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继豪
目的 分析研究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一共有68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醋酸钙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碳酸镧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之前的血磷、血钙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指标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以后的血磷、血钙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龄血症患者采取碳酸镧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相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金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诊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探究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急诊科收治56名心血管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28例.比较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丹参和路路通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总显效率为96.42%,比较组总显效率为75.00%,研究组患者相比于比较组总显效率明显偏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常规模式治疗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时,加用丹参和路路通注射液,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信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从医患双方的共同需要,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促进合理用药三个方面分析药学服务开展的价值,并提出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完善药学咨询服务,注重合理用药宣传以及全面收集药品信息等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的相关建议.
作者:潘年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佳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32例,给予所有患者机械通气(主要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和药物治疗,详细记录患者入院时和接受药物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尿量.结果 患者治疗后主要指标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通过机械通气和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能明显控制患者病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实验探讨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在临床的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从已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 伴焦虑抑郁症状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在12%-15%之间,在治疗过程中,合并使用心血管药物和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效果.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加重病情.一旦出现,要注意其与单纯的心血管疾病存在差异,此时不能单纯的使用心血管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同时还应联合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两者同时使用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
作者:戢增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一般组,均给予两组患者心内科一般治疗,一般组患者同时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激酶治疗,在一般组患者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K(磷酸肌酸激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表达水平、LVEF(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存在的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K、CK-MB的表达水平均较一般组患者低(P<0.05),LVEF较一般组患者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较一般组患者的75.7高(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MACE(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较一般组患者的21.6%低(P<0.05).结论 心内科一般治疗+尿激酶溶栓+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有效方案.
作者:汪惠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和照顾者对患者的行为管理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84例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关于疾病护理和管理方面的问卷调查,观察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得分和其照顾者对患者的行为管理情况.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总分为(32.65±1.76)分,照顾者对患者疾病进行的管理行为的各维度的总分为(60.57±6.85)分.结论 增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提高其自我的护理水平和照顾者管理行为水平.
作者:许梦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痛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中挑选,将80例按照入院编号分成不同组:对照组患者借助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借助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判定两组的终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疾病效果为95.0%,高于75.0%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 临床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心功能等级,增强降脂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王允;韩震;李渊;马雪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析经桡动脉途径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挠动脉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术医治的46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84.78%,并发症发生率为8.70%.结论 对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患者采取经桡动脉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方式,可获取较高的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
作者:董永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曲美他嗪治疗缺血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痛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274,P,<0.05),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出量(C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心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慧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评价分析来研究血流剪切力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脑卒中合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美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所有患者血流动力情况以及斑块的发生情况.结果 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共查出425处斑块,且斑块大多属于混合回声斑块,且双侧斑块的数量明显高于单侧斑块;检测结果显示,发生在卒中侧的血流剪切力数值明显高于未发生在卒中侧的血流剪切力数值,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流剪切力与脑卒中的联系紧密,临床中可以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来获取脑卒中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信息,为该病患的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
作者:徐志鸿;段春霞;曾志亮;吴良美;林哲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关于血压正常值与踝肱脉搏波波速度(baPWV)以及人体动脉硬化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2月~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中选取300例,之后根据临床检验后,分为血压理想组(150例)以及血压正常高值组(150例),探究2组受检人员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C反应蛋白、踝壁指数、颈动脉膜中层厚度、踝肱脉搏波波速度的差异性.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血压正常高值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C反应蛋白、颈动脉膜中层厚度、踝肱脉搏波波速度等指标与血压理想组指标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血压正常高值组受检人员的踝壁指数与血压理想组受检人员相比较(P>0.05).结论 血压正常高值与踝肱脉搏波波速度以及人体动脉硬化具有一定关系,而踝肱脉搏波波速度可以作为人体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针对临床检验患者的踝肱脉搏波波速度指标,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从而为患者早期疾病进行一定的预防,可应用推广.
作者:郭益红;吴志坚;李培英;黄馨;袁鹏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药调剂治疗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制定中药调剂质量管理措施,应用于2015年7月至12月的中药调剂工作中.纳入2015年1月至6月以及7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中药房购买药物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时间段各70例.将前一时间段纳入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将后一时间段纳入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经调查得出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患者高(94.3%vs 82.9%),P<0.05,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参照组患者低(4.3%vs 15.7%),P<0.05.结论 中药调剂质量可对药物临床疗效产生明显影响,医院中药房应加强对中药调剂质量的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后获得佳疗效.
作者:高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分别采用胺碘酮与西地兰行静脉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数字随机自2012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心脏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胺碘酮组,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于同期患者中以同样方法另抽取出50例患者作为西地兰组,给予静脉注射西地兰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情况、心室率控制、房颤转为窦性心律以及死亡例数.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情况、心室率控制、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胺碘酮组患者治疗无效死亡1例,死亡率2.0%;西地兰组死亡3例,死亡率6.0%.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行以胺碘酮与西地兰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胺碘酮疗效更优.
作者:鲁庆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硝笨地平控释片治疗晨峰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入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除钙拮抗剂之外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高血压下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24h收缩压、舒张压、日/夜平均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夜间收缩压下降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在晨峰高血压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且患者治疗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秀珍;吴传洋;严积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11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二尖瓣舒张晚期/早期的大血流速度(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 观察组显效人数占比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6.07%(37/56)、89.29%(50/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6%(24/56)、64.29%(36/56).观察组患者E/A、LVEF、FS分别为(1.04±0.19)、(58.89±4.56)%、(34.66±2.7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9±0.14)、(51.02±4.47)%、(31.88±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有效治疗冠心痛慢性心衰,且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
作者:李明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痛心律失常的治疗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1组、2组与观察组,对照1组给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照2组给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56.67%、无效率6.67%、总有效率93.33%相较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PR期间(0.138±0.018)s、QRS波时限(0.081±0.005)s、QTc间期(0.48±0.05)s相较于对照1组、2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相较于对照1组13.33%、对照2组20%差异显著,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薄层CT扫描诊断喉癌的病症状态,总结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共收录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科室收治的50例喉癌患者资料,分析薄层CT诊断下喉癌的主要病症状态,结合CT诊断结果实施针对性治疗;于12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50例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差异.结果 薄层CT扫描下,喉癌患者主要症状为声嘶、呼吸困难、咳嗽、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分为声门上型22例、声门型18例、声门下型10例,经过CT扫描可确定肿瘤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本次结合CT扫描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94%,仅3例短期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 薄层CT扫描对喉癌诊断价值高,提高了临床治疗的针对性,值得推广.
作者:马炳莲;潘绍永;田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离退休老干部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离退休老干部患者90例,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并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月心理状况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得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一个月后焦虑、抑郁得分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离退休老干部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并运用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离退休老干部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陈少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痛急诊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共收录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录的50例老年冠心痛患者资料,均为12h内发病患者.入院后及时安排心电图检查与分析,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急诊,判断冠心痛患者的具体病况.本次对确诊者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2种方式,于48h之后回访调查,对比急诊前后患者症状变化差异性(P<0.05).结果 本次50例老年患者以典型胸痛、心前区不适、心悸、乏力、出汗等为主要表现,患者伴有2种以上病症;结合硝酸酯类药物、抗血栓类药物进行治疗,48h后老年患者病况均得到控制,无1例死亡,延长临床治疗周期后病况恢复良好.结论 老年冠心病危险系数高,入院及时安排心电图诊断具有快捷、准确等优势,可指导治疗工作.
作者:夏开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