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的影响

林燕珠;李华芳;温月婷

关键词:护理干预,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小儿穿孔性阑尾炎, 预后情况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内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预后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适于广泛推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及意义研究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消毒供应中的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意义.结果 研究组优质护理后各种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99.98%明显高于对照组88.75%,且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后病房的满意率100.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且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减少消毒供应中心较少误差的同时,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获得了临床各科室的较高满意度,为医院以及患者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曦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对我院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取样调查,取样区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0月,取样病例为80例,并对这80名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口服氨氯地平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则采取服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结束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等各临床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实验表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这一病症,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杰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ATP治疗妊娠中晚期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在治疗妊娠期中晚期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采取三磷酸腺苷(ATP)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本次统计研究的所有资料均选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纳入以及诊治的14例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实行三磷酸腺苷治疗,统计验证三磷酸腺苷治疗的临床情况、胎儿心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表明,在本次收治的14例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三磷酸腺苷治疗之13例患者显示为窦性心律,心室率变慢患者为1例,经心电图检查表明恢复正常心律,治愈率为100%.且多普勒仪监测胎心之后胎儿心率全部处于正常范围.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21.42%,但2分钟之内全部消失.结论 在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采取三磷酸腺苷治疗具有显著作用,不会影响胎儿的临床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胡玉宝;陈伟;伍于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究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

    药物的储存管理以及养护措施一直以来都是医院药剂科重点问题所在.而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更为重要,中药具有一定的特性,其药物的储存与养护措施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与药性.如果中药的储存养护方式不当,可能会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甚至在特定的条件下影响药性,使得患者的用药安全得不到保障.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常见影响因素,并且探究其具体的储存养护方式.

    作者:高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集束化管理在高血压肾损害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进行集束化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高血压肾损害患者10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和肾功能相关指标护理前后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4%,高于对照组的69.2%.数据组间对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进行集束化管理,可使治疗效果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肖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穴位按摩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参考患者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穴位按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情况.结果 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68.9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行穴位按摩治疗效果显著,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切实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银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内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预后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适于广泛推广.

    作者:林燕珠;李华芳;温月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饮食护理管控对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饮食护理管控对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到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3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冠心病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饮食管控.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血清蛋白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简易营养评价量表评分等营养状况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蛋白(68.4±7.2)g/L,血清白蛋白(41.5±4.1)g/L,低密度脂蛋白(2.9±1.8)mmol/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24.5±3.3)kg/m2,简易营养评价量表评分(24.9±3.8)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常规护理中,实行科学的护理饮食管控,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相关血清蛋白指标,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丽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碎裂QRS波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价值的评价

    目的 探讨碎裂QRS(fQRS)波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根据入院心电图分为fQRS组和QRS组(非fQRS组),将全因死亡作为主要终点事件,将全因死亡或心源性再住院作为次要终点事件,鉴定方法为Cox风险模型.结果 非fQRS组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或心源性再住院发生率为44.00%(次要终点事件),明显高于fQRS组的68.00%,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QRS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没有预后价值,但fQRS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或心源性再住院的高危险预测因子.

    作者:韩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要点

    目的 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9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与中医组.普通组45例,予用普通护理,中医组45例,在普通组基础上予用中医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不同组别患者血压与血糖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不同组别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降低(P<0.05),中医组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中医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血压与血糖指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晓娟;毛爱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共诊治了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2例并发子痫,马上进行急诊剖宫产,1例促胎肺成熟后第34周计划行剖宫产终止妊娠2例.急诊剖宫产的对象,落实急性期的妊高症、脑出血的病情监护,遵医嘱做好采样送检工作,1例继续妊娠的对象,落实用药护理、吸氧管理、体位管理、饮食管理,加强护理干预.结果 2例急诊剖宫产的对象,成功娩出新生儿,存活,但均出现新生儿窒息,1例并发新生儿脑病,产妇并发产后出血,出血量约800ml.1例继续妊娠,保胎、促胎肺成熟,继续到34周分娩,择期剖宫产,成功妊娠,未见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需要按照治疗处理对策,选择不同的护理对策,加强妊高症、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观察与监护.

    作者:林雪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症左心衰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症左心衰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急性左心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和有效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有效的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张付军;王合意;王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两种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7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9)、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术,研究组予以立体定向手术.统计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预后(GOS).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3.33%),P<0.05;术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O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朱红仔;林雪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心肌梗塞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心肌梗塞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14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并发出血的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护理后,观察并发出血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43例(59.72%)患者并发轻度皮下出血,3例(4.17%)患者发生轻度胃出血及尿道出血,无并发严重大出血.对照组,58例(80.56%)患者并发轻度皮下出血,14例(19.44%)患者发生轻度胃出血及尿道出血,7例(9.72%)患者并发严重大出血.结论 在心肌梗塞的治疗中,低分子肝素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凝药物,但在治疗期间,患者有一定几率并发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观察及护理,以确保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丁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总结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入院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示均伴有程度不一的负性情绪,遵循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两组,即对照组38例执行临床常规护理内容,分析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总结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①护理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分析组各指标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分析组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常规护理之上,执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护理内容更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与心理情绪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明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心血管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纳入干预组(n=45)与常规组(n=45).为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分析患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7.78%,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6.67%,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发生5例不良事件,干预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1例,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包含护理人员的个人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以及护患之间的沟通等等,需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建议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原因.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10例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之后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止误诊的措施.结果 10例患者入院后均被予以扩冠、抗凝、抗血小板凝集等方式治疗,其中7例患者在治疗10日后胸背部出现集性丘疹、水疱,被确诊患有带状疱疹;2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的1个月内出现过带状疱疹但未予以规范化治疗,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期间发生间断性胸痛现象,被确诊为患有疱疹后神经痛症状;1例患者虽然反复出现针刺般胸痛,但轻触痛呈阳性,压痛呈阴性,终被确诊为顿挫型带状疱疹.在10例患者被确诊后均予以规范化治疗,患者均获得好转.结论 为避免使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需要提升医生的诊断能力与医学知识,如此才能避免误诊现象发生.

    作者:廖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病历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情况、1周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术后2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就TIMI血流情况而言,观察组TIMI3级血流比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59.09%,且无复流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LVEF较高,P<0.05,但LVEDD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就心脏不良时间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27.24%,P<0.05.结论 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处理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患者心肌状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余永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微环境影响研究

    目的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微环境影响.方法 将9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以利拉鲁肽结合常规治疗为治疗组,常规胰岛素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a)、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血糖差异.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两组患者CRP、TNF-a、ET-1及血糖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NO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拉鲁肽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改善患者血管微环境.

    作者:黎起云;韦金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动态血压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是目前全球疾病治疗花费中大负担之一.2007-201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统计委员会数据显示,20岁以上成年美国人高血压患病率达33%,将近8千万患者.幸运的是降压治疗显著减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卒中发病风险.亚洲人群比西方人群有着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血压对亚洲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有着更明显影响,因此,对于亚洲人群来说,降压治疗能更明显减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临床研究显示,与诊室血压相比,诊室外血压如动态血压及家庭自测血压,尤其是动态血压检查是心血管事件的强有力预测因子.

    作者:李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