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集束化管理在高血压肾损害护理中的应用

肖琴

关键词:高血压, 肾损害, 护理, 集束化管理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进行集束化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高血压肾损害患者10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和肾功能相关指标护理前后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4%,高于对照组的69.2%.数据组间对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进行集束化管理,可使治疗效果大幅度的提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症左心衰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症左心衰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急性左心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和有效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有效的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张付军;王合意;王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内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预后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适于广泛推广.

    作者:林燕珠;李华芳;温月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专职化分层护理措施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分析专职化分层护理措施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10月,医院急诊科共处理心血管危重症187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实行专职化分层护理,2017年2月~2017年10月,医院急诊科共处理心血管危重症210例,纳入观察组.对比护理结局、护理效率指标.结果 观察组医师满意率、患者家属满意率分别为97.14%、94.29%高于对照组90.91%、80.75%,观察组病情恶化率5.24%低于对照组1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到确诊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急诊室滞留时间分别为(35.6±11.4)、(5.6±1.4)、(3.2±1.0)、(53.4±18.4)min低于对照组(43.1±9.7)、(7.8±1.5)、(4.5±1.1)、(63.0±1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职化分层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升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症的护理质量.

    作者:吴春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时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hs-CRP异常者比例高达97.69%.观察组患者入院时、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后1月的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者hs-CRP水平及hs-CRP异常者占比均明显下降.hs-CRP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度97.86%.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可用于治疗效果分析及预后评估中,有助于医师准确把握患者疾病并展开针对性治疗.

    作者:王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妊高征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妊高征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妊高征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孕周以及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多,新生儿的体重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低,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妊高征的患者,其孕周、Apgar评分、以及分娩结局、体重等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分娩后胎儿和母体的预后效果越差,必须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尽量保护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廖丽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ATP治疗妊娠中晚期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在治疗妊娠期中晚期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采取三磷酸腺苷(ATP)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本次统计研究的所有资料均选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纳入以及诊治的14例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实行三磷酸腺苷治疗,统计验证三磷酸腺苷治疗的临床情况、胎儿心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表明,在本次收治的14例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三磷酸腺苷治疗之13例患者显示为窦性心律,心室率变慢患者为1例,经心电图检查表明恢复正常心律,治愈率为100%.且多普勒仪监测胎心之后胎儿心率全部处于正常范围.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21.42%,但2分钟之内全部消失.结论 在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采取三磷酸腺苷治疗具有显著作用,不会影响胎儿的临床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胡玉宝;陈伟;伍于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集束化管理在高血压肾损害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进行集束化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高血压肾损害患者10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和肾功能相关指标护理前后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4%,高于对照组的69.2%.数据组间对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进行集束化管理,可使治疗效果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肖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要点

    目的 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9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与中医组.普通组45例,予用普通护理,中医组45例,在普通组基础上予用中医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不同组别患者血压与血糖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不同组别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降低(P<0.05),中医组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中医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血压与血糖指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晓娟;毛爱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临床探析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再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治疗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更高,心理情况也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要重视治疗手段和护理方法,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同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后续工作中应给予推广.

    作者:赵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单独药物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3.10%(27/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75.68%(27/29),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降血压和控制血压水平作用,值得临床联合治疗采纳.

    作者:戚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对2017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日常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治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干预,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改善,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以及家属的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芳玉;龚华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无肝素法在8例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对8例需行无肝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8例需行无肝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患者实施包含心理干预、环境干预、准备好物品、严密监察患者病情、报警系统的处理、血管通路护理干预、皮肤干预、药物干预措施;结果 8例患者共接受29次无肝素血液透析,其中有25次无肝素血液透析过程中静脉压无升高现象,治疗前后患者APTT、Hb、Pt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无肝素抗凝应用于伴有活动性出血和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可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作者:林彬彬;张吉能;曾艺清;周春莲;胡秀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妊娠期高血压实施自控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实施自控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6年10月-2017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高血压产妇67例,并对其分成两组,对比组采用安定,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分析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91.18%明显高于对比组63.6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产程时间(202.49±35.06)分钟显著低于对比组(241.41±46.17)分钟,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比组相比,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实施自控性分娩镇痛可降低产妇的疼痛值,提高自然分娩率,提升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陈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方案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成两组,其中25例接受常规治疗方案患者为对照组,其余25例接受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方案的患者为观察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自身焦虑程度进行评分,采用胃肠道症状体征评分量表对患者胃肠功能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数以及中重度焦虑例数无较大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SAS评分分数较对照组患者低,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51.28±19.66)分,对照组SAS评分为(72.54±21.64)分,中重度焦虑患者例数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胃肠功能评分无较大差异,治疗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大幅下降,而对照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下降幅度较小,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速度较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方案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伤口疼痛、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以及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郭艺贞;石磬;卢清华;劳小清;何姿;施秋菊;杨小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共诊治了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2例并发子痫,马上进行急诊剖宫产,1例促胎肺成熟后第34周计划行剖宫产终止妊娠2例.急诊剖宫产的对象,落实急性期的妊高症、脑出血的病情监护,遵医嘱做好采样送检工作,1例继续妊娠的对象,落实用药护理、吸氧管理、体位管理、饮食管理,加强护理干预.结果 2例急诊剖宫产的对象,成功娩出新生儿,存活,但均出现新生儿窒息,1例并发新生儿脑病,产妇并发产后出血,出血量约800ml.1例继续妊娠,保胎、促胎肺成熟,继续到34周分娩,择期剖宫产,成功妊娠,未见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需要按照治疗处理对策,选择不同的护理对策,加强妊高症、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观察与监护.

    作者:林雪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穴位按摩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参考患者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穴位按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情况.结果 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68.9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行穴位按摩治疗效果显著,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切实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银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心肌梗塞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心肌梗塞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14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并发出血的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护理后,观察并发出血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43例(59.72%)患者并发轻度皮下出血,3例(4.17%)患者发生轻度胃出血及尿道出血,无并发严重大出血.对照组,58例(80.56%)患者并发轻度皮下出血,14例(19.44%)患者发生轻度胃出血及尿道出血,7例(9.72%)患者并发严重大出血.结论 在心肌梗塞的治疗中,低分子肝素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凝药物,但在治疗期间,患者有一定几率并发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观察及护理,以确保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丁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超声心动图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其左心功能进行评估的价值.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治的患者中随机纳入55例,均接受心电图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两种检查方式ST段水平延长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364,P=0.0008),缺血T波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442,P=0.0009),ST段下降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03,P=0.0055),V4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81,P=0.0221),V5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108,P=0.0004),V6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002,P=0.0102).超声心动图左房增大检出率高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190,P=0.0448)、左室增厚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043,P=0.0246),2种检查方式左室增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1.2821,P=0.0008).结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和诊断方式.

    作者:陈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40例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急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2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2h后的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心肌酶谱回落率及抢救成功率,均明显比照组患者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满意度为89.5%,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66.7%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各项急诊抢救时间,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林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微环境影响研究

    目的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微环境影响.方法 将9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以利拉鲁肽结合常规治疗为治疗组,常规胰岛素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a)、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血糖差异.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两组患者CRP、TNF-a、ET-1及血糖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NO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拉鲁肽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改善患者血管微环境.

    作者:黎起云;韦金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