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黄春梅

关键词:护理干预, 高血压, 冠心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给予试验组患者行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以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86.09±13.81)mmHg、收缩压(129.08±18.65)mmHg以及心电图异常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8.55±12.77)mmHg、收缩压(144.67±17.54)mmHg以及心电图异常率(27.5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以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减少,血压可以得到稳定控制,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孕期营养干预对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作用

    目的 研究孕期营养干预对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常规孕期检查和分娩的孕妇18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180名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中的孕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中的孕妇除了常规产前检查外,从孕早期接受营养指导,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食物指导,制定个性化食谱等营养干预措施.记录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2.50%)低于对照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无一个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及心脑血管疾病.结论 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并且对恢复和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景;黄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n=36)与联合组(n=36).常规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86.11%,且联合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善效果比较理想,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比较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吴永雪;沈栩;唐强;梁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 探究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联合尿激酶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CK(肌酸激酶)、cTnT(肌钙蛋白)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出血发生率和临床再通率.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CK、cTnT和SOD的水平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和临床再通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丰庆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及探索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0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状况,且针对心电图ST-T改变和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 本组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000例患者,其中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共772例,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228例,其中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心电图阳性率与血糖、BMI、舒张压及收缩压等指标水平较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显著更高(P<0.05).冠状动脉疾病确诊患者的心电图ST-T阳性率较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显著更高(P<0.05).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心电图ST-T阳性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与年龄、血糖、收缩压均较心电图ST-T阴性者显著更高(P<0.05).多支病变患者的心电图ST-T阳性率较单支病变患者显著更高(P<0.05).结论 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林小秀;黄继焕;吴红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小板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进展性脑卒中采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长春组与奥扎组,每组各74例,长春组采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奥扎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长春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情况优于奥扎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扎组,两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地抗血小板的凝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传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实施行为护理模式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冠心病病患实施行为护理模式对其护理满意程度的相关影响.方法 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病患中随机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52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行为护理的模式,对比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病患护理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实验组病患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的评分;而实验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常规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P<0.05).结论 对冠心病病患实施行为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病患对护理结果 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判断价值

    目的 讨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病人80例,均选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根据病人在实行凝血功能检验时的检验结果 ,将病人分为有3个以上指标超过正常人标准30%的病人的实验组,其余分到对照组中.对两组病人的凝血功能的检验的结果 和预后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中凝血功能的检验的结果 中各指标变化均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致残率(31.58%)和死亡率(21.05)均大于对照组的致残率(4.76%)和致死率(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凝血功能的检验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赖寒光;李勇;江峰;吴海明;林先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持续床旁肾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持续床旁肾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按照是否接受续床旁肾替代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9例患者接受床旁肾替代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未接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26例患者基本治愈,有3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18例患者基本治愈,有12例患者死亡,实验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量与治疗前相比降幅远大于对照组,数据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于CRRT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给予持续床旁肾替代治疗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麻醉期间血压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治疗后对围麻醉期间血压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麻醉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 分别为生理盐水滴鼻治疗和右旋美托咪啶滴鼻治疗.从用药后不同时间段血压情况及治疗满意度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在用药5分钟、麻醉后半小时及麻醉后2小时时,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治疗满意度情况,对照组满意度(80%)显著低于观察组(10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治疗后对围麻醉期间血压产生的影响显著,在提高治疗满意度的同时,将患者血压维持于较好水平,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姜文;曾正鹏;陈俊;赵云强;张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鉴别诊断小儿慢性咳嗽的价值

    目的 探讨通过潮气呼吸肺功能鉴别诊断小儿慢性咳嗽的方法 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非哮喘患儿与咳嗽变异性患儿分别60例,对其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区别.结果 两组患儿在潮气量、呼吸频率及呼气时间的比较结果 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吸气时间、呼吸比、达峰时间及达峰容积的比较较高上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可有效鉴别慢性咳嗽的非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高楠竣;杨丽萍;陈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机制研究进展

