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志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法,并观察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新功能变化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明显,其中左室舒张末内径为(43.25±9.24)mm,左心射血分数变化在(48.33±11.55)%,B型尿钠为(600±115)pg/mL,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何成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DVT的诊治、预防及高危因素。方法分析我院妇科术后28例DVT患者的预防、发病原因、诊断与治疗。结果发生DVT的高危因素为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及患者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辅助检查以彩色多普勒显象为佳,治疗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尿激酶溶栓,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对妇科术后,应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防止致命性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后遗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王亮;蔡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心血管病42例诊断与治疗,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01月期间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小儿心血管病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42例小儿心血管病采用针对性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42例小儿心血管患者中,显效共13例,所占比例为30.95%;有效共28例,所占比例为66.67%,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均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率(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心血管患儿采取及时的诊断,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治疗,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呼吸频率、PaO2、尿量及肺动脉压力等指标水平,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臣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1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压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血压改善情况不明显,观察组按时服药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可临床推广。
作者:张琼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方法选自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住院患者中慢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患者70例,对慢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原因进行分析,积极采取综合治疗,针对其并发症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文70例患者中,显效45例,占总数的64.29%;好转22例,占总数的31.43%;无效一共有3例,占总数的4.28%,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5.71%。结论对老年人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采取综合治疗,初期对钠盐不用过分限制,应用利尿剂,适当补钾及补镁,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以及强心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措施,大部分低钠血症都可以获得良好的纠正,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刘新文;郎维敏;陈志坚;贺晓燕;刘金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氨氯地平的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SBP、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FPG、P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TG、TC、HDL-C、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翠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进行分析,根据病症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组别,分析病变严重程度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导致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抽烟史等,这些因素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重度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的脂蛋白a、UA指标明显增高,TBIL、LVEF指标明显降低,且随着病症严重程度不断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和病变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积极预防危险因素,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王启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急性脑中风患者80例,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4例患者能够恢复部分工作,31例患者生活能够自理,10例患者肢体活动基本恢复,7例患者恢复手功能,8例患者能够行走。结论在急性脑中风患者中采取中医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李学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拜新同联合氢氯噻嗪作为临床治疗用药,观察组患者采取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作为临床治疗用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7.7%)明显高于对照组(86.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具有更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但降压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小,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胡树群;张海艳;李晓红;栾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术期对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不同,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39例,稳定型心绞痛(SA)31例,两组患者均在PCI围术期中口服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判断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效应。结果 UA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明显较SA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CI围术期中,SA患者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明显较UA患者高。
作者:许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述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1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58例),其中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即采用抗心绞痛、抗心肌缺血以及抗血小板等药物;实验组中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血栓心脉宁,并且4片/1d,3次/1d。两组心绞痛患者均治疗10周。并对两组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心绞痛患者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58例),其中显效患者36例,有效患者22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6%(45例),其中显效患者29例,有效患者16例,两组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中增加血栓心脉宁能够有效的治疗心绞痛患者,并且治疗效果比常规治疗要好。
作者:梁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病房护理情况,旨在通过常规手术病房护理的内容更新,找出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提升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手术成功率和有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实施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0例,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30例,主要在对照组常规病房护理基础上进行病房护理的内容更新,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病房护理之后,在病房护理有效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实施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来说,只有不断进行常规手术病房护理的内容更新和有效护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患者后期病情恢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78例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长间歇﹥2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冠心病3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心悸待查2例,晕厥6例,心律失常8例,心肌病5例,糖尿病3例,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房间隔缺损、甲状腺功能亢进、脑外伤各1例。7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的心电图诊断结果:窦性停搏28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二度窦房阻滞1例,房性早搏未下传14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6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9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交界性逸搏(逸搏心律)5例,室性逸搏(逸搏心律)1例,早搏的超长代偿间歇7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其独具的优势对心室长间歇及早做出正确的心电图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作者:廖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中轻度高血压患者108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应用于中轻度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控压效果较明显,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程度较轻微,安全性较高,对延缓患者病情发展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多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及心衰过程中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及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08月~2013年08月期间我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58例,包括单纯性高血压28例与高血压合并心衰30例,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行正常体检的健康人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浓度、ADM浓度的不同。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心衰组ADM、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及合并心衰组中NYHA、高血压分级ADM及hsCRP浓度结果表明,随心功能、高血压等级升高,ADM及hsCRP浓度均升高。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及诊断中,ADM及hsCRP可作为两个重要的观察指标。
作者:周蔓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纯采取硝苯地平控释片处理,而研究组采取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与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皆有明显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研究组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则发生8例,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血压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徐国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近期死亡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分为两组:存活组(51例)和死亡组(31例)。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非CHF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治疗期间死亡与存活的患者Hb和ALB水平及不同心衰基础疾病患者Hb和ALB水平的差异。结果死亡组Hb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和对照组(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死亡组ALB水平与存活组相比更低(P﹤0.05)。存活组及死亡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存活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无论哪种基础疾病均可见存活组Hb和ALB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 Hb和ALB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CHF的预后指标,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作为慢心衰患者的预后初步预测指标。
作者:谢琼;罗健康;傅泽丰;刘中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CTGF和NT-ProBNP联合检测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从收治的心衰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归为实验组;另外抽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归为对照组,使用CTGF和NT-ProBNP联合检测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的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其左室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实验组的血清CTGF水平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GF和NT-ProBNP联合检测在心衰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新的心衰检测指标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何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DDDs和DDC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种类较齐全,使用金额和用药频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医生在处方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经济性问题,优先选用安全、有效和廉价的药品,降低全社会的医疗成本。
作者:周望春;邓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