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宇茹;王吉文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及乳腺癌,居所有肿瘤的第三位[1].在我国,大肠癌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2],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平均寿命的提高,还将进一步上升.
作者:周思君;詹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治疗方法,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5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然后观察并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所有59例患者中,碎石有效56例,有效率为95.0%,3例残石改用开放取石术1例,体外冲击波碎石2例.所有患者1个月后复诊均未见结石.结论 使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能有效促使结石向输尿管的远端移动,对结石的终破碎和排出有利,对提高患者的碎石成功率和残石排净率有积极意义,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甘雨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病例报道及文献综述.方法 对作者近期发现右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增生的瘤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明显核异型,核分裂易见,细胞角化,可见明显角化珠和细胞间桥,肿瘤旁见多个癌细胞弥漫浸润,部分星小叶癌化,符合乳腺鳞状细胞癌病理诊断.结论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乳房恶性肿瘤,同其它乳腺肿瘤一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作者:黎颂铭;洪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TME联合ISR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行TME联合ISR手术治疗,并实施科学细致的护理,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肛门功能良好,未见肿瘤转移复发.结论 腹腔镜TME联合ISR保肛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疗效肯定,较好地保留了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病人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毛小英;虞燕霏;利雪珍;陈丽群;张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因“右上腹疼痛2天,加重1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阵发性隐痛.1天前转为持续性疼痛,伴恶心.查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莫非氏征(+),可触及增大胆囊,肝脾未触及.平素喜食油炸食品,家族无肿瘤病史.
作者:宋靖方;雷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与清醒经鼻支纤镜插管对比,研究Proseal喉罩与支纤镜联合Aintree导管用于颈椎不稳患者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因颈椎骨折或严重颈椎间盘突出拟行颈椎减压内固定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配至以下两组:A组20例,清醒表麻后行经鼻支纤镜引导插管,然后麻醉诱导;B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置入Proseal喉罩,沿喉罩在支纤镜引导下将Aintree导管插入气管内,退出喉罩后经Aintree导管置入气管插管.监测插管前(TO)、开始插管(T1)、插管成功时(T2)、插管成功后1 min (T3)、插管成功后3 min (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支纤镜插管时间、插管总时间(表麻时间或置喉罩时间加支纤镜插管时间)和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有1例因不能配合改为诱导后支纤镜插管,B组所有病例插管成功.T2和T3两时点,A组HR(92±17次/分,95±18次/分)显著高于B组(78±13次/分,83±17次/分);T3时点A组MAP(93±28 mmHg)显著高于B组(80±24 mmHg) (P<0.05);A组在T2、T3两时点的HR、MAP均显著高于各自的TO时点基础值(P<0.05).插管的总时间两组相当(A组184±55 s,B组179±27 s,P>0.1),而B组支纤镜插管时间较短(A组62±32s,B组39±18 s,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任何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Proseal喉罩与支纤镜联合Aintree导管用于颈椎不稳患者气管插管与传统支纤镜清醒插管效果相当,但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是安全有效的困难气道处理新技术.
作者:赵一凡;胡楚文;王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骨折后钢板螺钉出现断裂的原因.方法 对收治的8例应用锁定钢板后出现钢板螺钉断裂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因钢板过短,5例因螺钉密度过大,1例因未对骨折端进行加压,5例未进行植骨,4例为开放性伤口,局部血运破坏严重,1例术后感染,2例因操作技术不当.结论 锁定钢板的应用,除了应遵循AO内固定原则外,还需遵循其本身的特点及使用要求,以免内固定物断裂.
作者:林晓毅;袁华澄;游戊己;林凤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阑尾肿瘤是消化道肿瘤中发生率低的一类,占胃肠道肿瘤的0.2~0.5%,其中大多是良性肿瘤,仅有17%是恶性肿瘤[1-2].阑尾恶性肿瘤中常见的是阑尾类癌,占50%~70%,阑尾腺癌则极为少见,约仅占10%.近年来阑尾腺癌报导渐多,但均未详细阐述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在此报告1例原发性阑尾腺癌术前误诊病例并作治疗的探讨分析.
作者:曾育杰;刘璐;罗自通;伍衡;褚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临床少见病因肠梗阻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证实的少见病因肠梗阻的MSCT表现.结果 18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肠梗阻.术前病因诊断正确率达72.22%,其中,先天性小肠壁神经节细胞减少1例,小肠阴性异物3例,小肠粪石2例,腹茧症1例,腹内疝2例,闭孔疝4例,小肠扭转5例.2例肠扭转并缺血坏死,3例并穿孔.结论 MSCT能用于少见小肠梗阻的病因及判断严重程度,还能够判断小肠梗阻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田铁桥;冯洁萍;刘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腹腔直视下腹膜前间隙修补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应用.方法 采用原腹股沟修补切口入路,在内环口上方打开腹腔,经腹腔直视下打开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修补治疗老年复发腹股沟疝9例.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肠蠕动无明显受影响,无明显异物感,无切口感染.4例术后出现尿潴留,留置尿管至第二天后恢复,2例阴囊少量积液自行吸收.平均住院时间5~7天.随访半年到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经腹腔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治疗老年复发腹股沟疝具有解剖清楚、操作较简单、补片放置准确的优点.
作者:吕永亮;韩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创伤性滑囊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自2001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手术治疗创伤性滑囊炎患者51例,总结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中的配合、术后护理、日常护理、康复训练等多方面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本组51例中,术后伤口甲级愈合50例,1例因皮下组织刨削过多引起约2 cm2皮肤坏死,经再次清创缝合后愈合.本组1次手术治愈48例,3例复发,其中1例1个月后因摔倒而复发,2例因过早进行体育活动而复发.所有患者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治疗创伤性滑囊炎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其治愈率高,不影响关节功能,瘢痕形成小,效果满意.
