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魏酸钠对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韦卓

关键词:阿魏酸钠,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摘要:目的 探究阿魏酸钠对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单盲的试验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魏酸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浆的NO浓度有明显升高,ET-1浓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阿魏酸钠,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介入手术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发病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老年冠心病患者76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其中36例患者在治疗后并发造影剂肾病,分析其发病因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中共有36例并发造影剂肾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4.71%,36例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单支血管病变患者16例,双支以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20例.且患者在经治疗和护理后,其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 老年冠心痛患者采取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但在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几率较大,而且此类并发症对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术后恢复影响极其严重,所以,在早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降低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肖木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补阳还五丸联合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补阳还五丸联合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冠心痛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观察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阳还五丸,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脏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可采用补阳还五丸联合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邓君进;周渭;李玲;陈永华;郭佳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建立急救护理流程的实践与思考

    急诊科在救治过程中要面临诸多突发性事故,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及预处理工作,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为后期治疗工作争取事件.随着急诊科内部工作体制深化改革,急诊护理模式也要重新调整与规划,“安全护理”是急救护理流程的核心原则,也是急诊科护士临床工作的重要指导.结合急救护理工作流程,本文从“安全护理”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作者:张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肝硬化出院患者的过渡期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肝硬化出院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肝病科收治的经治疗好转达到出院标准的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内容对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硬化出院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赵枝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75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改善循环,促进受压脑组织及早恢复.早期发现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或术后出血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残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文正;石德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中收集82例BPPV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叮嘱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另外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6%、92.9%,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量表和SD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BPPV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曾桂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 根据入院顺序将我院心内科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AMI患者顺次编号,并将奇数者纳入对照组,偶数者纳入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复发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心律失常复发率仅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5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加速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廖加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方面的鉴别诊断价值,为甲状腺肿瘤分析与研究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录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50例,良性组(良性肿瘤)、恶性组(恶性肿瘤);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病症检查,对2组患者的确诊率、误诊率等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本次良性组确诊49例,确诊率98%,误诊1例,误诊率2%;恶性组确诊48例,确诊率96%,误诊2例,误诊率4%;两组诊断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等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肿瘤位置、大小、穿刺等可明确诊断;本次在超声诊断下进行治疗,总有效率95%,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对良性与恶性肿瘤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也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方式.

    作者:李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血管介入患者护理中微创临床路径应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心血管介入患者护理中微创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按照微创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血管介入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微创临床路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彭旭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普外科临床手术后胃肠减压痛患相关症状与临床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经干预后PSQI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舒适程度为高度的占52.38%,干预满意度高达1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肠减压制定合理有效干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不适症状出现率,同时缩短胃蠕动有效恢复时间,使病患安全性与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不断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蔡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应用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我院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行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出院2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8%和8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作者:袁春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于我院近两年(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抽取85例参与研究,依据接诊序号奇偶数分组,奇数者43例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偶数者42例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临床效果高(P<0.05);两组LSIA评分、PSQI评分,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改善,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慢性胃炎护理干预中开展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活满意度,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余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急救治疗方法

    目的 研究急性中毒临床诊断标准及紧急治疗方法.方法 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中毒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诊断与救治方法进行分析.50例均是由于突发因素造成的急救病症,短时内出现突发性器官损伤,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不适感.本次按照中华医学会标准,从毒物接触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3种方法,对急性中毒者病症情况作进一步分析;急救治疗主要采取脱离现场、清除毒物、毒物排出等方式,与急救后30d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临床诊断中,以体格检查为主要方式,对患者神志、血压、瞳孔、皮肤等进行综合治疗观察,5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中毒者采取对症治疗方式,通过催吐、洗胃、导泻等方式;本次48例治疗有效,仅2例中毒严重,需延长救治时间,无死亡.结论 急性中毒发病急、症状凶险,及时救治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为治疗争取时间.

    作者:郭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乙肝相关性肝癌根治性术后抗病毒治疗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讨论有关采取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对肝癌患者治疗情况及康复效果是否有显著提高的观察.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60例,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同时进行肝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后采用抗病毒方法巩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效果的改变情况,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生存率、复发率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前后康复情况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明显.

    作者:谢碧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抗痨药引起的重症药疹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回顾总结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一般护理、饮食护理、高热护理、皮肤粘膜护理、眼部护理、二便护理、用药护理、坠床及跌倒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精心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做好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强皮肤及粘膜护理,有效的治疗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是本病护理的关键.

    作者:何银珠;王保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磷酸肌酸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小儿心肌炎患者运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入院的小儿心肌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儿运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变化情况,包括LDH、CK、CK-MB、肌钙蛋白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几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LDH、CK、CK-MB、肌钙蛋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心肌炎患者运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谱情况,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马培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PCI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PCI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PCI手术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餐后两小时血糖、体重指数、血压和空腹血糖达标率进行比较,实践证明,观察组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症状患者5例,不良反应率为13.5%,观察组出现不良症状的患者2例,不良反应率为5.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CI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比较少,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100例,经由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其平分两组:5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疗法,50例观察组实施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治疗好转者47例,占比94.0%;对照组疾病治疗好转者38例,占比76.0%,两组疾病好转率有区别,P<0.05;观察组疾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 临床给予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生存现状,增强疗效,值得学习.

    作者:郭月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提高幅度要大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社区居民中的脑梗塞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干预,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基层卫生服务部门大力推广.

    作者:袁亚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32/33),显著优于对照组81.82%(2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2/33),显著小于对照组27.27%(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欧天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