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莉莉
目的 总结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体会,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日期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患者均接受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采用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三项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10%(35/3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58%(31/38),但组建差异不显著(P<0.05). 观察组的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三项指标在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上应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可以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玄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对舒张期心力衰竭和收缩期心力衰竭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舒张期心力衰竭(DHF)患者和收缩期心力衰竭(SHF)患者各60例,然后使用飞利浦7500型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终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心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以及左心室EF均明显高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 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空腹胰岛素高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 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肿瘤坏死因子2α和白介素6低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张期心力衰竭患者比收缩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病情也相对比较严重,因此在临床中应当加强诊断和治疗,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正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产生的影响. 方法 统计本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进行血液检验的心血管患者共178例,同期平均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9例. 对照组采用晨起空腹、午饭后,以及午饭两小时后,这几种时间段进行血液采集,对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不同时间采集血液对血液检测的影响. 干预组采用不同的采血方式进行血液检查,分别为静脉血液采、集动脉血液采集和末梢循环血液采集. 结果 对照组中,不同的采血时间,其显示的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数量不同,且晨起空腹检验比午饭后,午饭两小时检验各指标有着明显的减少. 干预组,动静脉血液采集相比末梢循环血液采集,其红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但血红蛋白数量无较大变化,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都将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故在血液采集中,统一采血时间和采血方式,以便于降低差异性.
作者:刘晓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在普外科生产实习中腹腔镜技术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生产实习60名学生的实习资料,所有学生在普外科实习期间,均参与常见病传统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在手术结束后,采用考核专业知识、问卷调查效果的方式,对学生的生产实习效果做出评估,判断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生产实习中的价值. 结果 学生在腹腔镜技术的实习中,理论知识、学习兴趣、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在传统手术的学习,而操作能力及参与度均低于在传统手术的学习,比较两种学习方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生产实习中,腹腔镜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形象的图像信息,帮助学生增加解剖学及手术步骤的理解,但学生的手术参与感不强、缺乏动手操作能力,需要加以改进.
作者:马明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一共有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20mg的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对病人采取40mg的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给予对比分析. 结果 临床治疗以后,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血脂水平情况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病人的TC、TG以及LDL-C水平明显要比对照组低,HDL-C水平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采取辛伐他汀使用剂量在每天40mg的时候,治疗效果明显,并且不良反应较低,使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段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观察前列腺电切术后大出血情况以及护理.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做过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人前列腺电切术后大出血情况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方式.结果 2例患者大量出血,分别给其输入400毫升、450毫升血液,经过7天护理治疗之后全部痊愈.结论 仔细观察以及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与减少患者经过前列腺电切术之后大出血的产生.
作者:黎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心衰在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26例进行再同步化治疗, 观察患者手术前3d, 手术后3个月, 手术后6个月的QRS波时限、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右室同步性差值、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血浆脑钠肽(BNP).结果 心衰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经比较,QRS波时限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变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手术前相比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变宽,左右室同步性差值与手术前比相比明显减少、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高于手术前步行的距离,血浆脑钠肽(BNP)与手术前相比明显降低. 手术后的指标与手术前的指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心衰再同步化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降低心衰患者的猝死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的准确性,探讨两种不同途径的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拟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100例,分别接受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的检查,研究人员将所有患者的两次超声检查图进行存档并分析得出异位妊娠的诊断,比较两种超声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 后经手术和病理诊断共有95例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阴道超声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腹部超声(95.8%对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腹部超声(80%对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临床中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阴道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 为了提高异位妊娠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应该大力推广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
作者:颜向民;陆艳富;郑礼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干预对于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 抽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患者共120例, 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60)与常规组(n=60),两组采用不同的干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SBP、DBP、分娩结局、围产儿结局、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BP、DBP(121.2±2.7)mmHg、(72.3±5.2)mmHg,明显低于常规组(138.2±2.3)mmHg、(85.3±6.4)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阴道分娩率90%,明显高于常规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围产儿结局,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采用实验组的干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SBP、DBP,提高患者阴道分娩率,改善围产儿结局,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贺荣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冠心病在临床上称之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阻塞等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易引起动脉腔狭窄,导致血流供应不足,因此易引发心绞痛、中风等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冠心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等进行探讨,分析其中医防治策略.
