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岗健
目的 研究护理管理风险应用于体检中心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体检人员、护理人员及体检管理方面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总结护理风险管理的防范对策.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差错及各种投诉明显减少,体检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96%以上.结论 加强对体检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
作者:张玉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断肢再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断肢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2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42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行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1d,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d,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术后1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肢再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缓解了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理,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营敏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小儿股骨干骨折采用C型臂透视下行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住弹性髓内钉内固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16例患儿的治疗结果全部为优秀,没有发生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适当合理地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安全、微创、愈合快,并发症少.
作者:于洪冰;高升;孙巨文;王德建;冯俊杰;张绍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总结优质护理模式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前的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后的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研究优质护理的开展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4个方面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康复.
作者:冒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78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予以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且可间接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
作者:吕湘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例特定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为100(25~400)/10万,发病高峰年龄在35~ 50岁,男性多见,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高[1].癫痫(epilepsy)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我国癫痫的发病率在1%左右,多发生在20岁之前[2],如发生癫痫持续状态,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因此,积极寻找癫痫发作的诱因,对于预防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13年收治1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癫痫患者,病程中出现严重反复的低钠血症,癫痫发作一次,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居玲玲;钱湘云;沈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介入放射科护士培训中行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介入放射科2011年1月~2015年2月接收新护士40例作为对象,行不同培训模式,即:基础培训模式(对照组)、护理程序模式(实验组),评估培训结果.结果 实验组护士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 临床将护理程序用于介入放射科护士培训中作用突出,可提高知识掌握度,值得学习.
作者:梁俊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曼月乐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子宫内放置曼月乐环,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开始痛经、月经量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施榴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患者按NYHA标准分为心功能Ⅱ、Ⅲ、Ⅳ组,与具有心功能代偿学血管病患者的对照组比较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Ⅱ级组心功能水平明显低于Ⅲ组,Ⅲ级组明显低于Ⅳ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酸水平明随着心功能的改善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的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分级有着密切联系,心功能越衰弱其血尿酸浓度越高,心功能得到改善后浓度会随之下降,血尿酸水平可考虑作为CHF的疾病程度的诊断参考.
作者:荣秀明;王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NIPS评分、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25±0.53)分、2.50%,对照组的NIPS评分、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4.52±1.16)分、20.00%,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可以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糖尿病患者不能正常利用血糖,体内脂肪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堆聚,很容易产生酸中毒,晚期主要并发症之一是以高血糖为主的酮症酸中毒(DKA).对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常需测定血液中酮体的浓度,一般以检测血清β-羟丁酸的浓度反映体内酮体的水平.该测定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和特异的特点,受到临床的重视.我们对血清β-羟丁酸的酶法分析作了方法学和临床应用评价,现将有关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连蕾;高秀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60例患者未出现死亡病例,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干预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做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患者猝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俊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对健康体检中发现血糖异常,经我院门诊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健教组和对照组,健教组由医务人员每月给予一次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要求患者按健康教育内容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监测血糖;对照组患者按自己的理解行一定的生活方式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一年后检测BMI、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两组患者BMI、血糖值均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比较健教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健教组进展为糖尿病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能显著避免其进展为糖尿病.
作者:陈珺秋;余润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程后期常合并呼吸衰竭,出现低氧血症伴或者不伴高碳酸血症,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等,多需要合并使用镇静催眠药,特别是老年患者[1].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在促进和维持近似睡眠的同时,会影响睡眠时相的正常比例,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且大剂量可引起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抑制进而导致昏迷,甚至死亡.故对于上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依据病情、结合药物特点合理选用镇静催眠药物非常重要.
作者:陆群;陈霞;乔进;石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深入了解婴幼儿百日咳综合症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以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方法 我院200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诊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11例,对其病因及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经过、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患儿临床表现以咳嗽为首发症状,随后出现进行性、发作性、痉挛性咳嗽伴屏气、紫绀、咳嗽末出现鸡鸣样吸气性吼声,重者发作后精神不振、面色苍灰、纳差、球结膜出血,鼻黏膜出血;轻者发作后精神反应良好,食欲良好;情绪激动或哭闹时诱发明显.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00~12.00×109/L 4例,年龄0~6月(36.36%);12.00-33.5×109/L 7例,高可达33.5×109/L其中0 ~ 24月6例(54.54%),31月1例(9%);淋巴细胞比例:≤60%1例,年龄0~6月(9%);>60% 10例,年龄0 ~31月(90.9%),高达84.1%;EOS> 5.00%2例,高达15.9%.病原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检测5例阴性;咽拭子百日咳杆菌培养:5例百日咳杆菌阴性,2例白假丝酵母菌生长;胸部X线片:6例支气管炎,1例右上肺不张,4例未见异常;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所有病例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加强护理,病情好转,随访2月症状均缓解,肺不张恢复.结论 百日咳综合症非百日咳杆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与体征不一致,易发展为慢性咳嗽,需规范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
作者:缪亚莉;钟晓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血糖以及血脂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90例经诊断为糖尿病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匹伐他汀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观察两组各项血糖以及血脂指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LDL-C、甘油三酯、胆固醇指标差值无意义,P >0.05,空腹血糖、HDL-C匹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指标正常,P<0.05.结论 匹伐他汀不仅起到降低血脂功效还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对糖尿病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效果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兰兰;刘雪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聚桂醇在出血性痔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肛肠科2012年05月至2014年08月间在局麻下行痔上粘膜下聚桂醇注射疗法的68例出血性痔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实施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分析患者的治愈率情况等.结果 完成治疗之后,患者的治愈率高达100%(其中67例为注射1次,1例为注射2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9.71%,非常显著;手术平均时间为7.22±0.11min;无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并发症,所以,并发症发生率为0.00%.结论 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出血性痔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使用方便,适合临床使用,尤其是基层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梅;韶建生;张美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研究以46例肝癌介入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研究组,分别按照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两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出院后统计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并随访1年评价其生存质量.结果研究对象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4.8%和56.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1.3%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71.2±5.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桂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5例脑外伤伴肺部感染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有效地呼吸道护理,包括保持呼吸道畅通、加强呼吸道湿化、正确吸痰的护理及呼吸机的正确应用等.结果 55例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和良好护理,治愈31例,好转22例,死亡2例.结论 加强呼吸道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溢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糖尿病已成为当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且趋向年轻化.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糖尿病传统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空腹血糖测定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但单纯的血糖测定只代表抽血时刻的血糖水平,并受多方因素影响.因此,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准确监测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本文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50例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丽;王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