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林华蓉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护理, 高血压患者,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300例高血压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150例患者总满意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1.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的牛津残障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处于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相关治疗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各项指标的尽快地、有效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探讨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中,主要受到何种危险因素影响,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应采取何种措施加以防治.方法 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时间范围内,从我院选取接受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共包括150例,根据年龄段方面存在的不同,将患者进行科学分类,Ⅰ组患者年龄段位于55岁-70岁范围内,Ⅱ组患者年龄段位于70岁-85岁范围内.通过一定分析调查,对患者潜在危险因素加以有效分析记录,然后对患者进行有关数据统计.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统计分析,Ⅰ组患者和Ⅱ组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吸烟及嗜酒等一系列行为习惯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在吸烟率方面,Ⅰ组患者(74.67%)相对于Ⅱ组患者,明显要更高(40.00%).在熬夜方面,Ⅰ组患者(37.33%)相对于Ⅱ组患者,明显要更高(28.00%).相对而言,Ⅱ组患者在高脂饮食与易怒方面,明显具有更大关联性(P<0.05).在嗜酒方面,Ⅰ组患者和Ⅱ组患者都存在嗜酒现象,且均被认为心血管疾病重要影响因素,但是Ⅱ组患者关联性相对要更大一些,P<0.05.Ⅱ组患者与Ⅰ组患者进行对比,高收缩压(72.00%)相对而言比Ⅰ组患者(39.60%)更易发生,但体重异常及高血糖方面,Ⅱ组患者明显更低.结论 Ⅰ组患者和Ⅱ组患者发病过程中,易怒、熬夜与吸烟都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嗜酒同样起到间接性关系,肥胖、高血压同样起到直接性影响.

    作者:张绍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N末端脑钠钛前体测定在心力衰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对N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BNP)测定在心力衰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方法 我院在2012年12月1日-2015年8月9日期间共做了8599例N末端脑钠钛前体测定的标本,随机抽取其中确诊的15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该时间段内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分析,对比与观察两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是(1.97±0.06)log,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分别是(3.54±0.24)log、(2.78±0.34)log,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室射血分数分别是(42.8+5.7)mm、 (65.9±2.1)%,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分别是(70.3±10.2)mm与(57.2±9.8)mm、(45.1±4.7)%与(54.7±6.3)%,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N末端脑钠钛前体测定在心力衰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良好,提高病情与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作者:卢灿娣;魏权;陈丽娟;罗俐莺;詹燕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针灸结合康复医学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医学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84例中风偏瘫患者实施研究,按照就诊顺序把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单纯康复治疗,治疗组针灸结合康复医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使用单纯康复医学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是71%,使用针灸联合康复医学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是95%,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联合康复医学治疗可将患者偏瘫症状有效改善,对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应推广运用.

    作者:王金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在心血管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重症患者100例,2011年9月-2012年12月为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对照组)49例,2013年1月-2014年8月为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观察组)67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转出ICU病房后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填写ICU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不良事件发生率约为2.99% (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2%(4/49),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照组满意率约为81.63% (40/4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52%(64/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重症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临床护理风险,促进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王莉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肾炎康复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肾炎康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35例,观察组采用肾炎康复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的替米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Cr指标水平以及24小时尿蛋白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肾炎康复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24小时尿蛋白、Cr指标水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华桑;王晓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的护理观察体会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静脉溶栓治疗和非静脉溶栓治疗对超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探讨超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超急性脑梗塞患者6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非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及基本恢复率、出血发生率,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完全及基本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2.4%对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为9.1%,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为15.2%,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是超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完全及基本恢复率,而且并未增加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是临床上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惠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心脏彩超探析

