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与炎症反应的关联分析

仕红萍;赵德逵

关键词:冠心病, 糖尿病, 血小板参数, 炎症反应, 关联
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89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9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参数(PLT、MPV、PCT、P-LCR、PDW),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统计学软件对血小板参数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 hs-CRP以及MPV、PCT、P-LCR、PDW四项血小板参数,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PLT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hs-CRP仅与PLT呈负相关,与其余四项血小板参数呈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参数及炎症反应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可将其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有效指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运用

    目的 分析宫腔镜检查在不孕症患者诊断中的运用.方法 抽选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我院接收不孕症患者150例,均借助宫腔镜进行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结果 150例不孕症患者中,宫腔异常患者95例,包括: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0例(42.1%),粘膜下肌瘤患者5例(5.3%),子宫不全中隔患者2例(2.1%),弓形子宫患者12例(12.6%),宫腔黏连患者7例(7.3%),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2例(12.6%),内膜炎患者17例(17.9%).其余55例患者宫腔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宫腔镜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诊断率高的临床优点,是诊断不孕症患者宫腔病变为有效的手段,值得使用.

    作者:林静;陈桂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论血脂控制对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脂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1250例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检测.结果 TC与血压成正比率关系,但血压升高时,TC升高不明显;TG随着血压升高有规律的升高,TG升高组血压也明显升高;TC与TG均升高的占总数的比率,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血脂中TG对血压影响大,TC与TG均升高的占总数的比率,男性多于女性;高血压病人通常会并发心血管疾病,原因可能是因为TG水平的不断升高.

    作者:刘海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在心血管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重症患者100例,2011年9月-2012年12月为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对照组)49例,2013年1月-2014年8月为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观察组)67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转出ICU病房后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填写ICU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不良事件发生率约为2.99% (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2%(4/49),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照组满意率约为81.63% (40/4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52%(64/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重症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临床护理风险,促进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王莉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焦虑抑郁情绪对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清晨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宁德市医院初次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2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定,其中A组108例为高血压无焦虑、抑郁情绪患者,B组74例患者为高血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应用动态血压测量评估清晨血压.结果 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0.65%;与A组患者作比较,B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较高,B组患者的清晨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高,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清晨血压水平,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应及早发现治疗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叶林峰;黄财城;陈建东;黄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剖宫产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与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剖宫产围术期内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6月~2014年收治的15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方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心理状况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在焦虑量评分与抑郁量表评分上更低,低血糖、饥饿、感染发生率以及消化道并发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妇采取循证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孕妇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助于产妇缓解紧张心理与焦虑情绪,有效提升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石素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透析方式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以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有皮肤瘙痒症的老年尿毒症患者71例,其中,HD组(血液透析)24例,联合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22例,PD组(腹膜透析)25例,统计比较三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治疗效果.结果 在瘙痒评分上,HD组无显著变化(P>0.05),联合组和PD组显著降低(P<0.05),且PD组评分明显低于联合组(P<0.05);在治疗效果效果上,联合组和PD组显著优于HD组(P<0.05),联合组和P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法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者有良好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宗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微栓子检测的意义

    目的 研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微栓子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患者分成阵发性心房纤颤和健康对照两组,微栓子信号检测评定.结果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MES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微栓子信号检测技术有利于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潜在脑栓塞风险.

    作者:颜丽丽;董礼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宁泌泰胶囊治疗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宁泌泰胶囊在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8月-2014年12月所接收糖尿病尿路感染疾病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分成不同临床方法治疗组:研究组患者借助宁泌泰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借助左氧氟沙星片治疗,于临床治疗结束后评定其效果.结果 研究组糖尿病尿路感染疾病患者临床治愈率96.0%和对照组80.0%相比,临床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临床糖尿病尿路感染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宁泌泰胶囊药物疗法作用明显,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曾又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缬沙坦联合综合干预措施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综合干预措施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仅以药物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健康行为改善更为理想,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综合干预措施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朱应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措施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措施.方法 抽取2013年3月到2014年6月我院患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30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观察与治疗分析,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其他身体状况与本实验没有影响,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10名患者经过临床观察和分析后在6-12个小时之内完成妊娠,其余10名患者在12-24小时之内完成妊娠.对照组有15名患者在6-12小时之内完成妊娠,其余15名患者经过治疗在12-24小时之内完成妊娠.结论 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观察与治疗分析,可降低临床误诊以及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家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的探讨

    目的 分析与探讨采用手术方式对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以及心血管钙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1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甲状旁腺加自体前臂移植术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前后,观察期在血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贫血、脂质代谢以及透析充分性的变化,并分析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发病机制与心血管之间的联系,对手术治疗继发性甲亢与心血管钙化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 15例患者切除甲状腺结节3.96枚,均重3.32g,术后血钙、磷、IPTH、甘油三酯含量较术前明显下降,血红蛋白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手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具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上应进一步加以推广与实践.

    作者:洪猛猛;洪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目的 分析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300例高血压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150例患者总满意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1.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华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117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59例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单纯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61%)高于对照组(74.14%),其心室率达标时间[(7.48±1.50)d]短于对照组[(16.21 +2.21)d],24h内室性早搏次数[(104.82±8.94)次]少于对照组[(280.10±10.11)次],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心室率达标时间短,24h内室性早搏次数相对比较少,效果显著.

    作者:胡亚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试论妊高症孕妇的心理状况探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妊高症孕妇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患有妊高症的孕妇和正常的孕妇各5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这些孕妇年龄差在3岁之内,身体其它状况正常,职业相近,产次相同.经过医护人员对其生活的调查,让所有人员填写调查表格,初步评估心理状况,然后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在妊高症组和对照组生活事件对比中,妊高症组的各项生活内容,如工作学习的压力过重、工作不满意程度较高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妊高症产妇和一般产妇两组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并对其心理调查表进行分析,其中妊高症组的主要症候群为身体症状,出现抑郁、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等,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发现妊高症组患者的各项心理因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的心理治疗能够对防治妊高症有重要作用,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徐家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究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表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分析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疗效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召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动态监测血清E2、P、β-HCG观察早期先兆流产的预后探讨

    目的 动态监测血清E2、P、β-HCG值对早期先兆流产的预后及意义,探讨联合监测对判断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90例妇科病房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的结局分为安胎治愈组48例、安胎未愈组42例,观察两组之间血清E2、P、β-HCG值的变化规律.结果 两组之间各孕周血E2值6~10孕周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血P值7孕周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6孕周、9孕周、10孕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孕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β-HCG值6~9孕周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10孕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动态监测血清E2、P、β-HCG三项指标对判断早期先兆流产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中血清E2较P、β-HCG更为敏感.

    作者:丁锦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脊髓电刺激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脊髓电刺激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选取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脊髓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将两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脊髓电刺激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梅立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

    二甲双胍(metformin)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线口服降糖药,除了能够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之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本文就二甲双胍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韩熙瑞;王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7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75)与治疗组(n=75),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其中治疗组另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症状表现、心功能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病状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疗效明显,值得深入研究及广泛推广.

    作者:马司光;宋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院前急救护理之后,两组患者在入院时间方面、病情加重与死亡情况上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在院前进行优质的急救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加重情况,缩短入院时间,还可以降低其病死率,便于患者的及时治疗.

    作者:陈品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