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探究

刘云玲

关键词:头孢曲松, 头孢克肟序贯, 下呼吸道感染
摘要:目的 评估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单用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效果观察88例

    目的 观察分析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8例小儿急性感染咽喉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79.5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喉炎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应用.

    作者:王玉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病情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得出结论.结果 92例患者使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后ESR、RF、CRP、关节压痛数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42例患者服用雷公藤多甙时间为半年至两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0例,占47.6%,50例患者服用雷公藤多甙超过两年,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32例,占64.0%.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女性出现闭经,月经紊乱等以及胃病、色素沉着等.结论 雷公藤多甙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向患者详细讲解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作者:孙凤艳;李卫;姜淑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赖以生存的“生命通道”,由于透析方法的进步,透析病人可以存活20年以上.因此,血管通路应该能维持更长时间.而且前动静脉内瘘使用3年成功率为65% ~ 75%,其维持时间的长短与病人动静脉条件外,还与内瘘术后护理和使用是否恰当有关,现就我们对内瘘护理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作者:胡秋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血透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9月期间4598例次作为干预前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选取我院2015年1月~3月期间5683例次作为干预后组.比较预见性护理干预前后血透室护理操作风险及透析机、水处理故障各项指标的发生率.结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血透室护理操作风险及透析机、水处理故障各项指标的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预见性护理的干预,血透护理操作不良事件及透析机、水处理故障明显降低,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患者的透析安全和透析质量.

    作者:周小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 ~2015年18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二维超声检查进行分析,了解其肿块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进行频谱测量分析,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欠规整,边界不清,边缘似伪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多见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较丰富,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检出率较高.而大多数良性肿块形态规整,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内部回声均匀,颗粒状或弧形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检出率较低.两组间PSV、RI及检出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在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加入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苏成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内节育器与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与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60例子宫异常出血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放置宫内节育器但未出现出血等异常症状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节育器的类型和大小、形态与宫腔的适应性及子宫内膜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宫内节育器类型与对照组比较中金属宫内节育器、活性铜宫内节育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3例出现子宫内膜异常;对照组14例,两组压迹、溃疡、出血及瘀宽比较,P <0.05.结论 宫内节育器的置入要根据患者宫腔的形态及大小选择相适应的活性铜宫内节育器,降低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张瑞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98例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病例的患者资料.其中30例患者术前行螺旋CT技术对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病例进行扫描后行影像学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将所得数据输入快速成型机制作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将螺钉、钢板内固定与骨盆模型拟合,明确内固定置入的方向、长度、角度等数据.依此对骨盆及髋臼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分型,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3D技术组);68例患者常规术前检查及手术(常规技术组).对比两组的术前、术中各项指标以及术后2年生活满意度和6个月、1年和2年的SF36评分(n=98).结果 术前、术中各项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生活满意度和6个月、1年和2年的SF36评分(n=9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术前模拟能全面、直观、精确地显示骨盆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于骨盆及髋臼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均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快,康复快,提高了内固定物置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它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聂喜增;刘金辉;李锋;刘博;谢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达93%.结论 在门诊手术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张艺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脑出血偏瘫患者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自理能力有较好疗效.

    作者:蔡寅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发生的60例不良事件作为研究事项,使用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较多的事件为非计划性拔管、跌倒、用药错误,其发生率分别为26.67%、21.67%、16.67%,高于其他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 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不良事件的管理中,可有效分析出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

    作者:屈慧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校医院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模式探讨

    高校医院一般不设住院部,大多是门诊输液或是上级医院带回药物在本院治疗,输液是医院救治患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患者流动性大,病情复杂随时会有无法预料的事件发生,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输液室工作经验,对输液室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有益探讨.

    作者:赵汝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探究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2012年11月~2014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探究其经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本文研究结束后,可以看出,通过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其护理的显效例数为32例(64.00%).结论 对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知晓率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陈旧性尺骨茎突骨折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56例尺骨茎突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986~2014年间收治的尺骨茎突骨折采用石膏托腕关节背伸尺偏位固定.结果 通过随访时间3月到15年发现单纯尺骨茎突骨折的患者采用石膏托背伸尺偏位固定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而中立位及未固定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差.结论 尺骨茎突骨折非手术治疗应采用石膏托背伸尺偏位固定.

    作者:刘伟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血小板为零病人的护理

    血小板降低为零是食管癌术后较罕见的并发症.2015年2月6日我科收治1例食管癌病人,术后血小板降低为零,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因进食后胸骨后哽咽感三月余入院,胃镜示距门齿32 ~ 37cm处食管粘膜粗糙,糜烂,病理结果示鳞癌,于2015年2月6日收治入院,经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月1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右胸、腹、颈三野清扫食管中段癌根治术.术后第4天,病人精神可,已下床活动,各引流管在位,通畅.术后第5天,病人右鼻腔出血伴有凝血块.后第6天,全身有散在瘀斑,血常规示:血小板为0,经过输血小板及冷沉淀,加用抗纤溶治疗,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全身出血倾向:咳嗽,咳鲜红色血,胸引管及纵膈管引出多量的淡血性液体,尿液为全程血尿,继续给予输血小板及冷沉淀,加用抗纤溶治疗,及精心护理,术后第12天,病人血小板为26×109/L,于术后20天血小板恢复正常出院.

    作者:金菊芬;乔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0月间于我院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重症监护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预后效果与康复情况.结果 通过及时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措施,仅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5%,其余39例患者均好转或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达到97.5%.结论 全面、精心的护理措施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使患者的安全感提升,治疗配合度更高,有信心战胜疾病,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云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014年180例愿意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进行CSEA镇痛,另选择同期条件相当的180例无阵痛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疼痛情况、产程、剖宫产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明显,且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万功才;鲁慧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患凡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297例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社区护理干预组158例,该组患儿在出院后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139例,出院后进行常规随访,对两组患儿肠套叠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4.43%;对照组复发12例,复发率为8.63%,社区护理干预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后的复发率.

    作者:柴仕红;蔡自强;陈红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院ICU院内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ICU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为预防ICU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ICU收治的120例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29例,院内感染发生率24.17%;感染部位前三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呼吸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及手术等.结论 ICU是院内感染高发科室,感染的多发部位及危险因素均与护理行为密切相关,针对原因采取对策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ICU救治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麻醉的效果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胃镜检查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对照组单纯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记录各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02)值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T1、T2时MAP、HR和Sp02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依托咪酯总用量比对照组减少,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可产生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卞新荣;齐敦益;刘金东;张月英;张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