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行护理方法探讨

王沛沛

关键词:脑卒中, 坠积性肺炎, 预防性护理干预, 可行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数量100例.随机分为得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使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手段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在临床上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能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应用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心理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左半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术前心理干预作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54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导管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急诊Ⅰ期手术切除病变,近端结肠造口,Ⅱ期造口还纳;导管组术前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解除梗阻后行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导管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术前置入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心理干预作用显著.

    作者:王伟;李通;杜俊峰;郭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患互助调查在骨科护理安全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患互助调查表对骨科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2012年12月~ 2013年6月骨科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应用护患互助调查表与常规护理方法对骨科护理安全的效果.结果 护患互助调查实验组的护理安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结论 护患互助调查方式是一种创新的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孟婧;安明;冯晶晶;王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探讨

    目的 分析研究重症监护室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讨论防范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3年收治的550例在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发生的各种护理风险的原因,讨论具体的防范措施.结果 550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安全隐患通过护理人员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对550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实施护理风险分析和采取防范措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对护理安全防范的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培训,严格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严格控制护理质量等措施能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金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中53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2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31-120天,平均(47.6±2.5)天,两组有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以后好转.手术治疗组的患者治愈12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1.48%;非手术治疗组的患者治愈25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68%,非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手术治疗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非手术保守治疗.

    作者:周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在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在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的疗效.方法 在本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接收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7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利卡多因一同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为78.57%,由此可见,对于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结合利多卡因的方式比常规疗法单独使用更为有效.结论 利卡多因结合常规疗法在治疗急性发作中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有着显著的疗效,治愈率较高,将其临床推广具有可行性.

    作者:李光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 评估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单用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刘云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实习护生的学习动机分析与激发策略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的学习动机,探讨相应的激发策略.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之间于我院实习的实习护生380名,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其学习动机.结果 380名实习护生的主要学习动机依次为就业动机、专业动机与理想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基础差、缺乏恰当的学习方法、对护理专业没有兴趣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结论 医院管理者和护士长应充分激发实习护生的理想动机,培养并巩固其专业思想,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

    作者:杨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度积水无功能肾的后腹腔镜治疗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切除重度积水无功能肾的技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重度积水无功能肾患者行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的27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27例均顺利完成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0 ~ 165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45 ~150ml,平均60ml.住院5~10d,平均6d.无大出血、感染、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切除重度积水无功能肾安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的关键在肾蒂血管的结扎.

    作者:宗益平;雷良华;葛校军;翁达飞;周伟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微循环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微循环的疗效,以期能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21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头部亚低温治疗组,每组各107例,将两组患者的微循环动态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另选的50位正常的新生儿的相关指标用于对照.结果 头部亚低温治疗组的患者的微循环动态均有显著改善,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疗效有待提高.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微循环会发生障碍,头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这一现象.

    作者:张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胸科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优点

    目的 对进入我院胸科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探讨胸科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优点.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入我院胸科的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包括渐进的爬楼训练、肺膨胀训练(吹气球)、有效腹式呼吸控制训练、拍背、咳痰、呵气动作训练、对呼吸道进行气道雾化和监测患者心电图和血气分析数值.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缓解情况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68例胸科患者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后.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配合情况良好,医生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进胸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收效明显,医生满意,患者配合.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0月间于我院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重症监护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预后效果与康复情况.结果 通过及时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措施,仅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5%,其余39例患者均好转或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达到97.5%.结论 全面、精心的护理措施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使患者的安全感提升,治疗配合度更高,有信心战胜疾病,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云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童红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

    目的 分析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49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同时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49例患儿中发现病原菌35株,检出率为71.4% (35/49),其中志贺菌属所占比例高为45.7%(16/35),其次是弧菌属,占28.6%(10/35)、气单胞菌17.1% (6/35)以及其他菌株8.5% (3/35).同时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所有菌株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耐药性较强.结论 诱发儿童产生腹泻的主要菌株包括志贺菌、弧菌属、气单胞球菌为常见,上述菌株耐药性相对较强,在对患儿治疗时需格外注意,除此之外须尽量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进行防治.

    作者: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5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0例,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心率变化等指标.结果 本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住院时间(7.58±1.41)d,心力衰竭纠正时间(32.57士3.48)h,护理后,患儿的心率与呼吸频率均显著降低,远小于护理前,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心理、呼吸道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尽快纠正心力衰竭,减慢心率和呼吸频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石志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标准操作程序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标准操作程序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 2014年我院门诊实施标准操作程序前后接收的各400例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编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分诊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标准操作程序的B组400例头痛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平均分诊时间及满意度分别为97%、(33.6±7.3)s、99%,各指标均较A组患者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采用标准操作程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降低患者分诊时间,提高分诊效率及准确度,从而提高患者对门诊的满意度,指导在临床推广.

    作者:俞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发生的60例不良事件作为研究事项,使用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较多的事件为非计划性拔管、跌倒、用药错误,其发生率分别为26.67%、21.67%、16.67%,高于其他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 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不良事件的管理中,可有效分析出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

    作者:屈慧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27例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行PICC置管术的227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于围置管术期进行护理干预以及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227例行PICC置管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一次置管成功221例,二次置管成功6例.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14~331d;置管期间发生导管堵塞12例,静脉炎9例,导管相关感染3例,穿刺点出血7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围置管术期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高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替考拉宁治疗血液病感染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替考拉宁治疗血液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血液科就诊治疗的血液病感染患者中选取78例,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给予所有血液病感染患者替考拉宁治疗,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中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例血液病感染患者中痊愈56例、显效8例、进步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05% (64/78),且所有患者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出现,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低钾、肝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 (9/78).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血液病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治疗血液病感染患者的高效抗菌药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科护理带教的难点与对策

    目的 了解儿科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综合分析带教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护理实习生学习态度端正,动手能力加强,带教老师的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结论 加强护理实习生管理,对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实习生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病情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得出结论.结果 92例患者使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后ESR、RF、CRP、关节压痛数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42例患者服用雷公藤多甙时间为半年至两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0例,占47.6%,50例患者服用雷公藤多甙超过两年,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32例,占64.0%.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女性出现闭经,月经紊乱等以及胃病、色素沉着等.结论 雷公藤多甙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向患者详细讲解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作者:孙凤艳;李卫;姜淑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采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口腔修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美观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97.50%,总满意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77.50%,总满意率为72.50%,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以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美观满意度,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李金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