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和文学:生命救赎的两极

陈侠

关键词:文学, 医学, 生命, 救赎
摘要: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高度综合,担负着防治疾病和卫生保健的任务,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文学作为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势必会和医学产生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的关系。此二者,一为救治世间人士的身体发肤和生命,一为救赎天下苍生的灵魂。二者交相错杂,共同构成了一个救赎生命的和谐整体。本文试图借助一些历史事实和文籍来探讨医学和文学的关系,希冀对医学的人文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相关文献
  • 九十载跌宕人生路一代代厚德济世情

    20美15年我们迎来了羊年,它代表着许多好的期许和祝福,例如三羊开泰、领头羊等等。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羊从来都被认为是美好的事物。例如“美”字,就是一个“羊”加上“大”,大的羊就是美,羊也是大美之物;再比如“善”字,初象形文字“善”就是一个羊加上两只眼睛,表达温顺和吉祥,就好像人们常说的“慈眉善目”。试想,还有什么比“美”和“善”更重要的呢?

    作者:韩启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师职业精神

    医学的核心价值是生命,医学维护着生命健康,也维护着生命尊严。医者应该无私地、尽可能地为患者争取大利益。无论是古代中医名家,还是现代西医先驱者,都对医学做出了严格定义,即在生理上,维护人类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是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西方营养学。

    作者:王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尊重关爱

    在《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第一期和大家见面的时候,我给编辑部推荐了一张照片,一张130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中的老者是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英国医学博士梅藤根(David Duncan Main)先生,这是在他查房时,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地向他鞠躬,梅藤根院长也入乡随俗,深深弯下腰回礼。黑白两色里的一老一少,定格了遥远的医患温馨,体现了患者对医者的感激和医者对病人的尊重、关爱。

    作者:张雁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人文精神

    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现代医者对疾病的诊疗越来越依赖仪器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患者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缺失;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接轨,滋生了医德滑坡现象。本文通过梳理中国传统医学中汉医学、藏医学、维医学、蒙医学、回医学、壮医学、傣医学、苗医学等民族传统医学对人文精神与医德医风的认识与要求,强调现代医者应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知识、人文素养,重视人文关怀和医德医风建设,重塑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现代人文与医德。

    作者:董竞成;张红英;乌兰;张建青;仁青东主;买买提·努尔艾合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创刊词

    “医乃仁术”。作为白衣天使的医生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鲜活生命,看病的过程亦是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的过程,医务人员的举止言行会影响到患者朋友的就医感受、就医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疗效果。医疗行业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还必须具有人文情怀。

    作者:张雁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实新闻报道侵害医院名誉权案例评析

    案情回顾2000年9月5日某省某报社的记者以《做手术做成了哑巴》为题发表了一篇新闻报道。该报道这样描述:“20年前一次不大的食管憩室切除术,使患者成了哑人。1980年11月,该患者因感到喉部不适,到某市中心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并进行了食管憩室切除手术,这本是一个小手术,但就是这次小手术伤及了他的喉返神经,导致失音,从此有口不能言。。。。。。”。

    作者:顾梓玉;郑雪倩;高树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快乐手术

    2014年7月16日,河南省孟津县人民医院为一名10岁患儿进行手术,为缓解患儿异常紧张的心理状态,亲和力极强的麻醉医生小陈灵机一动拿出了平板电脑让患儿玩起游戏,患儿的紧张瞬间全无,手术非常顺利。就在患者手术结束时,患儿对医生说:“让我把这一关闯过去再出去吧!”

    作者:姚伟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神医扁鹊

    根据《史记?扁鹊仓公传》的记载,扁鹊,又名秦越人,渤海郡人。扁鹊年青的时候,遇到一个叫长桑君的神医传授给他一些医方,用来治病,可以诊断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扁鹊成为名医后,走遍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为人治病。在赵国为赵简子诊过病,在虢国治疗过虢太子的“尸厥”,在齐国曾准确预见齐桓侯的病。扁鹊在邯郸做过妇科医生,在雒阳做过五官科医生,在咸阳做过儿科医生。在秦国的时候,由于治愈了秦武王的病,声望益高,遂引起秦国太医令李醯的妒忌,派人把他刺杀于咸阳。

