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陈雪婷

关键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方法 经过对本次研究的提出,我院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对本次研究进行基本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明确的是本次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和研究方式,原则主要为公平公正、以患者为本等,研究方式为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我院选择的研究对象都是符合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的患者,病例人数一共为70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之间.为了进行对比分析,将这70例患者进行了平均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都是35人,对照组采用的是单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以及稳心颗粒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比较的是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QT间期离散度改变.结果 经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远高于对照组,QT间期离散度改变程度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高血压脑栓塞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栓塞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的182例高血压脑栓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91例,参照组应用基础性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有效82例,总有效率为90.11%,参照组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78.02%,观察组显著高于参照组(χ2=4.9633,P<0.05),观察组中生活质量评分在80以上的有45例,61-80分之间有28例,及格率为80.22%,参照组中生活质量评分在80以上的有29例,61-80分之间有31例,及格率为67.03%,组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7197,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高血压脑栓塞患者中体现为突显的效果,这是由于其在客观上提升了现存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予以深入探究[1].

    作者:刘惠林;张春菊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收纳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短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长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及自然分娩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下降情况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自然分娩率上两组患者具有差异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使用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后取得明显成效,可降低患者血压、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同时还具有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奕文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高血压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在高血压稳定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稳定患者118例,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68).对照组给予一般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团队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随访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控制情况,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稳定期患者血压水平,还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社区卫生医院和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作者:王崴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6年4月-2018年9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按时按量服药97.83%,患者用药不良反应4.35%,安全用药知识宣教达标率100.00%.同时,患者临床服药护理非常满意97.86%,一般满意2.14%.不满意0.00%,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可提升病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赖有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本实验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比索洛尔片治疗为对照,以稳心颗粒治疗为观察组,分析稳心颗粒治疗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疗效、心电图早搏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为80%,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高;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早搏情况明显更优,且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者仅2例,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要少,组间差异经检验得出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效果显著,可以增强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心电图早搏情况,且用药期间不会引发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卓益鉴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方法 经过对本次研究的提出,我院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对本次研究进行基本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明确的是本次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和研究方式,原则主要为公平公正、以患者为本等,研究方式为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我院选择的研究对象都是符合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的患者,病例人数一共为70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之间.为了进行对比分析,将这70例患者进行了平均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都是35人,对照组采用的是单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以及稳心颗粒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比较的是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QT间期离散度改变.结果 经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远高于对照组,QT间期离散度改变程度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陈雪婷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2017年1月~8月,出院高血压脑卒中患者94例入组,每入选1名对象便随机分组,直至对照组神经内科、观察组各完成40名以上对象.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电话随访,出院后2周,第2、4、6个月随访一次.观察组42例,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有有不依从用药行为、几乎无康复运动、低盐饮食落实不到位、未能定期复查率低于对照组,观察患者评价家庭支持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升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玉萍;黄秀治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因子心律失常及S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康复护理14d、28d后,观察组SAS评分、NT-proBNP水平、心力衰竭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高小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左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94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应用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47例,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炎症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62%)较对照组(72.34%)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和对照组(10.6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左西孟旦治疗十分可行,有助于缓解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黄鸣恋;陈伟文;林天来;李焕根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瓜蒌红花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瓜蒌红花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的54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用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与实验组(27例:瓜蒌红花汤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SF-36生活质量得分、CAT呼吸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瓜蒌红花汤治疗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传统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

    作者:丁永宏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1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69例,其中展开常规护理的对象,定义为常规组,展开人细化护理管理的对象,定义为研究组,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获得明显降低,且优于常规组负性情绪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8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护理价值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运动性护理联合阿司匹林在预防妊高症患者DVT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在妊高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运动性护理联合阿司匹林对预防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在我院进行妊高症诊断治疗的患者44人,将这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的方法对DVT进行预防,研究组采用运动性护理联合阿司匹林的方法对DVT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效果.结果 研究组运动性护理联合阿司匹林的方法比对照组阿司匹林的方法更有效,预防DVT也更好.而D2-聚体指标护理前两组并无差别,而护理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动性护理联合阿司匹林的方法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预防妊高症患者DVT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莹;张玉安;郑菊妃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采用超声技术评估冠状动脉与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与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5月,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2例入组,常规心脏超声,对斑块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同时进行外周动脉的动脉检查,主要包括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检查,指标包括PI、RI.冠心病按照超声的量化指标进行分组,其中轻度狭窄(n=52)、中度狭窄(n=31)、重度狭窄(n=21).对比三组对象的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PI、RI以及EEMS、斑块负荷.同时将EEMS、斑块负荷与以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轻度狭窄EEMS、斑块负荷低于中度狭窄,中度狭窄低于重度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对象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PI、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MS、斑块负荷与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PI、RI都存在相关性(P<0.05),都呈中低度相关性,其中相关系数r从高到低前2位分别为股动脉PI与EEMS、股动脉PI与EEMS.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与外周血管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超声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检查时,需要重视系统性的分析,同时对外周动脉、冠脉进行检查,特别是那些检出严重病变的对象.

    作者:熊超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评价

    目的 评价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段选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治疗对象选自研究时间段内在本医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130例患者.其中,采取随机选择对象的方式,将65例冠心病患者列为对照组,通过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另外65例冠心病患者列为实验组,通过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对比依据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后的出血情况、其他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出血情况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其他不良反应(腹部不适、反酸、恶心)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利用抗血小板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阿司匹林更容易造成老年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相比较而言去,氯吡格雷能够减少患者的出血情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在老年冠心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但两种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情况仍然需要做好充足的预后和预防工作.

    作者:邓建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急诊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急诊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将医院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104例急诊高血压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未使用氢氯噻嗪的对象45例,纳入对照组.对比血压控制、血压变异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4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用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个24h,观察组24h SBPSD、24h SBPCV高于对照组,第24~48h,观察组24h SBPSD、24hSBPC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48h,观察组与对照组24h SBPSD、24h SBPCV低于第一个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心血管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急诊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较大,在早期血压变异性较高,可能与其快速降压有关,但是血压明显改善后,变异性明显下降,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黄文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对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老年患者82例开展研究,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41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良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不良心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统计学有意义);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高,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既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连丽芸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且对干预后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产前优质护理对妊高症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产前优质护理对妊高症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妊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以产前优质护理为观察组,分析产前优质护理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情绪变化情况、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情绪评分较对照组的要低,孕产妇剖宫产率以及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等都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少,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P<0.05.结论 产前优质护理对于妊高症患者来说,可以帮助其消除负性情绪,改善母婴分娩结局,效果显著,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春儿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探究慢阻肺合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慢阻肺(COPD)合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COPD合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动脉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41/44)较对照组77.27%(34/44)高(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PaCO2较对照组低,PaO2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SBP、DB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COPD合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心率,还可改善血压及动脉血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少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抢救中应用效果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我院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70例,随机分研究组(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与对照组(常规急救措施)各35例,评估两组急救效果(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并发症率、致残率、急救成功率与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急救效果显著,研究组并发症率(8.57%)、致残率(2.85%)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28.57%、17.14%与11.42%,研究组(97.14%)较对照组(71.42%)急救成功率高,P<0.05.结论 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急救成功率,有效缩短患者急诊就诊时间,避免其发生严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郭美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