    目的 探析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救治的6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再收集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以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彩超.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VDd、LAD、LVEF、E/Ea分别是(54.21±8.85)mm、(47.96±9.65)mm、(53.87±10.19)%、(12.44±3.30)%,对照组患者分别是(47.09:±4.40)mm、(34.91±3.88)mm、(66.96±6.56)%、(6.73±1.7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的LVDd、LAD、LVEF、E/Ea均存在显著差异性.Ⅱ级心功能患者与心脏彩超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英;刘羽;宋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措施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措施.方法 抽取2013年3月到2014年6月我院患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30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观察与治疗分析,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其他身体状况与本实验没有影响,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10名患者经过临床观察和分析后在6-12个小时之内完成妊娠,其余10名患者在12-24小时之内完成妊娠.对照组有15名患者在6-12小时之内完成妊娠,其余15名患者经过治疗在12-24小时之内完成妊娠.结论 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观察与治疗分析,可降低临床误诊以及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家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简析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的分析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接诊的经病理尸解确定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36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 病理分析结果显示,36例小儿心血管畸形患儿中,室间隔缺损17例(47.2%),房间隔缺损9例(25.0%),动脉导管未闭5例(13.9%),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3例(8.3%)、房室间隔缺损以及卵圆孔未闭各1例,发生率均为2.8%.临床诊断符合率显示,16例新生儿中5例(31.3%)完全符合病理,≤6个月的12例患儿中8例(75.0%)完全符合病理,≥15个月的8例患儿全部符合病理结果,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可通过此种检查方式准确筛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作者:闫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定位价值的再探讨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定位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65例,分为RCA组和LCX组,均行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以不同心电图特征指标作为对照,观察结果.结果 在各个心电图特征指标中,判定IRA为RCA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的是STⅢ↑/STⅡ↑>1且STaVL↓/STI ↓>1;判定IRA为LCX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低的是STaVR ↓≥0.1mv.结论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定位有着重要价值,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作者:宋荣华;黄建隆;崔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控制相关因素,预防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并发症的有190名,对患者进行生活一般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对患者均进行实验室检查,测量患者的体脂测量参数.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有哪些.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主要有:病程、年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腰臀比、总胆固醇等(P<0.05).其中病程、血压、腰臀比和糖化血红蛋白为糖尿病肾病主要相关因素(P<0.05);病程、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相关因素(P<0.05);病程、年龄、血糖值和总胆固醇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主要相关因素(P<0.05);年龄、腰臀比、血糖值和总胆固醇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相关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主要相关因素有病程、年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腰臀比、总胆固醇等,而且不同的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也有偏重,临床上要严密的监测这些相关因素,更好的预防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伦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降压治疗方法及效果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降压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例未经降压治疗者作为对照组.使用肼苯哒嗪、甲基多巴、利血平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与凝血功能.结果 由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妊高征心脏病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降压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生活质量,但在妊娠期使用会对母婴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应当避免在妊娠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作者:李万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电图aVR导联中R波振幅变化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心电图aVR导联中R波振幅变化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急性肺栓塞患者31例,对其不同发病时期、溶栓后进行心电监护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aVR导联中R波幅度以及肺动脉压进行测量,并对比分析两者关系.结果 经统计发现,随着肺动脉压的升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aVR导联中R波振幅逐渐增高,经溶栓治疗后,肺动脉下降低,aVR导联中R波振幅也随之降低.结论 aVR导联中R波振幅的变化与肺动脉压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对于临床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间接依据,值得关注.

    作者:罗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微栓子检测的意义

    目的 研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微栓子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患者分成阵发性心房纤颤和健康对照两组,微栓子信号检测评定.结果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MES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微栓子信号检测技术有利于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潜在脑栓塞风险.

    作者:颜丽丽;董礼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

    二甲双胍(metformin)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线口服降糖药,除了能够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之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本文就二甲双胍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韩熙瑞;王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技术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综合护理技术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30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设为观察组,另外30例给予一般护理,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3.3%-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6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7%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429,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技术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卢竹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117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59例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单纯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61%)高于对照组(74.14%),其心室率达标时间[(7.48±1.50)d]短于对照组[(16.21 +2.21)d],24h内室性早搏次数[(104.82±8.94)次]少于对照组[(280.10±10.11)次],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心室率达标时间短,24h内室性早搏次数相对比较少,效果显著.

    作者:胡亚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透析方式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以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有皮肤瘙痒症的老年尿毒症患者71例,其中,HD组(血液透析)24例,联合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22例,PD组(腹膜透析)25例,统计比较三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治疗效果.结果 在瘙痒评分上,HD组无显著变化(P>0.05),联合组和PD组显著降低(P<0.05),且PD组评分明显低于联合组(P<0.05);在治疗效果效果上,联合组和PD组显著优于HD组(P<0.05),联合组和P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法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者有良好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宗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单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46例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67.39%),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谷超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