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杨颂品

关键词:依那普利, 左旋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 研究
摘要:目的 对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1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例数为33例,有效例数为7例,无效例数为1例,总有效例数为4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显效例数为12例,有效例数为18例,无效例数为11例,总有效例数为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为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为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并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前VAS评分,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VAS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其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叶淑琼;上官凤华;胡秀生;陈保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舒适护理应用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从而给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人,在此次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骨科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Harris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Harris功能评分在关节活动范围以及关节功能和疼痛畸形等项目上均少于对照组患者(t=6.75、5.75、5.67、5.53,均P<0.05),两组之间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宣传教育工作、护理人员态度满意度以及操作结果 满意度等评分项目上实验组仍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14、5.86、5.56、6.67,均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增加患者满意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作者:黄丽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及探索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0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状况,且针对心电图ST-T改变和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 本组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000例患者,其中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共772例,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228例,其中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心电图阳性率与血糖、BMI、舒张压及收缩压等指标水平较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显著更高(P<0.05).冠状动脉疾病确诊患者的心电图ST-T阳性率较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显著更高(P<0.05).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心电图ST-T阳性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与年龄、血糖、收缩压均较心电图ST-T阴性者显著更高(P<0.05).多支病变患者的心电图ST-T阳性率较单支病变患者显著更高(P<0.05).结论 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林小秀;黄继焕;吴红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对比

    目的 介绍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方法 ,并对比分析其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方法 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右胸微创小切口MVR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7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传统MVR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7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且更利于术后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福楠;吴健;王志盛;张华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观察吸入一氧化氮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吸入一氧化氮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高频振荡通气以及吸入一氧化氮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PAP和SBP进行比较和分析,治疗组的指标系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一氧化氮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方式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中起到突出的作用,整体优势明显,安全性比较高,能改善血气和血压指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严重多发骨折患者血清IL-6、TN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骨折患者血清IL-6、TNF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疾病变化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严重多发骨折患者40例(ISS评分≥16分)开展回顾性分析,同时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兔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准确测定严重多发骨折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IL-6、TNF值,观察严重多发骨折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IL-6、TNF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健康志愿者的比较.结果 严重多发骨折患者骨折第2d、手术当天(骨折第6d)、术后第2d(骨折第8d)IL-6值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第2d、手术当天(骨折第6d)、术后第2d(骨折第8d)TNF值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严重多发骨折患者IL-6、TNF值呈现为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骨折第2d患者IL-6、TNF值均开始升高,在手术当天(骨折第6d)达到顶峰,然后逐渐降低.结论 骨折及手术创伤均可致患者体内IL-6、TNF升高,通过血清IL-6、TNF水平监测,可为严重多发骨折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感染控制等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阮世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院病床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介绍了我院一年多时间的病床管理经验.方法 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床管理中心一年多时间的病床管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实践初期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四个问题:医师的观念未转变等;病区护士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员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电脑软件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几个相应的对策:加强医护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转变医护观念是使病床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提高协调员的总体素质是合理安排床位的基础;不断完善电脑软件设置等.结论 只要及时提出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医院病床信息管翠系统存在的问题,而转变医护观念是使病床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卜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血脂及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7±0.53)mmol/L、甘油三酯(1.75±0.45)mmol/L、总胆固醇(5.42±0.36)mmol/L以及舒张压(79.30±6.00)mmHg、收缩压(122.60±4.00)mmHg与对照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60±0.60)mmol/L、甘油三酯(2.56±0.37)mmol/L、总胆固醇(6.75±0.35)mmol/L以及舒张压(94.20±2.00)mmHg、收缩压(146.30±3.00)mmHg相比明显降低;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过程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血脂及其血压水平.

    作者:谭传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 探析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再选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的93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3年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为13.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P<0.05).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可以改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护理干预模式.

    作者:李少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针对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术后患者的上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进行总结,探究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120例进行随访,并对此次随访患者均进行相应的CT影像学检查或上肢的静脉进行造影检查.明确120患者的上肢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检查结果 对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包括无血栓组与血栓组,通过两组患者的血栓情况进行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 在随访的120例患者当中,其中发生上肢静脉血栓导致的血管堵塞或狭窄的患者例数为25例,发生率约为20.8%.发生锁骨下静脉血栓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的患者例数为20例,发生率约为16.7%.发生腋静脉及肱静脉血管狭窄的患者例数为3例,发生上腔静脉狭窄的患者例数为1例.结论 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中,发生上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因素、起搏器导线的数量因素、手术次数因素.

    作者:江自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鉴别诊断小儿慢性咳嗽的价值

    目的 探讨通过潮气呼吸肺功能鉴别诊断小儿慢性咳嗽的方法 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非哮喘患儿与咳嗽变异性患儿分别60例,对其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区别.结果 两组患儿在潮气量、呼吸频率及呼气时间的比较结果 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吸气时间、呼吸比、达峰时间及达峰容积的比较较高上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可有效鉴别慢性咳嗽的非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高楠竣;杨丽萍;陈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实施行为护理模式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冠心病病患实施行为护理模式对其护理满意程度的相关影响.方法 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病患中随机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52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行为护理的模式,对比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病患护理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实验组病患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的评分;而实验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常规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P<0.05).结论 对冠心病病患实施行为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病患对护理结果 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定期产检结合健康教育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定期产检结合健康教育后在母婴预后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且均在2012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进行定期产检联合健康教育.从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围生儿结局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妊娠合并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定期产检结合健康教育后在母婴预后方面产生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改善围生儿结局的同时,使妊娠合并症发生率降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李莲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1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例数为33例,有效例数为7例,无效例数为1例,总有效例数为4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显效例数为12例,有效例数为18例,无效例数为11例,总有效例数为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为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为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并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颂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眼碱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态度、护理过程、护理质量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的身心状况,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应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在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进行阐述,并对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跟踪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并详细记录患儿生理指标变化.结果 在进行治疗前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四肢末梢循环不良和皮疹等症状,部分患儿存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经治疗后,50例患儿中有1例因医治无效死亡,其余经过系统治疗均康复出院,且经过检查患儿血糖浓度、白细胞计数、胸片检查等均呈现正常状态.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5.2d,通气时间(85.0±15.2)h.结论 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早采取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顾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小板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进展性脑卒中采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长春组与奥扎组,每组各74例,长春组采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奥扎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长春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情况优于奥扎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扎组,两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地抗血小板的凝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传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对比及其对血清hs-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观察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分别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的疗效及不同治疗方案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等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分别给予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将临床疗效、血清hs-CRP及心率变异相关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甲组与乙组康复、有效和无效等级差异显著显著(P<0.05),且甲组总有效率(78.26%)远低于乙组(97.83%)(P<0.05);治疗后血清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乙组远低于甲组(P<0.05);治疗后rMSSD、SDNN和sDNNindex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乙组各指标水平均远高于甲组(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乙组(P<0.05).结论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均较普罗帕酮有明显的优势,且对hs-CRP的抑制作用也更为理想.

    作者:吴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n=36)与联合组(n=36).常规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86.11%,且联合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善效果比较理想,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比较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吴永雪;沈栩;唐强;梁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分析其实用价值.方法 择取2013年3月1日-2015年3月1日期间在我院诊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实施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对比其急救、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LEDVI、LVESVI)与血压(舒张压、收缩压)的水平.结果 与急救、护理前相比,患者LEDVI(左室舒张末期指数)、LVESVI(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水平在急救、护理后明显改善,P<0.05;与急救、护理前相比,急救、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更低,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于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实施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后能够改善心功能指标与血压情况,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佳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