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变化趋势及类型分析

曹波

关键词:冠心病, 发病趋势, 类型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收治的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患者发病率变化趋势及类型.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卫生监测系统录入的2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年度、性别和年龄等并发率对演变趋势进行探究.结果 2014年-2016年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人数不断增加,男性患者人数多于女性患者人数,2014年-2016年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人数存在差异,其中年龄大的患者发病率高,尤其是60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发病率呈现出递增趋势,组间数据比较结果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年-2016年20岁及以上居民发病率不断提升,冠心病类型以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发病年龄年轻化,因此需要根据发病趋势以及调查结果 ,确定合理防治措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看似毫无征兆的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撕裂口流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使动脉壁两层分离,形成真假两腔的一种病理状态.主动脉夹层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可为突发、急起、剧烈而持续且不能耐受的疼痛,疼痛部位可为胸前区、肩背部、颈部、下颌、脸部或腹部及下肢等.但也有极少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本例患者看似毫无征兆,但其实存在某些发病危险因素.报道本案例旨在深入了解主动脉夹层存在的发病危险因素,从而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进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作者:王大明;周海波;彭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评估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评估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接收在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一共有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评估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入住CCU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综合评估护理,可以使心脏不良事件明显降低,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进而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严重多发骨折患者血清IL-6、TN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骨折患者血清IL-6、TNF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疾病变化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严重多发骨折患者40例(ISS评分≥16分)开展回顾性分析,同时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兔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准确测定严重多发骨折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IL-6、TNF值,观察严重多发骨折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IL-6、TNF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健康志愿者的比较.结果 严重多发骨折患者骨折第2d、手术当天(骨折第6d)、术后第2d(骨折第8d)IL-6值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第2d、手术当天(骨折第6d)、术后第2d(骨折第8d)TNF值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严重多发骨折患者IL-6、TNF值呈现为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骨折第2d患者IL-6、TNF值均开始升高,在手术当天(骨折第6d)达到顶峰,然后逐渐降低.结论 骨折及手术创伤均可致患者体内IL-6、TNF升高,通过血清IL-6、TNF水平监测,可为严重多发骨折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感染控制等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阮世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麻醉期间血压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治疗后对围麻醉期间血压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麻醉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 分别为生理盐水滴鼻治疗和右旋美托咪啶滴鼻治疗.从用药后不同时间段血压情况及治疗满意度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在用药5分钟、麻醉后半小时及麻醉后2小时时,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治疗满意度情况,对照组满意度(80%)显著低于观察组(10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治疗后对围麻醉期间血压产生的影响显著,在提高治疗满意度的同时,将患者血压维持于较好水平,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姜文;曾正鹏;陈俊;赵云强;张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鉴别诊断小儿慢性咳嗽的价值

    目的 探讨通过潮气呼吸肺功能鉴别诊断小儿慢性咳嗽的方法 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非哮喘患儿与咳嗽变异性患儿分别60例,对其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区别.结果 两组患儿在潮气量、呼吸频率及呼气时间的比较结果 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吸气时间、呼吸比、达峰时间及达峰容积的比较较高上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可有效鉴别慢性咳嗽的非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高楠竣;杨丽萍;陈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观察发现,观察组在手术指标、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 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围手术期患者舒适度高,治疗结束后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刀桂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血脂及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7±0.53)mmol/L、甘油三酯(1.75±0.45)mmol/L、总胆固醇(5.42±0.36)mmol/L以及舒张压(79.30±6.00)mmHg、收缩压(122.60±4.00)mmHg与对照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60±0.60)mmol/L、甘油三酯(2.56±0.37)mmol/L、总胆固醇(6.75±0.35)mmol/L以及舒张压(94.20±2.00)mmHg、收缩压(146.30±3.00)mmHg相比明显降低;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过程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血脂及其血压水平.

    作者:谭传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心电图(动态)检查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心电图(动态)检查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到2016年收治的9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各类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检测,可提高临床准确率.

