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体会

朱贤

关键词:口腔内科, 交叉感染, 护理
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效果,得出护理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的50例口腔内科患者,然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交叉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A组患者有4例患者发生了交叉感染的情况,后经过及时治疗恢复健康,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的交叉感染情况.B组患者的交叉感染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率96.00%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比较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甲状腺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总结了甲状腺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及其原因,并探讨采用3M透明敷贴固定管道以及给予全面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作者:谢文丽;江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临床效果的分析.方法 抽取我院牙科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特殊组,每组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义齿进行修复,对特殊组患者则采用口腔种植牙进行修复,然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75%,特殊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75%,后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前者(P<0.05).结论 在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时,采用口腔种植牙手段对患者进行修复可取得极佳的修复效果,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认知护理措施对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乙肝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的显著提高(93.33% VS 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与乙肝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周雨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6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34例)和B组(34例),给予A组使用抗生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B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76.47%,B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B组更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广泛推广意义.

    作者:王雪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研究

    目的 利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加大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力度,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方法 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94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9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利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监测,并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聂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呼吸衰竭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确诊的COPD并呼吸衰竭78例患者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39例患者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在其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临床效果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均比对照组优,且心率、呼吸频率均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 COPD并呼吸衰竭者行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和稳定心率、呼吸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 62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病例,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31例患者仅接受我院针对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1例患者接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喘息、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患者出院当天给予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对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可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尽快改善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提高患者舒适程度,从而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吕薛;郑海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个体化护理在精神科患者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精神科患者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病房的18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均接受静脉采血,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静脉采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的依从性,和其与家属的满意度及采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采血过程中依从性好,配合度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患者静脉采血过程中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的推广.

    作者:余小萍;陈宣州;冯梅;甘火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长期接触被污染的器械,各种洗涤剂、消毒因子等有害物质以及各类仪器设备出现的噪音与高温环境.因此怎样做好日常防护,降低职业暴露危害,是消毒供应室管理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提出降低危险的对策.

    作者:栾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点与高危因素

    目的 探讨新生凡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发生和未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各50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该病症特征和高危因素.结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低氧血症、肺透明性降低等;高危因素主要有男性、剖宫产、宫内窘迫、出生窒息等.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复杂的临床特征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必须有效分析和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并采取针对治疗措施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孙树雅;牟淑娟;沈鸿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普外科肝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肝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恶性程度同样很高,临床上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近年来,我国肝癌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已有相当多的肝癌患者经过合适的治疗,获得了长期的生存,且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1].本文就普外科肝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陆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妇科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妇科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实施CNP干预.结果 与手术前1d比较,两组患者气腹后10min和完成手术时肾上腺素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指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气腹后10min、完成手术时心率、体温、血压均高于手术前1d,且高于观察组同期.观察组患者气腹后10min、完成手术时心率、体温和血压指标无明显波动.结论 CNP可以降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适于妇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治疗(医护人员指导用药、合理饮食搭配、心理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用药、饮食搭配及心理护理一系列干预治疗措施后,其各项临床数据更接近正常人水平(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仅为2.5%,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高达1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2.05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专业的用药指导、合理的饮食搭配方案,再加上细致入微的心理治疗方针,有效的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螺旋CT扫描和X线摄片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目的 研究采用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比较.方法 将近年来的45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线平片和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和临床价值.结果 CT组的诊断符合率、病因诊断率、病变部位诊断率和病情程度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误诊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螺旋CT扫描检查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诊断率高,能明确病因和显示病变部位,并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作出判断,误诊率极低,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叶富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和鉴别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的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体会.方法 对我院病理科诊治的4例ARMM的临床表现、巨检、镜检、免疫组化等进分析,总结鉴别诊断体会.结果 ARMM病理组织学特点呈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和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类型,瘤细胞胞质内为色素颗粒;免疫组化Vimentin、S-100、HMB-45均为阳性;应与一穴肛源癌、Paget病、鳞状细胞癌、恶性淋巴瘤和平滑肌肉瘤等相鉴别.结论 ARMM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呈多形性,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容易误诊;应结合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提高早期确诊率.

    作者:刘爱玲;陆亚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从术前护理、术后常规护理、术后并发症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分析了45例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后的护理特点.结果 45例患者均恢复较好.结论 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康复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肺癌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术后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方面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45% VS 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康复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急诊接受抢救的脑出血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急救护理.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总有效率(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68.1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86.36%).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时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可以增加抢救成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为下一步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徐金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眼轮匝肌嵌顿联合缝线法矫正老年复杂内翻倒睫的观察

    目的 探讨睑缘切开带蒂眼轮匝肌嵌顿联合缝线法矫正复杂上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5例74眼复杂上睑内翻倒睫患者行睑缘灰线切开带蒂轮匝肌瓣转位嵌顿联合缝线法矫正术,术后随访观察1周、1月、1年及2年的疗效.结果 术后一周带蒂轮匝肌瓣全部成活;术后一月睑缘加宽,睑缘部分粘膜上皮长入肌瓣表面;术后1年无复发病例,失访2例2眼;术后2年无复发病例,失访9例10眼.结论 睑缘切开带蒂眼轮匝肌瓣嵌顿联合缝线法,加宽了睑缘,治疗复杂上睑内翻倒睫及乱生睫,疗效显著.

    作者:徐常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门诊药房开展优质服务的体会

    门诊药房是医院的窗口部门,也通常是患者来医院就诊的后一环,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形象及经济效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药学服务的提出,对门诊药房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其工作不再局限于按处方配药,更要重视其社会服务性,这就要求门诊药房人员适应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本文就本院门诊药房开展优质服务谈谈相应体会.

    作者:孔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