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蔡禾辉

关键词:血液检查, 血脂检查, 心血管疾病, 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血脂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3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此段时间进行健康体检者34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红细胞聚集、血浆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性低于对照组,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胆固醇、载脂蛋白相比对照组显著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相比对照组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血脂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整体效果较为理想,可进行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陈恩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对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两组患者均及时抢救,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6.25%,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采用急救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应用与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症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进行检查,观察组则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室性早搏与房室传导阻滞检出几率差异并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房室早搏检出几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诊断当中出,采取动态心电图方式进行监测,能够有效提高房室早搏检出率,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价值,特异度与敏感度先谷底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滕剑馨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例期间收治的104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床号的奇数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射血量分数(LVEF)、心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YHA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LVEF分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建安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肺炎的护理措施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肺炎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份住院期间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炎患者共12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方法应用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肺炎护理中,患者的存活率明显升高,死亡率明显下降,对医院护理工作整体满意度较高.

    作者:周彩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92例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猝死患者院前急救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 对本院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92例猝死患者实施观察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院前急救,总结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根据患者院前急救效果进行分组:成功组、失败组,总结两组患者的抢救相关指标差异性.结果 92例患者中院急救成功率为21.74%(20/92),失败率为78.26%(72/92).成功组患者中猝死前拨打120发生率、急救时相关人员分工协作发生率明显高于失败组(P<0.05).成功组患者猝死发生至开始胸外按压时间、胸外按压持续时间、猝死发生至开始电除颤时间明显低于失败组(P<0.05).成功组患者猝死至开始人工呼吸时间与失败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猝死患者院前急救成功率较低,及早实施急救,并加强急救相关人员分工协作是提升院前急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吴祥祯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在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老年综合评估(CGA)及干预改善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并高血压老年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与CGA组(74例),CGA组行老年综合评估干预,对照组行传统治疗,对比生活质量.结果 经CGA干预后,CGA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CGA及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并高血压老年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翁发林;彭方平;张富强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益气活血法施治本虚标实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本文主要对益气活血法施治本虚标实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98例,使用抽签法将全部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变化情况、心力衰竭各项指标积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变化情况、心力衰竭各项指标积分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施治本虚标实型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使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改善患者症状及减少患者住院次数等有显著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本虚标实型慢性心力衰竭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林应强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主要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n=30),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服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n=3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LVEDD、LVESD,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LVEDD、LVESD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6%、1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6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林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给予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104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及心功能级别.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组心律发生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心功能级别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减少了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治疗时间,提高了心功能,有助于恢复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舒蓉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影响

    目的 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 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成两个研究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应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心率以及一年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再发率和出院后三个月的各项功能得分.结果 观察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1.24±0.48次/月)更少,血压水平(17.59±2.42kPa)、心率(70.56±10.39次/分钟)更低,一年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33%)、心绞痛再发率(10.00%)低于对照组,出院后三个月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得分(83.69±3.31分、85.58±2.12分、86.65±2.16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强化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心绞痛再次发作,提高各方面功能.

    作者:杨秀森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下,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变化以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绞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SF-36量表评分结果,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等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护理干预后SAQ量表评分结果组间对比,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以及疾病认知程度等评分组间对照差异明显(P<0.05).满意率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45%(42/44)、81.82%(36/44),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良好护患关系得以维系,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文秀;黄惠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研究

    目的 观察单纯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患者动态血压变化.方法 入选就诊我院高血压患者165例,行睡眠监测检查,分为单纯高血压组85例与高血压伴OSAHS组80例,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平均血压、血压变异性.结果 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BPV比较,伴OSAHS的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标准差、24h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结论 OSAHS能使增加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压、血压变异性,而夜间血压下降不足导致出现非杓型血压节律.

    作者:洪滢;罗玮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进行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比较患者诊断准确率、不同心率水平下间诊断冠脉情况以及不同心率波动水平下组间诊断冠脉情况.结果 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检查,平均心律以及心率波动并不会显著影响诊断准确性.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临床应引起重视.

    作者:曹煜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研究时间:2016年4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n=46)、对照组(n=46),研究组:急诊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急诊常规护理,分析护理效果、预后情况、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对比显示,研究组护理效果(91.30%vs 73.91%)、预后情况、护理满意度(95.64±4.25 vs 80.15±2.26)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抢救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可以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情况较好,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邹丽芳;陈永芳;叶衍;张金玲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搜集本院内科2016年3月-2017年12月诊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患,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参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观察并对比分析终的护理效果.结果 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性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6.00%(48/50)与参照组83.33%(40/48)相比,差异显著(χ2=4.29,P<0.05);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病患的满意度,观察组98.00%(49/50)与参照组87.50%(42/48)比较,差异显著(χ2=4.07,P<0.05);随访6个月,两组病患的血压正常、血糖正常和血脂正常比率相比,观察组98.00%、96.00%、94.00%与参照组85.42%、81.25%、77.08%相比,有较大差异(χ2=5.17、5.35、5.72,P<0.05);两组病患的心绞痛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4.00%(2/50)与参照组20.83%(10/48)相比,差异大(χ2=6.46,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维持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正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陆巧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EBN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循证护理干预后,EBN组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差的仅有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且两组间的依从性比较,P=0.023.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同时辅助于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保证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洪惠芸;王燕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精细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精细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00例按照就诊时间分为两组,每组50例.单月就诊--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双月就诊--观察组(精细护理干预).将两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PCI术后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实施精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苏秀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 对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临床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收缩压(SBP)为(127.63±8.93)mmHg,舒张压(DBP)为(92.66±7.57)mmHg,汉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为(6.85±1.69)分、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为(6.90±1.57)分、舒适度评分为(90.55±9.97)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67±7.60)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可稳定血压,改善负面情绪,提高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实施.

    作者:陈延珑;林彩霞;陈燕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与应用缬沙坦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59%>75.93%)、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48.03±4.26)%>(37.94±4.33)%]、每搏输出量(SV)水平[(74.05±2.97)ml/搏>(60.98±2.85)ml/搏]、心输出量(CO)水平[(6.33±0.38)L/min>(5.09±0.30)L/min]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提升幅度相对更高(P<0.05),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1691.55±182.73)pmol/L<(1926.59±221.93)pmol/L]、血管紧张素Ⅱ(Ang)水平[(108.82±12.73)ng/L<(117.42±14.67)ng/L]以及醛固醇(ALD)水平[(298.75±50.28)pg/ml<(316.25±55.74)pg/ml]相对更低(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着良好的作用效果.

    作者:周波 刊期: 2018年第29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