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景;梁敏;邱逸红;黄敏仪;林道炜
目的:总结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68例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的实践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01月~2012年05月我院68例成年人I~Ⅲ型腹股沟疝患者行TEP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的接受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痊愈。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疼痛,无切口感染。术中发生合并症7例,包括出血2例,穿破腹膜2例,皮下气肿3例,均未影响手术;术后2年复发1例,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腹腔镜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可在基层医院推广;由于基层医院多为劳动农民,建议补片固定为妥。
作者:钟文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卵圆细胞对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的机制,并证明肝卵圆细胞对肝硬化的发展是否有阻止和逆转的作用。方法对肝卵圆细胞进行增殖、分离、培养后,移植于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以未经移植的大鼠做对照,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和肝功能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ALB、AST、ALT、TGFβ1、TGFβRⅡ、Smad2、Smad4、Smad7的情况。结果移植肝卵圆细胞的鼠肝硬化组织纤维化减少,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肝硬化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中各蛋白表达量有差异。结论肝卵圆细胞刺激肝硬化细胞后TGFβ/smad信号通路中各蛋白的表达是不同的,肝卵圆细胞对肝硬化组织有阻止和逆转的作用。
作者:邓武坚;向广阳;程林;于琨;陈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本文通过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切口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研究,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80例患者并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切口,对切口长度,术中的失血量,术后的伤口引流量,手术时间,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术后第1、3、6个月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人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6~24)。小切口组切口长度为6.8~10.3 cm,平均8.5 cm;传统切口组切口长度15.6~23.8 cm,平均18.2 cm;小切口组的术中失血、术后引流血量分别为163.8±15.6 mL,325.4±20.3 mL,传统切口组分别为283.5±13.5 mL,410.4±27.6 mL,两组均有差异(P<0.05);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为89.4±14.2 min,传统切口组为123.5±10.3 min (两组比较,P<0.05);小切口组术后X线片髋臼外展角为43.8±8.5°,传统切口组为46.5±6.7°;小切口组前倾角为22.8±3.5°,传统切口组前倾角为23.5±2.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3个月随访,小切口组的Harris评分为69.5±8.9、84.8±7.3分,传统切口组为58.7±6.6、75.4±10.4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6个月、12个月随访Harris评分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脑血管意外、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下肢不等长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减少了术中、术后的伤口出血及手术的暴露时间,有助于术后功能锻炼。
作者:付朝华;陈忠羡;梁胜根;范全;薛忠林;谢清华;赵振东;原向伟;秦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接受抗凝剂治疗的内痔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对36例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长期接受抗凝剂治疗患者(抗凝组)和49例未接受抗凝治疗(对照组)的内痔患者施行PPH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肛门疼痛、肛门狭窄、肛门失禁、住院期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抗凝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8±1.9 mL和29.8±3.4 mL (t=22.7,P<0.05),出血较多分别抗凝组有1例(2.8%)、对照组有2例(4.1%),3例患者估计出血量约200~500 mL,给予正确处理措施后彻底止血,无一例输血;术后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意外。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内痔患者,PPH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与正常接受PPH手术患者无明显差别。
作者:侯辉;余智涛;王悦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LC+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0ddi括约肌切开术(ERCP/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患者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患者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行 LC+LCBDE ,58例行 EST+LC ,对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成功率差距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LC+LCBDE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低于ERCP/EST+LC组。结论对于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两种手术方式都是安全有效的。对于符合条件的老年患者,LC+LCBDE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式。
作者:陈杰;郝清亚;臧宏;邵伟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脉介入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380例行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分成对照组(n=190)和干预组(n=19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的变化。以术后尿潴留、穿刺点出血、总住院时间为术后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经围术期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降低(59.2±6.9比68.7±6.1,P=0.032);中、重度焦虑患者比例减少(中度:6.3%比10%,重度:3.7%比8.4%,P<0.05),而轻度焦虑比例无统计学意义(21.1%比19.5%,);同时术后尿潴留、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减少以及总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对冠脉介入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国琪;黄春燕;詹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原发性肝癌( HCC )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死亡率高,全世界每年约45%的新发病例在我国大陆地区[1,2]。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HCC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到了中晚期,或伴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已失去手术机会。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不超过30%[3],且术后复发率高。有报道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年转移复发率高达61.5%,即使小肝癌也达43.5%[4]。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由于微创和高靶向性而成为目前公认的较好非手术疗法[5],甚至被作为小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6]。但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UGRFA术后复发率达83%[7]。RFA治疗肝癌仍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罗葆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注射不同温度的碘对比剂进行CT血管造影时受检者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方法将3200例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受检者随机分为常温组(n=1520)和加温组(n=1680),常温组与加温组分别在室温下(18℃~22℃)与将对比剂放入恒温箱加热至37℃后进行血管造影,观察两组受检者的外渗和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静脉注射碘普罗胺(优维显370)进行血管造影时,加温组的外渗和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组。结论加热碘对比剂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胡辉军;陈娇霞;邓虹;张翔;沈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分析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实施活动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2.16‰下降至改善中的0.45‰,改善后为1.21‰;锁骨下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1.30‰下降至改善中的0.90‰,改善后为1.2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促使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护理人员防拔管意识增强,工作压力减轻,满意度提高;也提高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安全性。
