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utar量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孙荣凤

关键词:Autar量表, 重型颅脑损伤, 深静脉血栓
摘要:目的 对Autar量表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入住我院神经外科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DVT常规基础预防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进行评分,给予针对性、预见性的系统预防措施.对两组患者在下肢肿胀及DVT发生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DVT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下肢肿胀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Autar量表能提高临床护士对DVT形成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降低护理风险,保障病人安全.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NIPS评分、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25±0.53)分、2.50%,对照组的NIPS评分、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4.52±1.16)分、20.00%,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可以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DCA循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及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当前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能否过渡到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保障,因此该阶段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将PDCA循环方法贯彻到教育实施的每个环节,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效率,同时可以改进教育质量,是值得推广的培训管理方法学.

    作者:薛建利;樊李瀛;吴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和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甲状腺癌的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分析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甲状腺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2年至今,于我院共有40例被诊断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观察组行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没有中转对照组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的长,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为80.00%,2年生存率为65.00%,3年生存率为55.00%,较对照组的70.00%,55.00%及4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的优点,患者术后恢复快,所得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锦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肝源性糖尿痛的价值.方法 3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诺和锐30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也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肝源性糖尿病能有效促进血糖的降低,提高综合治疗疗效,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潘红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收治的1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病因主要为胆源性急性复发胰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恶心及呕吐等.行影像学检查主要为胰腺增大,行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淀粉酶升高,经内镜治疗后患者痊愈,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6~24月,未见复发.结论 正确分析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内镜手术时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氨甲环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对比观察两组术后失血量及引流量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总失血量、隐形失血量和置换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置换前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双下肢经超声检查均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静脉注射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失血量,提高治愈效果,且无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潘治斌;杨峻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评估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41例在此基础上添加培氟沙星治疗,观察组41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泻、退热以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肠炎患者,采取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止泻、退热,加快体征恢复速度,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毕景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头颅微创引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头颅微创引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将84例CSDH头颅微创引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后的舒适度、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后舒适度和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CC)可以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头颅微创引流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明显减少了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和谐.

    作者:刘秀英;孙林霞;刘新;王小琴;翁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痛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代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随着新型抗菌药物在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感染患者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致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开展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的研究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有效治疗,提升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其临床价值和作用意义十分显著和突出.本文将通过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以耐药性实验,对其感染发生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临床研究开展实际,对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吕美锟;黄文武;丁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应用意义

    目的 浅析胎儿脏超声检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5月之间的市内部分妇产医院的974例孕妇的资料以及所有死亡胎儿解剖的资料来做统计分析.根据孕妇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来确定胎儿心脏大小、位置、结构形态、功能.标准切面为胎儿的三血管、主动脉弓、左右室流出道、四腔心、动脉导管弓,并根据选取的资料,将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与尸体解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974例胎儿中检查出12例心脏结构不正常,其中产前超声检查时确诊11例,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测有91.5%的敏感性,99.8%的特异性.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对降低胎儿出生缺陷有着重要作用,并且以上六个切面作为胎儿心脏超声检测的标准有助于减低漏诊误诊的几率.

    作者:孙运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胃造影对残胃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胃造影在残胃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残胃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胃造影检查的资料,动态观察残胃情况.结果 180例残胃患者中,其中111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54例患者残胃炎症改变;3例患者溃疡改变;7例患者胃癌复发,5例患者胃癌并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于残胃患者,服用均匀有回声型显影剂后行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胃造影,可以随访追踪观察其术后改变,有助于指导临床术后合理治疗.

    作者:唐中才;唐凤珍;柏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73例,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97例(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对照组76例(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个别轻度不良反应经妥善处理均恢复正常.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能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可在今后用药过程中酌情选用.

    作者:周书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以前收治的5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将2015年后收治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 <0.05.结论 使用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清醒时间,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起平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例霍乱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1例霍乱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护理要点是: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的消毒隔离,以及迅速有效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症状大大改善,连续三次霍乱弧菌培养阴性,治愈出院,并且未发生院内感染.

    作者:吴珍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护理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在脑卒中继发癫痫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接收的78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综合组(39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2组患者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变化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在护理后,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评分均有改善,且综合组患者改善程度较常规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满意度为94.87%,较常规组的76.9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其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患者满意度高,推荐应用.

    作者:周洪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39例重症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78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予以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且可间接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

    作者:吕湘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干扰素具有光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及首选药物,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畏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恶心、脱发、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发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并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及依从性.

    作者:宋晓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出血性痔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聚桂醇在出血性痔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肛肠科2012年05月至2014年08月间在局麻下行痔上粘膜下聚桂醇注射疗法的68例出血性痔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实施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分析患者的治愈率情况等.结果 完成治疗之后,患者的治愈率高达100%(其中67例为注射1次,1例为注射2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9.71%,非常显著;手术平均时间为7.22±0.11min;无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并发症,所以,并发症发生率为0.00%.结论 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出血性痔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使用方便,适合临床使用,尤其是基层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梅;韶建生;张美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急性呼吸困难病人全血乳酸与B型钠尿肽的临床意义

    急性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多见于心源性和肺源性疾病.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既不敏感,也不特异,很大程度上与肺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混淆,且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发病快、预后差,仅凭临床表现很难鉴别,若不及时作出临床诊断,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研究表明,血浆B型钠尿肽(BNP)是心脏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可特异性地在心室容积扩张、压力负荷及室壁张力增加的情况下自行分泌.因此,检测血浆BNP水平可对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做出早期诊断.乳酸是糖酵解途径的终产物,组织缺氧以及因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而供氧不足时,糖酵解作用加强,在肌肉中蓄积的乳酸释放人血液循环中,因此,全血乳酸测定对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所致供氧不足时的组织缺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目前,全血乳酸监测已广泛运用于急诊患者的现场血浆检测.本研究通过对100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血浆BNP和全血乳酸检测,分析血浆BNP、乳酸与急性呼吸困难的相关性,为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马敬娥;王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