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考
目的 讨论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加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和BNP情况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的各项数据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
作者:朱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化疗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10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收集107例女性健康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结果 化疗前升高者化疗后甘油三酯水平继续升高(P<0.05),胆固醇水平先下降(P<0.05),后升高至化疗前水平;化疗前水平正常者,化疗后81.0%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升高,17.7%的患者胆固醇升高.结论 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可能为浸润性乳腺癌发病的不良因素之一,化疗可导致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升高,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需注意控制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
作者:丁芳;吴良华;钟家毅;陈艳;吴振添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但许多患者发病隐匿,诊断不易,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已经较为棘手.因此该病的诊治同样重要.目前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仍然缺乏,冠状动脉造影使用过度,缺乏其它特异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尚需要改进现有检查方法,或者研究新的检查方法,如冠心病早期标志物等.而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治疗该病的药物多而复杂,适宜的药物选择十分重要,而手术以及介入治疗需要按照患者的医院,遵循严格的适应证,在详细评估后进行.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手段进行总结,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发展均十分有利.
作者:黄燕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阶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口服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76.0%高,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相当,二者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动态心电图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效果,并对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等动态心电图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该疗法的临床可行性较高.
作者:阙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SCP对老年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者血清hs-CRP、HCY、UA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2周的血清hs-CRP、HCY、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1周(P<0.05).结论 SCP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者血清hs-CRP、HCY、UA水平.
作者:龙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急危重症转运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急危重症转运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管道脱落(移位)或堵塞、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对于确保患者安全转运,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静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8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硝唑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东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Tei指数在评价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测量89例ASD患者及62例健康人群的右心室Tei指数,ASD组分别于术前、术后一周、术后半年各测量一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D组术前右心室Tei指数(0.59±0.1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3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D组介入术后各时间点右心室Tei指数逐渐下降,尤以术后半年降低明显(P<0.01);术后一周Tei指数(0.48±0.0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Tei指数(0.36±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i指数作为一个定量反映整体心肌性能指标,不受心脏几何形状、心率、房室瓣反流的影响,可以简单、准确、全面的了解ASD患者的右心功能,可用于术后右心功能改善的综合评价.
作者:杨燕淑;李云安;段峰;康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有效提高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叶迎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其有效的防控举措.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全部患者列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心脏介入手术后未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探究导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 在经过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中,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紧张、用药不当、疼痛刺激、术后拔鞘管、空腔脏器压力变化以及血容量相对不足为诱发该类疾病的相关因素.结论 引发患者于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诸多,通过分析后实施科学的干预可以将发生率控制至低.
作者:曾波;赵献明;许春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应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均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和观察组(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对血压和血脂水平的调控有显著疗效,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吉训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躁狂症患者整体护理后,对其治疗依从性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躁狂症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38.67%;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85.33%;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治疗依从表的调查显示,观察组的平均得分为(7.3±0.9)分,而对照组为(4.4±1.2)分.两组患者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不满意异(P<0.05).结论 躁狂症患者如果控制得当,治疗及时,其预后结果会十分可观,而采取整体护理,对于躁狂症患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积极帮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清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81.4%,且母婴结局情况和剖腹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治疗后SBP、DBP、MAP、HR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淑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及冠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5例和单纯冠心病患者6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并实施临床常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比较,实验组患者三支病变、多支多节段病变居多,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2.31%、36.92%;对照组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居多,发病率较高分别为41.54%、38.46%;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实验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更严重(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均为100%,无手术失败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复查结果显示,均无复发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实验组有3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对照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单纯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更复杂、严重,但实施冠脉支架置入术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术后复发率,低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源;马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瑞通立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72例.将72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瑞通立)与对照组(尿激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血管开通率分别为94.4%(34/36)、69.4%(25/36),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管开通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1/36)、19.4%(7/36),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采用瑞通立治疗的效果理想,且能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世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每年筛选4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2015年的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筛选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包括LVESV、LVEDV、LVEF、心率情况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达到95.45%的有效率,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达到81.82%的有效率,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心脏指标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根据病变血管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22)、双支病变组(n=32)与多支病变组(n=26);取同期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示无狭窄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E601电化学发光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Pearson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效果理想,能预测冠脉狭窄病变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本次实验对实施集束化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进行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实施血液透析导管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集束化护理.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相关护理,观察组的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3.3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为9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真;黄秀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0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内在我院产科分娩的高危孕产妇1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90例产妇.A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B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进行治疗.结果 A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B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用药30min,2h,24h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但A组产妇的恶心、呕吐、腹泻、体温轻度升高和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与B组的15.56%相比,尤其腹泻发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与缩宫素相比,可显著提升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增强产妇子宫收缩强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临床腹泻的发生率高,临床使用时应注意.
作者: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值(42.01±5.88%)、左室舒张末径(48.55±9.11)mm以及NT-proBNP值(540.44±30.51)pg/mL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值(52.23±4.11%)、左室舒张末径(44.88±3.58)mm以及NT-proBNP值(310.67±25.19)pg/mL;观察组患者的六分钟试验结果(550.12±50.88)m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有效提高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腊喜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