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不同给药时间在肠道清洁中的效果比较

姜晓兵

关键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 结肠镜检查, 清洁肠道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Polyethlene Glycol Electrolyte Powder(PGEP)进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纳入研究标准的住院诊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检查当日晨8:00和9:00分别服PGEP一盒,B组于结肠镜检查前一天晚20:00和次日晨8:00分别服PGEP一盒.采用《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草案)》标准判定肠道准备的情况,并比较两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结果 A组146例,肠道清洁有效率86.9% (127/146),B组148例,肠道清洁有效率56.0% (83/148).A组较B组肠道准备有效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GEP进行结肠镜前肠道准备,选择在结肠镜检查检查当日晨8:00和9:00分别服PGEP一盒,肠道清洁效果更好.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地塞米松鞘内注射与单纯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与单纯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76例蛛网膜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观察组仅给予脑脊液置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头痛症状缓解、再出血、死亡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但是脑脊液置换合用地塞米松鞘内注射与单纯脑脊液置换在症状缓解及预后上没有差别.

    作者:廖春俊;邓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应用品管圈对改善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对改善心内科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256例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28例和实验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实验组给予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品管圈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提高了心内科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姚玉梅;曹爱敏;汤尚燕;葛金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地屈孕酮片的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片的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观察临床用药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地屈孕酮可有效的解决孕酮底的问题.结论 地屈孕酮可用于治疗各种妇科疾病,临床已普遍应用,疗效显著,合理应用至关重要.

    作者:黄会英;王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总结改进策略.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筛选住院患者,对照组(n=177)、观察组(n =183)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病房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专科护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水平,深化护理内涵,但并不能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作者:王丹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9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使用疼痛控制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也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控制护理可有效缓解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情况,缩短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对其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评估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41例在此基础上添加培氟沙星治疗,观察组41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泻、退热以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肠炎患者,采取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止泻、退热,加快体征恢复速度,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毕景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连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连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影响.方法 对照组2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给予改善循环,营养脑细胞及鼻饲营养,出院指导等以往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给予相同治疗方案同时予以综合连续护理.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连续护理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有显效.

    作者:张红;孙荣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以前收治的5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将2015年后收治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 <0.05.结论 使用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清醒时间,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起平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出血性痔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聚桂醇在出血性痔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肛肠科2012年05月至2014年08月间在局麻下行痔上粘膜下聚桂醇注射疗法的68例出血性痔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实施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分析患者的治愈率情况等.结果 完成治疗之后,患者的治愈率高达100%(其中67例为注射1次,1例为注射2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9.71%,非常显著;手术平均时间为7.22±0.11min;无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并发症,所以,并发症发生率为0.00%.结论 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出血性痔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使用方便,适合临床使用,尤其是基层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梅;韶建生;张美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实施保护性医疗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与研究

    目的 探讨实施保护性医疗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方法 将40例肺癌患者按家属要求实施保护性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与家属沟通后转变家属要求保密的观念,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家属逐步告诉患者情况,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的认知系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照组按家属意愿进行保密治疗.结果 通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的差异.结论 转变家属要求保密观念的患者能提高自我认知系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岗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小儿股骨干骨折采用C型臂透视下行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住弹性髓内钉内固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16例患儿的治疗结果全部为优秀,没有发生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适当合理地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安全、微创、愈合快,并发症少.

    作者:于洪冰;高升;孙巨文;王德建;冯俊杰;张绍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总结优质护理模式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前的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后的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研究优质护理的开展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4个方面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康复.

    作者:冒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干扰素具有光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及首选药物,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畏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恶心、脱发、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发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并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及依从性.

    作者:宋晓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衰合并呼衰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除pH值外,观察组患者的SaO2、PaO2及PaC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后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前者(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衰合并呼衰患者临床救治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进一步扩大研究,规范治疗方案的价值.

    作者:王平;谢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入院的64例胃癌化疗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试验组(n=32)及对照组(n=32),分别施以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10d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显著低于对照组46.88%;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减低胃癌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因素与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管理风险应用于体检中心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体检人员、护理人员及体检管理方面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总结护理风险管理的防范对策.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差错及各种投诉明显减少,体检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96%以上.结论 加强对体检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

    作者:张玉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DCA循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及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当前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能否过渡到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保障,因此该阶段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将PDCA循环方法贯彻到教育实施的每个环节,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效率,同时可以改进教育质量,是值得推广的培训管理方法学.

    作者:薛建利;樊李瀛;吴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和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甲状腺癌的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分析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甲状腺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2年至今,于我院共有40例被诊断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观察组行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没有中转对照组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的长,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为80.00%,2年生存率为65.00%,3年生存率为55.00%,较对照组的70.00%,55.00%及4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的优点,患者术后恢复快,所得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锦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烤瓷桩冠修复后磨牙牙冠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烤瓷桩冠修复后磨牙牙冠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80颗牙)需要进行后磨牙牙冠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烤瓷桩冠修复和金属嵌体修复,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 随访1~2年后,观察组满意率(95.6%)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烤瓷桩冠修复后磨牙牙冠大面积缺损可获得满意的满意度和美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的护理方案.方法 选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实施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15例.给两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都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再联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测评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总满意程度是9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程度73.33%(P<0.05).结论 针对实施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治疗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还能获得患者对护理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

    作者:郭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