    作者:黄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眼碱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态度、护理过程、护理质量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的身心状况,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应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2型糖尿病他汀类药物治疗情况观察与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本地区门诊和住院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为本地区2型糖尿病规范应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296例,记录血脂水平,记录心脑血管病史及合并危险因素,并记录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应用他汀类药物者记录药物的种类及每日服用剂量,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296例,应用他汀类药物142例,应用率43.4%.男性>50岁合并至少一项危险因素及女性>60岁合并至少一项危险因素共129例,应用他汀类药物仅34例,应用率26.4%.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3例.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基层医院应用率低,远未达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的要求.

    作者:丁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 对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病因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30例患者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外70例患者为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100例患者的年龄、降压过低或过快、冠心病史、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电解质紊乱、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增高、D-二聚体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18个因素中,有5个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降压过低或过快、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维蛋白原增高;另外,其他因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造成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病因主要有降压过低或过快、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维蛋白原增高.

    作者:王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静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比较

    目的 探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常规静态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 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24例,并将抽取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静态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对比并分析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不同方法 诊断的效果与特点,包括监测的阳性率等指标.结果 抽取的12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通过常规静态心电图诊断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后,结果 显示,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测的阳性人数占89例,阴性人数占35例,检测的阳性率占71.77%;应用静态心电图检测阳性人数占65例,阴性人数占59例,阳性率占52.42%,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且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的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性心动速,应该要增加房颤、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的检出率与常规静态心电图检测的检出率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而动态心电图与静态心电图诊断对单纯性房性早搏、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与单纯性室性早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冠心病引起的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静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值得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华琴;廖铭兴;陈荷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针对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术后患者的上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进行总结,探究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120例进行随访,并对此次随访患者均进行相应的CT影像学检查或上肢的静脉进行造影检查.明确120患者的上肢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检查结果 对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包括无血栓组与血栓组,通过两组患者的血栓情况进行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 在随访的120例患者当中,其中发生上肢静脉血栓导致的血管堵塞或狭窄的患者例数为25例,发生率约为20.8%.发生锁骨下静脉血栓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的患者例数为20例,发生率约为16.7%.发生腋静脉及肱静脉血管狭窄的患者例数为3例,发生上腔静脉狭窄的患者例数为1例.结论 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中,发生上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因素、起搏器导线的数量因素、手术次数因素.

    作者:江自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骨肿瘤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骨肿瘤化疗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采取化疗治疗的骨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化疗护理.结果 化疗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肌肉关节疼痛、过敏反应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肿瘤化疗治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化疗治疗依从性,从而显著降低患者化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凤莺;郑颖;林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研究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给予试验组患者行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以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86.09±13.81)mmHg、收缩压(129.08±18.65)mmHg以及心电图异常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8.55±12.77)mmHg、收缩压(144.67±17.54)mmHg以及心电图异常率(27.5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以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减少,血压可以得到稳定控制,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在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进行阐述,并对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跟踪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并详细记录患儿生理指标变化.结果 在进行治疗前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四肢末梢循环不良和皮疹等症状,部分患儿存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经治疗后,50例患儿中有1例因医治无效死亡,其余经过系统治疗均康复出院,且经过检查患儿血糖浓度、白细胞计数、胸片检查等均呈现正常状态.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5.2d,通气时间(85.0±15.2)h.结论 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早采取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顾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n=36)与联合组(n=36).常规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86.11%,且联合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善效果比较理想,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比较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吴永雪;沈栩;唐强;梁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3),对照组单独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实验组应用曲美他嗪+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每日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于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及探索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0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状况,且针对心电图ST-T改变和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 本组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000例患者,其中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共772例,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228例,其中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心电图阳性率与血糖、BMI、舒张压及收缩压等指标水平较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显著更高(P<0.05).冠状动脉疾病确诊患者的心电图ST-T阳性率较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显著更高(P<0.05).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心电图ST-T阳性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与年龄、血糖、收缩压均较心电图ST-T阴性者显著更高(P<0.05).多支病变患者的心电图ST-T阳性率较单支病变患者显著更高(P<0.05).结论 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林小秀;黄继焕;吴红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研究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变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绝经后妇女80例进行研究,将这8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只做常规的体检,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体检的基础上采用激素进行替代性治疗,观察对比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指标的数值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TC、TG、LDL-C指标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DL-C指标的数值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HDL-C指标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妇女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提高HDL-C含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