作者:韩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对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的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状况进行分析. 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 按照既定的标准将其划分无早期肾损害患者100例和早期肾损害患者100例,另外选择10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彩超多普勒技术对MRA(主肾动脉)、SRA(叶段动脉)、IRA (叶间动脉)的Vs(收缩期峰速度)、Vd(舒张期末速度)、Vm(平均血流速度)、AT(血流峰速加速时间)、PI(脉冲指数)以及RI(阻力指数)等血流参数进行测定,取两肾的平均值为总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RA(主肾动脉)、SRA(叶段动脉)、IRA(叶间动脉)的Vs(收缩期峰速度)、Vd(舒张期末速度)、Vm(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低(P<0.05);PI(脉冲指数)以及RI(阻力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T(血流峰速加速时间)无明显差距(P>0.05);早期肾损害组和无早期肾损害组的组内比较结果为SRA(叶段动脉)、IRA(叶间动脉)的Vs(收缩期峰速度)、Vd(舒张期末速度)、Vm(平均血流速度)降低,AT(血流峰速加速时间)延长,PI(脉冲指数)以及RI(阻力指数)增高(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早期肾损害阶段肾内血流动力学处于异常状态.
作者:蓝翔;季乃军;童丽军;陈东海;雷建明;章春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针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给予围术期整体化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0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患儿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65例):常规护理;B1组(观察组65例):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完成手术后在出现肺部并发症概率以及死亡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患儿(P<0.05);在疾病死亡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患儿(P<0.05).结论 于围术期选择整体化护理的方法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干预,针对患儿有效实施肺部管理,可以成功降低肺部并发症的概率,终显著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孙丽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的心梗护理,分析所有患者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2.5%,观察组发生率为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并心肌梗死发生相关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基于睡眠时发生心绞痛并心肌梗死与精神高度紧张、早期强行活动、出院后未继续服药产生的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了解之后采取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心绞痛并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在临床上此种护理办法值得推广.
作者:孟世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发病原因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排血量降低,而静脉压力显著上升,进而造成全身性病理生理反应及其他症状. 心力衰竭是儿童常见急重症之一,处理不及时很可能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小儿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其生理构造与成年人有着较大的区别,且发病的原因和机制也与成人不同,先天性心脏病造成的心力衰竭占75%以上.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小儿心理衰竭病理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而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明显进步,本文对小儿心理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血清cTnI和NT-proBNP联合检测对稳定性慢性心衰病人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0例稳定性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 另选同期1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血清cTnI和NT-proBNP水平差异. 结果 研究组患者cTnI (5.50±2.55)μg/L、NT-proBNP (965.50± 220.35)ng/L,而同期对照组数值分别为(0.42±0.21)μg/L、(125.50±48.75)ng/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TnI和NT-proBNP检测能够准确诊断和预测稳定性慢性心衰症状严重程度, 值得在临床之中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彭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镇痛、吸氧、抗心律失常个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旨在促进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痊愈.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护理的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仅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主要接受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情况. 结果 经过两组临床护理,在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肝脏炎症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遵医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 结论 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当中,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且可以规范患者临床遵医行为,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查中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对阿司匹林抵抗以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需要进行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300例,年龄在60-9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6.53±7.65)岁. 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低剂量组(100ml/日)和阿司匹林高剂量组(300ml/日). 所有的研究对象在入院后均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凝血五项等检查,并详细了解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史情况,并详细记录所有的数据. 所有的患者在进行各自所需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阿司匹林药物的治疗, 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时间均大于一个月,对其进行随访,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的结果显示,无论剂量多少均可能导致TBX2和血小板聚集率的降低,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比较发现,低剂量组占40%,高剂量组占30.3%.在UAP和AP中阿司匹林抵抗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阿司匹林抵抗的老年男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生临床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作者:冯国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对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究. 方法 将5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两组患者都采用扩张血管和利尿等常规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的是有创机械通气,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效果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92.12%)在总有效率上高于对照组(60.16%);治疗后观察组在具体的血气相应的分析指标上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对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黄学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常规护理措施和综合护理措施在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探讨综合护理在预防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肾内科进行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采取简单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透析期间的心衰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透析期间的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临床中,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降低心衰的发生率,保障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周解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