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梅;陈向梅;王蜀湘
目的 探讨中老年心理疾病患者通过一系列心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对72例中老年心理疾病患者进行一系列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宗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Zung)的测试结果.结果 通过对72例中老年心理疾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生物、物理放松训练等一系列心理干预后SDS和SAS分数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规范心理干预对中老年患者在心理疾病矫治,情绪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推进意义.
作者:陶银;毛晓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深入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效果,得出护理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的50例口腔内科患者,然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交叉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A组患者有4例患者发生了交叉感染的情况,后经过及时治疗恢复健康,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的交叉感染情况.B组患者的交叉感染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率96.00%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比较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了解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作为一种多脏器保护及生命支持手段已由初的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逐渐拓展到其他危重症救治方面尤其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护理进展.本文从血管通路护理、病情监测、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方面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接受CBP治疗中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雨凤;李玉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认知护理措施对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乙肝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的显著提高(93.33% VS 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与乙肝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周雨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有机磷农药仍是当今生产和使用多的农药,其用量占杀虫剂的比例>70%[1],品种达上百种大多属于高毒或剧毒类[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 poisoning,AOPP)是短期内接触大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后,引起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胆碱能兴奋或危象,以及其后可能发生的中间肌无力和迟发性神经病变三类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死亡[3].其中3911(甲拌磷,西梅托)是有机磷农药中的剧毒品,人畜中毒屡屡发生.虽然政府限制其生产和使用,市场仍有销售,但大多数用于拌种.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们收治3911中毒43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3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毕方侠;周文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的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体会.方法 对我院病理科诊治的4例ARMM的临床表现、巨检、镜检、免疫组化等进分析,总结鉴别诊断体会.结果 ARMM病理组织学特点呈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和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类型,瘤细胞胞质内为色素颗粒;免疫组化Vimentin、S-100、HMB-45均为阳性;应与一穴肛源癌、Paget病、鳞状细胞癌、恶性淋巴瘤和平滑肌肉瘤等相鉴别.结论 ARMM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呈多形性,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容易误诊;应结合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提高早期确诊率.
作者:刘爱玲;陆亚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PICC导管并发症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42例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对患者实施置管前、置管中及置管后的健康宣教.结果 42例PICC置管患者,有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静脉炎2例,局部感染1例,经处理后均消失,未见严重的堵塞、出血、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健康宣教可有效控制并减少并发症,值得采用.
作者:贲宗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100例研究病例来自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人数相等,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实施健康教育,研究组使用时间护理予以健康教育,利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和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评估患者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后SDSS各指标评分、BPRS评分均下降,研究组教育后各指标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评分(90.23±1.24)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可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护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均颇高.
作者:殷姝斓;顾如清;刘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鼻肠管的效果,探讨护理方法.方法 以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均在肠内营养治疗中应用鼻肠管,并给予护理,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47例患者中,手术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43例;经治疗后,4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5.1%.住院时间(14.5±3.1)d;管道留置时间(12.2±2.6)d.发生并发症9例,发生率19.1%.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应用鼻肠管后,经科学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黄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和心脏彩超检测情况.方法 选取60例酒精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0例无酒精嗜好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脏彩超检测,对比患者的窦速、ST-T改变、期前收缩、房颤、室上速、室速、左室肥厚等指标,以及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经,E/A比值、左室射血分数等.结果 酒精中毒的观察组与正常的对照组相比,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显著,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经,E/A比值,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精中毒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心脏彩超检查可以了解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刘桂梅;陈向梅;王蜀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精神科患者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病房的18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均接受静脉采血,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静脉采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的依从性,和其与家属的满意度及采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采血过程中依从性好,配合度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患者静脉采血过程中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的推广.
作者:余小萍;陈宣州;冯梅;甘火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总结了64例肛管内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疾病的相关,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疼痛的护理,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知识等.认为通过对患者有效的宣教和指导,能帮助患者更好的认识和配合治疗,达到预期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储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采用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比较.方法 将近年来的45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线平片和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和临床价值.结果 CT组的诊断符合率、病因诊断率、病变部位诊断率和病情程度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误诊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螺旋CT扫描检查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诊断率高,能明确病因和显示病变部位,并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作出判断,误诊率极低,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叶富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样本,以37例为一组,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16.29±0.08)、抑郁评分(17.34±0.26)、用药依从率100%、饮食依从率97.3%、运动依从率91.89%、复查依从率10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理,对其用药、饮食、运动、复查依从性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蒋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住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分别给予常规宣教、系统健康教育.结果 出院时,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问卷评分、家属问卷评分高于入院时,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因病再入院率0.00% (0/52),低于对照组19.23% (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知信水平,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效果.
作者:袁梦;陈凤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以及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焦虑(SAS)以及抑郁(SDS)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SAS以及SDS评分均显著的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SAS以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负性心理,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张京闻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质量,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开展肾移植手术450例,出现感染100例,给予吸氧与气道管理,加强内环境管理,密切监测患者血压、代谢、血电解质、炎症等指标,进行对症管理,严格控制输液,加强营养管理,安排专科饮食,纠正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预防便秘,合理应用静脉营养支持,必要时补充辅助制剂,康复期做好肺功能康复训练.结果 临床表现低热45例,高热25例,胸闷气促10例,咳嗽10例,胸痛5例,呼吸音减低5例;100例患者,其中死亡5例,死亡者为重症肺炎患者.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表现不典型,死亡率较高,需做好病情监护,重视实验室指标检测,强化血压、代谢、血电解质、炎症管理.
作者:刘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改进后入院宣教方式对普外科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普外科新接收的入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采取传统的一对一口头宣教方式进行入院宣教;观察组90例,入院后由责任护士给予患者及家属改进后的入院宣教方式,包含观看宣教视频、提供书面资料、口头讲解等,分析、对比两种方式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改进入院宣教方式,明显提高入院宣教知晓率,同时节省人力,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马桂玲;江琳;吴灿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开展护理干预在荨麻疹复发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331例荨麻疹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77例)与观察组(1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荨麻疹发生率,并比较已发生患者的皮损消退时间.结果 (1)观察组中,共发生荨麻疹7例,发生率为4.54%;对照组中,共发生荨麻疹31例,发生率为17.5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患者皮损消退时间为(3.06±0.94)d,对照组患者皮损消退时间为(6.14±0.53)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中开展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控制荨麻疹的发生率,而且也能够缩短皮损消退时间,效果确切.
作者:陈穗玲;唐燕笑;梁月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探讨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分为两组:A组康复治疗组32例,经超短波及系统的运动处方锻炼等治疗,与早期非系统康复治疗B组32例作对照,比较康复治疗组入院、术后及出院时的症状和体征改变,然后比较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结果 康复治疗组术后及出院时的症状和体征较入院时明显改善,随访结果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是术后恢复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陈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