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周雨薇

关键词:认知护理, 乙肝,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认知护理措施对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乙肝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的显著提高(93.33% VS 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与乙肝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地诺前列酮栓引产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引产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足月妊娠引产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行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30例设为对照组,将行地诺前列酮栓引产的30例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Bishop评分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用药后宫颈Bishop评分较用药前均提高,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并降低剖宫产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李颖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预防甲状腺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总结了甲状腺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及其原因,并探讨采用3M透明敷贴固定管道以及给予全面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作者:谢文丽;江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生活质量、疼痛的影响,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入选对象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常规组、延续组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对比出院时、6个月后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6个月后,延续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疼痛1周内记录急性疼痛发生次数、慢性疼痛评分、夜间疼痛导致早醒或失眠的天数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安排延续性护理非常必要,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赵慧;陈凤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性眩晕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偏头痛眩晕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观察等方面展开讨论,探索佳护理模式.结果 偏头痛性眩晕患者3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经过10 ~ 15天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症状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个性化程序化护理缩短了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病程,改善了症状,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夏晶;杨秀华;徐彩玲;蔡丽丽;高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护理及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减轻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20例眼外伤患者自入院至术前存在的心理焦虑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 220例眼外伤患者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入院前与术前心理焦虑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眼球摘除术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焦虑程度均明显高于非眼球摘除术组(P<0.01).结论 术前针对性的护理心理干预可以减轻眼外伤患者的心理焦虑,使患者恢复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韩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近年来该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正逐步增高,正常人也能随身携带此菌,故致病率极高,现已成为医院重要的感染性病原菌.现收集2011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报告的鲍曼不动杆菌239株,进行流行病学观察与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结合临床提出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门诊药房开展优质服务的体会

    门诊药房是医院的窗口部门,也通常是患者来医院就诊的后一环,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形象及经济效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药学服务的提出,对门诊药房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其工作不再局限于按处方配药,更要重视其社会服务性,这就要求门诊药房人员适应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本文就本院门诊药房开展优质服务谈谈相应体会.

    作者:孔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普外科肝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肝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恶性程度同样很高,临床上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近年来,我国肝癌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已有相当多的肝癌患者经过合适的治疗,获得了长期的生存,且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1].本文就普外科肝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陆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延续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脑梗塞患者106例,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53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6个月延续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SF-36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1-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69,P=0.00).结论 延续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雪晴;程圣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深入探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对于改善其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药物使用依从性、术后2年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彦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针对性护理对急诊酒精中毒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我院急诊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科针对性护理,记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39例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32例(82.05%)显著高于对照组23例(5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39例患者护理总依从率为36例(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28例(7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较常规护理而言更适宜于急诊科的酒精中毒患者,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B超、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比较分析

    目的 评价B超、MRCP检查诊断方法在胆总管结石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1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与MRCP检查,胆总管结石诊断依据为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胆总管取出结石.将术前B超与MRCP检查诊断效果作以比较.结果 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6.5%、98.1%均明显优于B超对胆总管结石诊断敏感性、准确性64.3%、72.2%,二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M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特异性为97.2%近似于B超96.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具备一定诊断准确性的B超检查可以作为胆总管结石诊断的基本检查手段,敏感性与准确性较高的MRCP检查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佳方法,能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率,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何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从术前护理、术后常规护理、术后并发症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分析了45例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后的护理特点.结果 45例患者均恢复较好.结论 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TCD微栓子信号检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进展性神经功能缺失及新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TCD微栓子信号检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进展性神经功能缺失及新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存在大动脉狭窄的急性脑缺血发作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入院1d、7d给予TCD微栓子信号检测,对梗死灶、NIHSS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57例患者入院当天即发现微栓子信号,占47.5%,其与患者的梗死数目、多部位梗死密切相关;7d弥散加权成像显示13例发生新发脑梗死或表现为梗死范围扩大,占22.8%.结论 TCD微栓子信号检测能够对脑梗死发生进行有效预测,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微栓子信号消失,表示神经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谢小晓;武娟;张明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 深入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效果,得出护理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的50例口腔内科患者,然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交叉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A组患者有4例患者发生了交叉感染的情况,后经过及时治疗恢复健康,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的交叉感染情况.B组患者的交叉感染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率96.00%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比较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眼轮匝肌嵌顿联合缝线法矫正老年复杂内翻倒睫的观察

    目的 探讨睑缘切开带蒂眼轮匝肌嵌顿联合缝线法矫正复杂上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5例74眼复杂上睑内翻倒睫患者行睑缘灰线切开带蒂轮匝肌瓣转位嵌顿联合缝线法矫正术,术后随访观察1周、1月、1年及2年的疗效.结果 术后一周带蒂轮匝肌瓣全部成活;术后一月睑缘加宽,睑缘部分粘膜上皮长入肌瓣表面;术后1年无复发病例,失访2例2眼;术后2年无复发病例,失访9例10眼.结论 睑缘切开带蒂眼轮匝肌瓣嵌顿联合缝线法,加宽了睑缘,治疗复杂上睑内翻倒睫及乱生睫,疗效显著.

    作者:徐常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中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胆结石患者79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探讨护理体会.结果 79例患者住院时间(6.8±0.7)d;下床活动时间(32.6±4.2)h;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5.1%;护理满意度(93.2±1.7)分.结论 围手术期中,给予高龄胆结石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提升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术后尽早痊愈.

    作者:潘光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鼻肠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探讨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鼻肠管的效果,探讨护理方法.方法 以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均在肠内营养治疗中应用鼻肠管,并给予护理,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47例患者中,手术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43例;经治疗后,4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5.1%.住院时间(14.5±3.1)d;管道留置时间(12.2±2.6)d.发生并发症9例,发生率19.1%.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应用鼻肠管后,经科学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黄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治疗(医护人员指导用药、合理饮食搭配、心理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用药、饮食搭配及心理护理一系列干预治疗措施后,其各项临床数据更接近正常人水平(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仅为2.5%,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高达1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2.05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专业的用药指导、合理的饮食搭配方案,再加上细致入微的心理治疗方针,有效的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盐酸多奈哌齐在老年痴呆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6例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多奈哌齐治疗,初始剂量为5mg/次,1次/d,睡前服用,可以视情况将剂量增加到10mg/次,1次/d,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 56例老年痴呆患者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56例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总显效为36例(64.29%),有效16例(28.57%),无效4例(7.14%),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 56例老年痴呆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认知能力、痴呆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显著改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陈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