    作者:宋白杨;顾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家论道

    当我们采访组第一次走进韩院士办公室时,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沁人心脾,在初春时节能够闻到这样的清香很是让人诧异。韩院士看出我们的疑问,饶有兴致地带我们欣赏他养护的花草。他告诉我们,这些花草都是他亲手浇水、施肥、修剪,濒临死亡的蝴蝶兰和桂花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韩院士的办公室集办公、会客、诊疗为一体。在采访中,韩院士还接待了一位老患者,他娴熟精准的操作、柔和的话语,使患者慢慢放下紧张的心情,完整配合了整个治疗过程。我们不禁感慨,做韩大夫的患者一定很享受他的诊疗过程。整个采访中,韩院士对古今名言娓娓道来,可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博极医源,精湛不倦,大慈恻隐,普救含灵”的大医精神在引领着他的职业生涯和生活。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好人好医生好医学

    北京协和医院张之南教授说过:“当好医生,首先要做好人。如果不做好人,会痛苦、委屈和烦恼一辈子。”他希望我把这些话转告给青年医生朋友们。

    作者:袁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做护士的你

    一千次的回眸一千次的望你给我一个温柔的微笑温暖了我的情肠我在睡梦中醒来

    作者:谢雷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者的尊严

    电视荧屏上正在播放《生命缘》,一位外科医生带领他的团队,在为一位女病人实施摘除恶性肿瘤的手术。病人体重只有110斤,腹部肿瘤却达30多斤,几乎是她体重的1/3,而且还在不断生长;巨大肿物与许多脏器粘连在一起,瘤体上布满了近百根大大小小的血管,手术风险的程度可想而知。整整7个小时,台前的主刀医生一边紧张操作,一边不时地做出抉择和判断,身体和精神的压力几乎到了极限。术中,有一刻停顿,那是一个难题跳出来:究竟是为了顺利切除肿瘤而截断一部分小肠,还是冒极大的风险保留下完整的小肠--这对病人今后生命的营养至关重要--结论自然是后者。然而,这是要靠更精准的手术去攻克,靠更顽强的意志去鏖战。幸运的是,激流渡过了险滩,病人得救了。

    作者:高金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见过的他们

    有一位男生,在天津和廊坊交界的一处儿童村长大,坐轮椅,目前还不能自由行走,大大小小手术做过无数次。认识他的时候他快十八岁了,很活泼。在我所在的科室做过相应的治疗手术后,每过一段时间要回科里复查。每一次复查的十几天,他都要聚集许多和他一样或者不一样,但都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童年的孩子,一起在医院的大厅或者后花园举办感恩联欢--节目自编自演,也邀请愿意参与的人一起歌唱、舞蹈、朗诵、小魔术,该男生自己做主持人。

    作者:汪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希望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因为微小,渴望被肯定,希望看到存在的价值。于是在20多年前那个夏天,我选择了医学,决定与看不见摸不着的病魔作斗争,我想实现尘土也有的价值。走过2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求富贵,不求荣耀,只求安宁。

    作者:姚华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患之间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给《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创刊号封面故事栏目推荐了130年前医患之间温馨一刻的照片(见上图)。这一老一少相互鞠躬的画面生动展现了130年前医患之间不分贫富、不分长幼、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医患关系,充满温馨、关爱、平等和尊重。

    作者:王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叙事医学的人文价值--在癌症患者生命故事中获得的领悟

    叙事医学的人文价值已经在理论上得到了充分肯定,但到临床实践中如何感知、如何把握叙事的人文属性仍需要一些故事范本。本文借助于在癌症患者访谈中收集的资料介绍了叙事医学的人文价值,包括倾听患者内心的疾痛,帮助患者澄清被疾病击垮的认知问题,帮助患者重构被疾病摧毁的身份,帮助患者反思,重构生命的价值体系。倾听和阅读这些故事同样有助于医务人员和普通读者重构自己的生命故事和生命价值体系。

    作者:刘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中理想国

    这篇文章是从作者一年前入职医院时的演讲稿整理而成的,依旧年轻的你们,怀揣理想和希望,收起了学生时代的棱角,正在一步步走好眼前的路,时刻跟随着内心的方向,希望多做一些对世界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郭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杂志稿约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医学人文杂志(月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学和文学:生命救赎的两极

    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高度综合,担负着防治疾病和卫生保健的任务,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文学作为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势必会和医学产生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的关系。此二者,一为救治世间人士的身体发肤和生命,一为救赎天下苍生的灵魂。二者交相错杂,共同构成了一个救赎生命的和谐整体。本文试图借助一些历史事实和文籍来探讨医学和文学的关系,希冀对医学的人文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陈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