作者:彭湛贤;黄丽珊;陈兴彦;陈为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肤粉联合红外线治疗大便失禁致肛周皮肤糜烂的效果.方法 护肤粉的观察组(n=41)或鞣酸软膏对照组(n=35)联合红外线治疗肛周糜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时间显著缩短(P<0.001).结论 护肤粉联合红外线治疗大便失禁致肛周皮肤糜烂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丘宇茹;王吉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6%)对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共45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23例)和血清白蛋白组(22例).术后3天分别连续使用羟乙基淀粉(130/0.4,6%) 500ml/d和人血白蛋白10 g/d.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d、3d、5d患者心率(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凝血功能(PT、APT)、红细胞压积(HCT)、肌酐(Cr)、血清白蛋白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肿瘤分期、病理分型具有可比性(P>0.05).与术前和血清白蛋白组相比,羟乙基淀粉组CVP在术后1d、3d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乙基淀粉组HCT在术后1d、3d、5d与术前及血清白蛋白组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凝血功能(APTT、PT)、MAP、HR、Cr、白蛋白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6%)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早期应用可以有效节约白蛋白的使用.
作者:刘璐;曾育杰;伍衡;关玉峰;来伟;褚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 选取腹部术后腹胀或术后3~4天不能排气的患者,采取随机分为三组.①行气通便贴组84例,采用行气通便贴外敷脐部.②灌肠组68例,采用14#一次性肛管,0.9%生理盐水500ml插管人肛门15~20 cm.③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三种处理方法对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对解除腹部术后腹胀程度效果不一,行气通便贴组的效果接近灌肠组,两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行气通便贴用于预防及治疗腹部术后腹胀,具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使用方便、安全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优点,值得推荐在临床使用.
作者:陈冬梅;李结媛;张大伟;叶义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病人全面恢复.
作者:叶义标;罗兴喜;陈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坏死伤口的方法.方法 作者对2008年3月~ 2011年3月采用自溶性清创结合外科清创的方法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坏死伤口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上述方法处理的坏死创面全部愈合.其中,清创期5~12天,肉芽生长期7~19天,上皮爬行期6~14天,总愈合时间为20~45天.结论 自溶性清创结合外科清创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伤口能有效帮助伤口愈合,不需再次手术.
作者:梁明娟;林瑞燕;区咏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1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低能量级别冲击波治疗.对照组给予体外电场热疗.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次,4次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NIH-CPSI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不适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及NIH-CPSI总分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不适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及NIH-CPSI总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不适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及NIH-CPSI总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下降幅度(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ⅢB)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
作者:李汉荣;陈南辉;张圣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急诊科急性肾绞痛治疗的回顾性分析,对常用的几种治疗药物组合进行比较,探寻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佳方案.方法 急诊科640例急性肾绞痛确诊病例资料,根据我院常用的止痛方法分4组:①弱阿片类药(曲马多)+M受体阻滞剂(654-2);②NSAIDs(尼松)+M受体阻滞剂(654 -2);③NSAIDs(尼松)+平滑肌解痉剂(间苯三酚);④强阿片类药物(哌替啶)+M受体阻滞剂(654-2).评价给药30 min内疼痛缓解的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弱阿片类+M受体阻滞剂组显效率为64.80%(完全缓解),尼松+M受体阻滞剂(654-2)显效率为84.32%,尼松+平滑肌解痉剂(间苯三酚)显效率为84.78%,强阿片类+M受体阻滞剂组显效率88.89%,后三组的显效率无统计学差异,均优于第一组;12 h复发率两组NSAIDs均低于与弱阿片类及强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率以尼松+间苯三酚组低.结论 尼松+M受体阻滞剂及尼松+间苯三酚可代替强阿片类药物治疗急性肾绞痛.
作者:温立强;常瑞明;江志鹏;杨涛;常建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肋软骨移植Ⅰ期耳廓再造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肋软骨移植Ⅰ期耳廓再造术的手术配合要点,包括术前访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物品、药物的准备齐全;术中巡回护士熟悉手术步骤,为患者摆放舒适、恰当体位,密切监护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位置的正确及通畅;术中器械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积极、密切的配合等.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未出现明显护理差错.术后仅耳廓伤口轻度疤痕增生1例、局部表皮缺失1例、皮肤色泽颜色暗红3例,经创面换药、扩血管药物等治疗后好转;无软骨外露或皮瓣坏死;再造耳廓位置、形态、大小和对侧相似,家属均表示满意.结论 有效的护理及手术配合有利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肋软骨移植Ⅰ期耳廓再造的手术成功、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黄敏仪;李凤卿;陈穗俊;梁伟强;谭淑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气腹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5例,ASA Ⅰ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瑞芬太尼组(R组),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后,维持吸入1.0MAC七氟醚.在气腹前10分钟D组输注1 μg/kg的右美托咪定;R组输注血浆靶控瑞芬太尼2 ng/kg;C组输注生理盐水,并记录气腹前5分钟(T0)、人工气腹即时(T1)、人工气腹后5分钟(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计算心率变异性(HRV).结果 与T0比较,C组T1,T2的HR,MAP,低频(LF)和低频/高频(L/H)高于T0( P<0.05);R组和D组各时间点上的HR,MAP,LF和L/H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组和R组在T1和T2的HR,MAP,LF和L/H低于C组(P<0.05).D组和R组各时点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腹前10分钟输注1 μg/kg的右美托咪定能保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气腹时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及交感迷走张力的均衡性.
作者:曾静贤;夏淑轩;汤耀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