作者:吴惠文;陈华丽;鲍惠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复合术前心理干预降低全身麻醉手术后男性患者尿管刺激所引起的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腹部气管内麻手术并需要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Ⅱ组:利多卡因乳膏组,Ⅲ组:心理干预组,Ⅳ组:利多卡因乳膏+心理干预组,每组30例。观察记录四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平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躁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Ⅳ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另外三组(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尿管复合术前心理干预再行导尿,可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手术后男性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因尿管刺激引起的躁动,使全身麻醉复苏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郑晓景;梁敏;邱逸红;黄敏仪;林道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放疗诱发性肉瘤(radiation induced sarcoma, RI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可发生于乳腺癌、妇科肿瘤、霍奇金淋巴瘤和其他类型肿瘤放射治疗后,而其中乳腺癌放疗诱发性肉瘤占较大的比例。目前,对于此类肿瘤的治疗仍是临床上一大难题,不管是手术治疗还是手术联合辅助放化疗,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且治疗后局部复发率很高。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放疗诱发性肉瘤治疗方案的优化选择,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目前针对放疗诱发性肉瘤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胡婷婷;苏逢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手术对肺部亚厘米结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一组CT诊断怀疑为恶性的肺部孤立性结节病例(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Hookwire定位、胸腔镜手术的围术期资料,并对亚厘米结节的病理结果作一总结分析。结果所有结节借助Hookwire能明确定位,无严重并发症;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包括楔形切除术24例,肺段切除术4例,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10例。中转开胸2例,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均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浸润性癌15例,浸润前病变5例,转移瘤2例,良性病变16例。冰冻病理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为92.1%。结论采用全胸腔镜手术对肺部亚厘米结节的进行术前检查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诊断或治疗手段。
作者:姜海明;黄伟钊;吴颖猛;叶红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至2012年间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27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中有13例治愈,12例好转,2例重残,总体有效率为92.60%。结论对于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价病变区域的血管形态、位置和血流动力学,制定优化外科手术治疗方案,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莫浩伟;唐伟泰;黄焜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microRNA-449a(miR-449a)对膀胱癌细胞J82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对靶基因Notch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mimics转染膀胱癌细胞株J82使其过表达miR-449a,利用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检测细胞Notch1表达水平的变化,并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验证 miR-449a 与Notch1基因的直接调控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449a组的J82细胞的迁移能力减弱。过表达miR-449a后, J82细胞Notch1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5739),但Notch1蛋白表达下调(P=0.013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449a能明显抑制Notch1-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P=0.0016)。结论过表达miR-449a可能通过靶向降低Notch1基因的蛋白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
作者:钟广正;彭杨;何旺;林天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5月8日刊载在Science Signaling期刊报道了美国麻省理工(MIT)研究人员设计的一套全新的癌症治疗方式,即通过消除癌细胞的防御能力,之后利用致命剂量的化疗试剂使其受损。在老鼠试验中,研究团队展示了这种连环出击的治疗方式。该治疗基于一种纳米颗粒,该颗粒可携带两种药物,且两种药物在不同的时间释放,可显著缩小肺肿瘤和乳腺肿瘤。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双侧甲状腺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A),分别收集良性甲状腺瘤患者(B)及健康体检者(C)各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外周血CD8+CD28-调节T细胞百分含量及其胞内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的平均荧光强度;比较术后4周甲状腺癌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A及B组CD8+CD28- T细胞及TGF-β1均升高,但B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而A组两者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与C组比较,A及B组IL-10均显著升高,且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4周复查显示A组患者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三者与手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CD8+CD28-T细胞的回落为明显,TGF-β1次之。结论 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表达增加是甲状腺癌患者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TGF-β1是相对特异的一个细胞因子,在评价术后疗效较IL-10敏感。
作者:朱武东;吴安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根据AKI诊断标准:48 h血肌酐升高绝对值≥26.4 umol/L,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尿量减少(尿量<0.5 mL·kg-1·h-1,时间超过6 h),将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89例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18例)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非AKI组,171例),比较二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 AKI发生率9.5%(18例)。 AKI组住院死亡率为22.2%,明显高于非AKI组3.5%(P<0.05)。 AKI组与非AKI组在,平均年龄(P=0.019),糖尿病患病率(P=0.035),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P=0.02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P=0.024),EuroSCORE (The 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评分(P=0.002),术中体外循环时间(P=0.012),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P=0.028),术后肾小球滤过率(P<0.001)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EuroSCORE评分、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是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发生AKI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作者:江慧琦;曾宽;王萌;华平;张书铭;高敏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乳腺癌的治疗由早的乳腺癌根治术(包括全乳切除)发展为以保乳手术为主的手术治疗,同时辅助以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本文将对乳腺癌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邱瑞珊;张建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