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瑾
目的 探究分析给予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疗法联合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50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编号,前25例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为对照组,另2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即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ZUNG抑郁评分(16.33±4.77)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43.11±6.82)分与试验组患者的ZUNG抑郁评分(15.22±3.78)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62.09±7.81)分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疗法联合护理,护理后临床疗效更佳,负性情绪有所缓解,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EB-Echo)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住NICU并行EB-Echo检查的483例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483例中55例未检出异常(占11.4%);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卵圆孔未闭166例(占34.4%,其中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35例,占7.25%);单纯卵圆孔未闭163例(33.7%);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41例(8.5%);先天性心脏病48例(占9.9%);室间隔及左室壁非对称性肥厚6例(1.2%),室壁运动异常4例(0.83%).结论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NICU中起着及时、准确诊断的作用,能够指导治疗、评估疗效,改变临床医生的决策.
作者:邱金梅;王清木;颜如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SCP对老年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者血清hs-CRP、HCY、UA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2周的血清hs-CRP、HCY、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1周(P<0.05).结论 SCP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者血清hs-CRP、HCY、UA水平.
作者:龙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尿常规检查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份至2016年6月份收治的需要进行临床尿常规检查的患者6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尿常规检查控制,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或者检查时进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有效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在临床尿常规检查中标本不合格出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尿常规检查分析前进行质量控制是必要的,可以有效的提高尿液检查结果的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建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以急诊方式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昏迷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创组和开颅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微创组患者采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开颅组患者采取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开颅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开颅组少,住院时间明显比开颅组短,以上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微创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比开颅组的76.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感染、再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明显比开颅组的24.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患者死亡率为2.0%,明显比开颅组的6.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相比,其在脑出血的治疗中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治疗安全性更高,可作为首选的脑出血治疗手术方式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马书伟;郑广顺;李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加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和BNP情况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的各项数据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
作者:朱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4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采用喹硫平治疗,并归为观察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氟哌啶醇治疗,并归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8月间收治.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可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5%相对较高(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相对较低,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临床分析发现,其均能够对患者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喹硫平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同时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用药更加安全,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倪清碧;李长院;潘洪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0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内在我院产科分娩的高危孕产妇1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90例产妇.A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B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进行治疗.结果 A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B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用药30min,2h,24h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但A组产妇的恶心、呕吐、腹泻、体温轻度升高和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与B组的15.56%相比,尤其腹泻发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与缩宫素相比,可显著提升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增强产妇子宫收缩强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临床腹泻的发生率高,临床使用时应注意.
作者: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其有效的防控举措.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全部患者列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心脏介入手术后未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探究导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 在经过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中,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紧张、用药不当、疼痛刺激、术后拔鞘管、空腔脏器压力变化以及血容量相对不足为诱发该类疾病的相关因素.结论 引发患者于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诸多,通过分析后实施科学的干预可以将发生率控制至低.
作者:曾波;赵献明;许春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有效提高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叶迎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氟哌啶醇致心动过缓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氟哌啶醇致心动过缓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全部单独服用药物,其中有5例患者搭配肌肉注射治疗.分析30例因氯哌啶醇导致心动过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发现,30例患者后期逐渐停用氟哌啶醇药物,给予丹参片和肌苷片口服治疗,患者的脉搏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更换使用氯氮平治疗,但是治疗后2天复发心动过缓,其余患者症状消失.结论 为因氯哌啶醇导致心动过缓患者采取丹参片,肌苷片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妮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交接过程中实施安全隐患排查及防护措施,常规组患者在手术交接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记录两组差错事故发生率、医疗纠纷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错事故发生率、医疗纠纷率均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用药错误、管道脱落、护理记录不完善、监测不全面等安全隐患,通过安全隐患排查,规范手术交接程序、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麻醉交接、完善护理交接记录单等措施可以优化手术效果,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许树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根据病变血管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22)、双支病变组(n=32)与多支病变组(n=26);取同期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示无狭窄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E601电化学发光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Pearson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效果理想,能预测冠脉狭窄病变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阶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口服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76.0%高,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相当,二者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动态心电图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效果,并对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等动态心电图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该疗法的临床可行性较高.
作者:阙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及冠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5例和单纯冠心病患者6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并实施临床常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比较,实验组患者三支病变、多支多节段病变居多,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2.31%、36.92%;对照组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居多,发病率较高分别为41.54%、38.46%;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实验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更严重(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均为100%,无手术失败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复查结果显示,均无复发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实验组有3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对照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单纯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更复杂、严重,但实施冠脉支架置入术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术后复发率,低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源;马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化疗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10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收集107例女性健康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结果 化疗前升高者化疗后甘油三酯水平继续升高(P<0.05),胆固醇水平先下降(P<0.05),后升高至化疗前水平;化疗前水平正常者,化疗后81.0%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升高,17.7%的患者胆固醇升高.结论 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可能为浸润性乳腺癌发病的不良因素之一,化疗可导致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升高,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需注意控制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
作者:丁芳;吴良华;钟家毅;陈艳;吴振添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每年筛选4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2015年的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筛选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包括LVESV、LVEDV、LVEF、心率情况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达到95.45%的有效率,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达到81.82%的有效率,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心脏指标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罗帕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口服胺碘酮药物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针对性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心律失常,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但许多患者发病隐匿,诊断不易,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已经较为棘手.因此该病的诊治同样重要.目前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仍然缺乏,冠状动脉造影使用过度,缺乏其它特异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尚需要改进现有检查方法,或者研究新的检查方法,如冠心病早期标志物等.而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治疗该病的药物多而复杂,适宜的药物选择十分重要,而手术以及介入治疗需要按照患者的医院,遵循严格的适应证,在详细评估后进行.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手段进行总结,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发展均十分有利.
作者:黄燕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共救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8例,依照随机数表将其归入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9例,采用三磷酸腺苷治疗,观察组49例,行普罗帕酮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在复律成功率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偏高(79.59%<95.9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律时间上,观察组远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偏高(22.46%>6.1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提供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患者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情,保证其生命安全.
作者:陈家程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