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

高婷

关键词:中药储存, 中药养护, 影响因素, 具体措施
摘要:药物的储存管理以及养护措施一直以来都是医院药剂科重点问题所在.而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更为重要,中药具有一定的特性,其药物的储存与养护措施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与药性.如果中药的储存养护方式不当,可能会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甚至在特定的条件下影响药性,使得患者的用药安全得不到保障.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常见影响因素,并且探究其具体的储存养护方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共诊治了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2例并发子痫,马上进行急诊剖宫产,1例促胎肺成熟后第34周计划行剖宫产终止妊娠2例.急诊剖宫产的对象,落实急性期的妊高症、脑出血的病情监护,遵医嘱做好采样送检工作,1例继续妊娠的对象,落实用药护理、吸氧管理、体位管理、饮食管理,加强护理干预.结果 2例急诊剖宫产的对象,成功娩出新生儿,存活,但均出现新生儿窒息,1例并发新生儿脑病,产妇并发产后出血,出血量约800ml.1例继续妊娠,保胎、促胎肺成熟,继续到34周分娩,择期剖宫产,成功妊娠,未见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出血需要按照治疗处理对策,选择不同的护理对策,加强妊高症、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观察与监护.

    作者:林雪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要点

    目的 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9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与中医组.普通组45例,予用普通护理,中医组45例,在普通组基础上予用中医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不同组别患者血压与血糖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不同组别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降低(P<0.05),中医组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中医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血压与血糖指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晓娟;毛爱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对我院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取样调查,取样区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0月,取样病例为80例,并对这80名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口服氨氯地平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则采取服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结束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等各临床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实验表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这一病症,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杰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病历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情况、1周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术后2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就TIMI血流情况而言,观察组TIMI3级血流比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59.09%,且无复流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LVEF较高,P<0.05,但LVEDD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就心脏不良时间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27.24%,P<0.05.结论 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处理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患者心肌状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余永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究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

    药物的储存管理以及养护措施一直以来都是医院药剂科重点问题所在.而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更为重要,中药具有一定的特性,其药物的储存与养护措施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与药性.如果中药的储存养护方式不当,可能会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甚至在特定的条件下影响药性,使得患者的用药安全得不到保障.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常见影响因素,并且探究其具体的储存养护方式.

    作者:高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原因.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10例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之后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止误诊的措施.结果 10例患者入院后均被予以扩冠、抗凝、抗血小板凝集等方式治疗,其中7例患者在治疗10日后胸背部出现集性丘疹、水疱,被确诊患有带状疱疹;2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的1个月内出现过带状疱疹但未予以规范化治疗,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期间发生间断性胸痛现象,被确诊为患有疱疹后神经痛症状;1例患者虽然反复出现针刺般胸痛,但轻触痛呈阳性,压痛呈阴性,终被确诊为顿挫型带状疱疹.在10例患者被确诊后均予以规范化治疗,患者均获得好转.结论 为避免使带状疱疹前驱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需要提升医生的诊断能力与医学知识,如此才能避免误诊现象发生.

    作者:廖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碎裂QRS波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价值的评价

    目的 探讨碎裂QRS(fQRS)波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根据入院心电图分为fQRS组和QRS组(非fQRS组),将全因死亡作为主要终点事件,将全因死亡或心源性再住院作为次要终点事件,鉴定方法为Cox风险模型.结果 非fQRS组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或心源性再住院发生率为44.00%(次要终点事件),明显高于fQRS组的68.00%,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QRS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没有预后价值,但fQRS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或心源性再住院的高危险预测因子.

    作者:韩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多层螺旋CT对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在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胃肠道间质瘤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扫描;观察组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 观察组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的精确度、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在MACT扫描中的平扫、动脉期以及静脉期具有较大的差异,三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斩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的精确度高,可与患者病情的不同危险级别进行准确的对应,因此该扫描方式适合作为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优选检查方式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林光庭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妊高征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妊高征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妊高征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孕周以及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多,新生儿的体重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低,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妊高征的患者,其孕周、Apgar评分、以及分娩结局、体重等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分娩后胎儿和母体的预后效果越差,必须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尽量保护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廖丽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穴位按摩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参考患者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穴位按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情况.结果 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68.9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行穴位按摩治疗效果显著,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切实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银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单独药物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3.10%(27/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75.68%(27/29),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降血压和控制血压水平作用,值得临床联合治疗采纳.

    作者:戚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及意义研究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消毒供应中的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意义.结果 研究组优质护理后各种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99.98%明显高于对照组88.75%,且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后病房的满意率100.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且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减少消毒供应中心较少误差的同时,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获得了临床各科室的较高满意度,为医院以及患者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曦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饮食护理管控对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饮食护理管控对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到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3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冠心病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饮食管控.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血清蛋白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简易营养评价量表评分等营养状况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蛋白(68.4±7.2)g/L,血清白蛋白(41.5±4.1)g/L,低密度脂蛋白(2.9±1.8)mmol/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24.5±3.3)kg/m2,简易营养评价量表评分(24.9±3.8)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常规护理中,实行科学的护理饮食管控,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相关血清蛋白指标,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丽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心血管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纳入干预组(n=45)与常规组(n=45).为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分析患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7.78%,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6.67%,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发生5例不良事件,干预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1例,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包含护理人员的个人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以及护患之间的沟通等等,需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建议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ATP治疗妊娠中晚期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在治疗妊娠期中晚期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采取三磷酸腺苷(ATP)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本次统计研究的所有资料均选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纳入以及诊治的14例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实行三磷酸腺苷治疗,统计验证三磷酸腺苷治疗的临床情况、胎儿心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表明,在本次收治的14例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三磷酸腺苷治疗之13例患者显示为窦性心律,心室率变慢患者为1例,经心电图检查表明恢复正常心律,治愈率为100%.且多普勒仪监测胎心之后胎儿心率全部处于正常范围.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21.42%,但2分钟之内全部消失.结论 在妊娠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采取三磷酸腺苷治疗具有显著作用,不会影响胎儿的临床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胡玉宝;陈伟;伍于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超声心动图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其左心功能进行评估的价值.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治的患者中随机纳入55例,均接受心电图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两种检查方式ST段水平延长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364,P=0.0008),缺血T波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442,P=0.0009),ST段下降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03,P=0.0055),V4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81,P=0.0221),V5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108,P=0.0004),V6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002,P=0.0102).超声心动图左房增大检出率高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190,P=0.0448)、左室增厚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043,P=0.0246),2种检查方式左室增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1.2821,P=0.0008).结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和诊断方式.

    作者:陈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对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近三年在我科确诊为慢性心衰且住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号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丹参川穹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患者,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血浆脑钠肽的水平降低,安全可靠,提倡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蒙素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对2017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日常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治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干预,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改善,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以及家属的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芳玉;龚华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内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预后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适于广泛推广.

    作者:林燕珠;李华芳;温月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脏彩超联合血清cTnI、IGF-Ⅰ水平的检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总结心脏彩超联合血清心特异性肌钙蛋白(cTn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检查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与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30名健康者(对照组)展开对比,均执行心脏彩超检查与放射免疫分析、酶联法对血清cTnI、IGF-Ⅰ水平测定.结果 观察组血清cTn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清cTnl水平、IGF-Ⅰ水平呈负相关性(r=-0.411、-0.532,P<0.05).结论 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通过心脏彩超联合血清cTnI、IGF-Ⅰ水平的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程度及预后效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