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雪;沈栩;唐强;梁军
目的 对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1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例数为33例,有效例数为7例,无效例数为1例,总有效例数为4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显效例数为12例,有效例数为18例,无效例数为11例,总有效例数为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为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为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并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颂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拉西地平在治疗甲减合并高血压病中的临床实效.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高血压症患者62例,依数字表格随机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拉西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两组患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亦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血压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高血压症患者提供拉西地平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使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且具有极好的用药安全性,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俊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详细探究抗凝药物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分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抗凝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PaO2指标和PaCO2指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PaO2指标PaCO2指标分别为(80.3±5.9)mmHg和(44.9±3.9)mmHg;对照组患者PaO2指标PaCO2指标分别为(74.8±6.8)mmHg和(49.8±5.2)mmHg.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失衡,而且肺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可以采用溶栓治疗或者抗凝治疗方法 .但是,根据本次研究发现,虽然溶栓治疗法与抗凝治疗法都能够改善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问题,但是,抗凝治疗法的疗效更为显著,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了我院一年多时间的病床管理经验.方法 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床管理中心一年多时间的病床管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实践初期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四个问题:医师的观念未转变等;病区护士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员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电脑软件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几个相应的对策:加强医护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转变医护观念是使病床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提高协调员的总体素质是合理安排床位的基础;不断完善电脑软件设置等.结论 只要及时提出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医院病床信息管翠系统存在的问题,而转变医护观念是使病床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卜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探讨冠心病病患实施行为护理模式对其护理满意程度的相关影响.方法 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病患中随机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52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行为护理的模式,对比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病患护理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实验组病患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的评分;而实验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常规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P<0.05).结论 对冠心病病患实施行为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病患对护理结果 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n=36)与联合组(n=36).常规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86.11%,且联合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善效果比较理想,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比较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吴永雪;沈栩;唐强;梁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病因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30例患者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外70例患者为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100例患者的年龄、降压过低或过快、冠心病史、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电解质紊乱、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增高、D-二聚体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18个因素中,有5个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降压过低或过快、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维蛋白原增高;另外,其他因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造成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病因主要有降压过低或过快、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维蛋白原增高.
作者:王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本地区门诊和住院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为本地区2型糖尿病规范应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296例,记录血脂水平,记录心脑血管病史及合并危险因素,并记录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应用他汀类药物者记录药物的种类及每日服用剂量,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296例,应用他汀类药物142例,应用率43.4%.男性>50岁合并至少一项危险因素及女性>60岁合并至少一项危险因素共129例,应用他汀类药物仅34例,应用率26.4%.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3例.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基层医院应用率低,远未达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的要求.
作者:丁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在临床上观察与讨论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至2016年1月阶段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28例患者选定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应用氨氯地平药物进行治疗的64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6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观察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状况与总有效率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19%)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0%)高,与此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9%)明显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4.38%)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很显著,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并改善冠心病病情.
作者:朱治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我院收治的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患者发病率变化趋势及类型.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卫生监测系统录入的2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年度、性别和年龄等并发率对演变趋势进行探究.结果 2014年-2016年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人数不断增加,男性患者人数多于女性患者人数,2014年-2016年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人数存在差异,其中年龄大的患者发病率高,尤其是60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发病率呈现出递增趋势,组间数据比较结果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年-2016年20岁及以上居民发病率不断提升,冠心病类型以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发病年龄年轻化,因此需要根据发病趋势以及调查结果 ,确定合理防治措施.
作者:曹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方法 ,并对比分析其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方法 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右胸微创小切口MVR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7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传统MVR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7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且更利于术后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福楠;吴健;王志盛;张华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孕期营养干预对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常规孕期检查和分娩的孕妇18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180名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中的孕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中的孕妇除了常规产前检查外,从孕早期接受营养指导,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食物指导,制定个性化食谱等营养干预措施.记录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2.50%)低于对照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无一个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及心脑血管疾病.结论 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并且对恢复和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景;黄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给予试验组患者行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以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86.09±13.81)mmHg、收缩压(129.08±18.65)mmHg以及心电图异常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8.55±12.77)mmHg、收缩压(144.67±17.54)mmHg以及心电图异常率(27.5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以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减少,血压可以得到稳定控制,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进行阐述,并对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跟踪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并详细记录患儿生理指标变化.结果 在进行治疗前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四肢末梢循环不良和皮疹等症状,部分患儿存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经治疗后,50例患儿中有1例因医治无效死亡,其余经过系统治疗均康复出院,且经过检查患儿血糖浓度、白细胞计数、胸片检查等均呈现正常状态.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5.2d,通气时间(85.0±15.2)h.结论 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早采取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顾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再选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的93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3年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为13.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P<0.05).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可以改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护理干预模式.
作者:李少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联合尿激酶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CK(肌酸激酶)、cTnT(肌钙蛋白)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出血发生率和临床再通率.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CK、cTnT和SOD的水平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和临床再通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丰庆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通过潮气呼吸肺功能鉴别诊断小儿慢性咳嗽的方法 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非哮喘患儿与咳嗽变异性患儿分别60例,对其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区别.结果 两组患儿在潮气量、呼吸频率及呼气时间的比较结果 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吸气时间、呼吸比、达峰时间及达峰容积的比较较高上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可有效鉴别慢性咳嗽的非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高楠竣;杨丽萍;陈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眼碱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态度、护理过程、护理质量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的身心状况,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应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心电图(动态)检查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到2016年收治的9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各类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检测,可提高临床准确率.
作者:黄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持续床旁肾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按照是否接受续床旁肾替代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9例患者接受床旁肾替代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未接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26例患者基本治愈,有3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18例患者基本治愈,有12例患者死亡,实验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量与治疗前相比降幅远大于对照组,数据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于CRRT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给予持续床旁肾替代治疗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