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寒光;李勇;江峰;吴海明;林先娘
目的 探究持续床旁肾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按照是否接受续床旁肾替代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9例患者接受床旁肾替代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未接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26例患者基本治愈,有3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18例患者基本治愈,有12例患者死亡,实验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量与治疗前相比降幅远大于对照组,数据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于CRRT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给予持续床旁肾替代治疗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n=36)与联合组(n=36).常规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86.11%,且联合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善效果比较理想,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比较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吴永雪;沈栩;唐强;梁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观察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分别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的疗效及不同治疗方案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等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分别给予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将临床疗效、血清hs-CRP及心率变异相关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甲组与乙组康复、有效和无效等级差异显著显著(P<0.05),且甲组总有效率(78.26%)远低于乙组(97.83%)(P<0.05);治疗后血清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乙组远低于甲组(P<0.05);治疗后rMSSD、SDNN和sDNNindex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乙组各指标水平均远高于甲组(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乙组(P<0.05).结论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均较普罗帕酮有明显的优势,且对hs-CRP的抑制作用也更为理想.
作者:吴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方法 ,并对比分析其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方法 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右胸微创小切口MVR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7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传统MVR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7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且更利于术后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福楠;吴健;王志盛;张华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行溶栓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1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溶栓后并发症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头晕、腰背痛、腹胀、焦虑、腿软、心悸、尿潴留、便秘、栓塞、肺部感染、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2.73%,对照组总满意度78.18%,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较常规护理更加优秀.
作者:颜羽;梁振娥;杨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我院收治的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患者发病率变化趋势及类型.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卫生监测系统录入的2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年度、性别和年龄等并发率对演变趋势进行探究.结果 2014年-2016年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人数不断增加,男性患者人数多于女性患者人数,2014年-2016年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人数存在差异,其中年龄大的患者发病率高,尤其是60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发病率呈现出递增趋势,组间数据比较结果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年-2016年20岁及以上居民发病率不断提升,冠心病类型以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发病年龄年轻化,因此需要根据发病趋势以及调查结果 ,确定合理防治措施.
作者:曹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给予试验组患者行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以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86.09±13.81)mmHg、收缩压(129.08±18.65)mmHg以及心电图异常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8.55±12.77)mmHg、收缩压(144.67±17.54)mmHg以及心电图异常率(27.5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以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减少,血压可以得到稳定控制,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患者,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一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一年后两组患者之间的生活质量评分、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都有明显的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28(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75.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症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翁志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分析其实用价值.方法 择取2013年3月1日-2015年3月1日期间在我院诊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实施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对比其急救、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LEDVI、LVESVI)与血压(舒张压、收缩压)的水平.结果 与急救、护理前相比,患者LEDVI(左室舒张末期指数)、LVESVI(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水平在急救、护理后明显改善,P<0.05;与急救、护理前相比,急救、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更低,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于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实施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后能够改善心功能指标与血压情况,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佳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评估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接收在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一共有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评估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入住CCU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综合评估护理,可以使心脏不良事件明显降低,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进而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降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并发症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且所有患者都需要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 ,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品管圈护理方法 .结果 所有的患者手术均成功,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方法 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值得在实际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陈月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病因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30例患者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外70例患者为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100例患者的年龄、降压过低或过快、冠心病史、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电解质紊乱、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增高、D-二聚体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18个因素中,有5个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降压过低或过快、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维蛋白原增高;另外,其他因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造成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病因主要有降压过低或过快、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维蛋白原增高.
作者:王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治疗后对围麻醉期间血压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麻醉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 分别为生理盐水滴鼻治疗和右旋美托咪啶滴鼻治疗.从用药后不同时间段血压情况及治疗满意度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在用药5分钟、麻醉后半小时及麻醉后2小时时,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治疗满意度情况,对照组满意度(80%)显著低于观察组(10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治疗后对围麻醉期间血压产生的影响显著,在提高治疗满意度的同时,将患者血压维持于较好水平,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姜文;曾正鹏;陈俊;赵云强;张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探讨冠心病病患实施行为护理模式对其护理满意程度的相关影响.方法 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病患中随机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52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行为护理的模式,对比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病患护理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实验组病患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的评分;而实验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常规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P<0.05).结论 对冠心病病患实施行为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病患对护理结果 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了我院一年多时间的病床管理经验.方法 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床管理中心一年多时间的病床管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实践初期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四个问题:医师的观念未转变等;病区护士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员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电脑软件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几个相应的对策:加强医护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转变医护观念是使病床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提高协调员的总体素质是合理安排床位的基础;不断完善电脑软件设置等.结论 只要及时提出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医院病床信息管翠系统存在的问题,而转变医护观念是使病床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卜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血脂及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7±0.53)mmol/L、甘油三酯(1.75±0.45)mmol/L、总胆固醇(5.42±0.36)mmol/L以及舒张压(79.30±6.00)mmHg、收缩压(122.60±4.00)mmHg与对照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60±0.60)mmol/L、甘油三酯(2.56±0.37)mmol/L、总胆固醇(6.75±0.35)mmol/L以及舒张压(94.20±2.00)mmHg、收缩压(146.30±3.00)mmHg相比明显降低;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过程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血脂及其血压水平.
作者:谭传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引言盐敏感性高血压 (Saltisensitive hypertension, SSHT)[1] 的特征在于响应于膳食盐摄入增加的血压升高,并且与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虽然研究人员已经寻求几十年来了解如何盐敏感性发展为人类,负责高血盐增加响应的血压的机制是复杂的,只有部分理解.其与种族、地理环境、社会因素、肾脏功能、激素和饮食习惯等相关.到目前为止,尽管肾脏在盐敏感性和高血压的发展中的中心作用已经被普遍接受,但是还认识到高血压是多因素起因的,并且多种因素可以诱导或预防对盐摄入的操作的血压反应性.本文就近年来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成维钢;李小龙;吴生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3),对照组单独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实验组应用曲美他嗪+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每日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于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CT、MRI诊断在缺血性脑卒中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10名患者接受CT及MRI检查,同时结合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对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MRI针对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及腔隙性的脑梗死诊断率要明显高于CT;在多发脑梗死以及大面积的脑梗死诊断上,MRI高于CT扫描.结论 在诊断缺血性脑卒中MRI展开图像融合,可以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并且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中存在重要的意义.
作者:代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骨肿瘤化疗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采取化疗治疗的骨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化疗护理.结果 化疗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肌肉关节疼痛、过敏反应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肿瘤化疗治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化疗治疗依从性,从而显著降低患者化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凤莺;郑颖;林销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