    引言盐敏感性高血压 (Saltisensitive hypertension, SSHT)[1] 的特征在于响应于膳食盐摄入增加的血压升高,并且与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虽然研究人员已经寻求几十年来了解如何盐敏感性发展为人类,负责高血盐增加响应的血压的机制是复杂的,只有部分理解.其与种族、地理环境、社会因素、肾脏功能、激素和饮食习惯等相关.到目前为止,尽管肾脏在盐敏感性和高血压的发展中的中心作用已经被普遍接受,但是还认识到高血压是多因素起因的,并且多种因素可以诱导或预防对盐摄入的操作的血压反应性.本文就近年来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成维钢;李小龙;吴生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对比

    目的 介绍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方法 ,并对比分析其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方法 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右胸微创小切口MVR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7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传统MVR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7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且更利于术后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福楠;吴健;王志盛;张华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舒适护理应用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从而给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人,在此次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骨科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Harris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Harris功能评分在关节活动范围以及关节功能和疼痛畸形等项目上均少于对照组患者(t=6.75、5.75、5.67、5.53,均P<0.05),两组之间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宣传教育工作、护理人员态度满意度以及操作结果 满意度等评分项目上实验组仍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14、5.86、5.56、6.67,均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增加患者满意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作者:黄丽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对比及其对血清hs-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观察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分别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的疗效及不同治疗方案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等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分别给予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将临床疗效、血清hs-CRP及心率变异相关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甲组与乙组康复、有效和无效等级差异显著显著(P<0.05),且甲组总有效率(78.26%)远低于乙组(97.83%)(P<0.05);治疗后血清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乙组远低于甲组(P<0.05);治疗后rMSSD、SDNN和sDNNindex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乙组各指标水平均远高于甲组(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乙组(P<0.05).结论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均较普罗帕酮有明显的优势,且对hs-CRP的抑制作用也更为理想.

    作者:吴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比较CT、MRI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比CT、MRI诊断在缺血性脑卒中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10名患者接受CT及MRI检查,同时结合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对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MRI针对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及腔隙性的脑梗死诊断率要明显高于CT;在多发脑梗死以及大面积的脑梗死诊断上,MRI高于CT扫描.结论 在诊断缺血性脑卒中MRI展开图像融合,可以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并且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中存在重要的意义.

    作者:代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拉西地平治疗甲减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拉西地平在治疗甲减合并高血压病中的临床实效.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高血压症患者62例,依数字表格随机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拉西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两组患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亦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血压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高血压症患者提供拉西地平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使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且具有极好的用药安全性,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俊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骨肿瘤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骨肿瘤化疗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采取化疗治疗的骨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化疗护理.结果 化疗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肌肉关节疼痛、过敏反应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肿瘤化疗治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化疗治疗依从性,从而显著降低患者化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凤莺;郑颖;林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研究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给予试验组患者行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以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86.09±13.81)mmHg、收缩压(129.08±18.65)mmHg以及心电图异常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8.55±12.77)mmHg、收缩压(144.67±17.54)mmHg以及心电图异常率(27.5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以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减少,血压可以得到稳定控制,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静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比较

    目的 探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常规静态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 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24例,并将抽取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静态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对比并分析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不同方法 诊断的效果与特点,包括监测的阳性率等指标.结果 抽取的12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通过常规静态心电图诊断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后,结果 显示,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测的阳性人数占89例,阴性人数占35例,检测的阳性率占71.77%;应用静态心电图检测阳性人数占65例,阴性人数占59例,阳性率占52.42%,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且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的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性心动速,应该要增加房颤、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的检出率与常规静态心电图检测的检出率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而动态心电图与静态心电图诊断对单纯性房性早搏、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与单纯性室性早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冠心病引起的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静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值得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华琴;廖铭兴;陈荷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在临床上观察与讨论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至2016年1月阶段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28例患者选定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应用氨氯地平药物进行治疗的64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6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观察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状况与总有效率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19%)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0%)高,与此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9%)明显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4.38%)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很显著,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并改善冠心病病情.

    作者:朱治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