血的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护理后,观察并发出血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43例(59.72%)患者并发轻度皮下出血,3例(4.17%)患者发生轻度胃出血及尿道出血,无并发严重大出血.对照组,58例(80.56%)患者并发轻度皮下出血,14例(19.44%)患者发生轻度胃出血及尿道出血,7例(9.72%)患者并发严重大出血.结论 在心肌梗塞的治疗中,低分子肝素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凝药物,但在治疗期间,患者有一定几率并发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观察及护理,以确保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丁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病历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情况、1周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术后2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就TIMI血流情况而言,观察组TIMI3级血流比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59.09%,且无复流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LVEF较高,P<0.05,但LVEDD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就心脏不良时间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27.24%,P<0.05.结论 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处理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患者心肌状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余永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微环境影响研究

    目的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微环境影响.方法 将9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以利拉鲁肽结合常规治疗为治疗组,常规胰岛素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a)、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血糖差异.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两组患者CRP、TNF-a、ET-1及血糖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NO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拉鲁肽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改善患者血管微环境.

    作者:黎起云;韦金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对2017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日常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治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干预,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改善,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以及家属的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芳玉;龚华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40例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急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2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2h后的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心肌酶谱回落率及抢救成功率,均明显比照组患者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满意度为89.5%,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66.7%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各项急诊抢救时间,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林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原因.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10例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之后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止误诊的措施.结果 10例患者入院后均被予以扩冠、抗凝、抗血小板凝集等方式治疗,其中7例患者在治疗10日后胸背部出现集性丘疹、水疱,被确诊患有带状疱疹;2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的1个月内出现过带状疱疹但未予以规范化治疗,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期间发生间断性胸痛现象,被确诊为患有疱疹后神经痛症状;1例患者虽然反复出现针刺般胸痛,但轻触痛呈阳性,压痛呈阴性,终被确诊为顿挫型带状疱疹.在10例患者被确诊后均予以规范化治疗,患者均获得好转.结论 为避免使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需要提升医生的诊断能力与医学知识,如此才能避免误诊现象发生.

    作者:廖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碎裂QRS波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价值的评价

    目的 探讨碎裂QRS(fQRS)波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根据入院心电图分为fQRS组和QRS组(非fQRS组),将全因死亡作为主要终点事件,将全因死亡或心源性再住院作为次要终点事件,鉴定方法为Cox风险模型.结果 非fQRS组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或心源性再住院发生率为44.00%(次要终点事件),明显高于fQRS组的68.00%,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QRS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没有预后价值,但fQRS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或心源性再住院的高危险预测因子.

    作者:韩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总结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入院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示均伴有程度不一的负性情绪,遵循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两组,即对照组38例执行临床常规护理内容,分析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总结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①护理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分析组各指标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分析组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常规护理之上,执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护理内容更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与心理情绪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明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在临床中,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缓慢心律失常与快速心律失常两种类型,而且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也存在差异.针对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始终没有研制出长期有效的口服药,所以目前起搏器是其治疗的唯一方式.而导管消融的治疗方式可以被应用在快速心率失常临床治疗中.因治疗效果理想,这种治疗方式也逐渐成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心房扑动的佳治疗措施.但在其他快速心率失常治疗中,尤其是心房颤动与过早搏动,有限选择药物治疗的方式.基于此,文章将心律失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希望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王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共甄选48例研究对象,均为在2015-2016年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以随机原则将4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都包含2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利尿、强心常规治疗,并叮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实施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案和单纯应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与对照组患者的76.00%相比,明显更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心率也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的LVEF、LVEDVI、LVESVI及E/A值,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当,P>0.05组间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VI、LVESVI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但其E/A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联合使用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能够达到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勇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集束化管理在高血压肾损害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进行集束化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高血压肾损害患者10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和肾功能相关指标护理前后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4%,高于对照组的69.2%.数据组间对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进行集束化管理,可使治疗效果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肖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及意义研究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消毒供应中的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意义.结果 研究组优质护理后各种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99.98%明显高于对照组88.75%,且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后病房的满意率100.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且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减少消毒供应中心较少误差的同时,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获得了临床各科室的较高满意度,为医院以及患者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曦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及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40)和常规治疗基础上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TG、TC、HDL-C、LDL-C、全血高、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HDL-C均显著提升(P<0.05),而联合治疗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降低幅度、HDL-C水平提升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高、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全血高、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及预后.

    作者:李权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